千与千寻吧 关注:147,351贴子:1,800,037
  • 1回复贴,共1

千与千寻浅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安徽1楼2022-12-15 16:43回复
    《千与千寻》实在惊艳。而我,在即将二十岁的年纪看到这部影片,也正刚好。
    人们该有足够的阅历才能看懂暗藏了各种隐喻的电影,尤其宗教电影更甚。而宗教电影与现实主义电影又有极大的不同,宗教电影似乎只消读过相关的宗教典籍就可以看得一目了然,而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则需要在有亲身经历的主导下才可以看得明白。《千与千寻》并非一部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宫崎骏先生将他所想构建并反映的日本以不同的场景分割出来——甬道与大厅连接着的两个世界。父母停下车的那个世界是当时人们所处的现世,而穿过甬道与大厅之后到达的世界则似乎代表着一个已然不存在却仍在现世有所残留的时代。
    那在日本人心中,他们所怀念的又是什么呢?如同千寻的父亲荻野明夫见到断壁残垣时所说的那样——“这些应该是日本大发展时代建造的吧,只是烂尾了”。也许,日本人心中的如樱花般消散的不止生命,还有那样辉煌壮阔的日本经济腾飞的时代。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美国的扶持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实现了大飞跃,从二战之后一穷二白的战败国,成为了号称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的发展陷入了相对停滞的状态。荻野明夫口中的日本大发展时代直的应当就是日本经济腾飞的时代,而由此可以联想,拥有汤屋那样供诸神沐浴终夜灯火通明的烟柳繁华地的世界也许就是日本人失去的那个曾经睥睨天下的世界吧。
    汤婆婆执掌的汤屋,等级分明,对无脸男这样没有身份的人物拒之门外;生灵们要想在汤屋里生存而不被变成猪,只有夜以继日的工作;然而若想获得一份工作,只能通过与汤婆婆签下契约的方式。这种种与日本社会是何其相似啊。而千寻父母严格的管教、淡漠的态度,又与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相呼应。极度强调适者生存的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对人民的逼迫,在幻梦破灭之后遗留下的影响,已然刻入骨髓无法消除了。
    这是我所认为的宫崎骏先生关于日本社会的思考。另一方面,千寻父母在另一世界狂吃无主的食物,蹦到脑子里的第一个词就是贪婪,而在但丁的《神曲》之中,贪婪与贪食同属七宗罪,在地狱之中要受到残酷的惩罚。影片里,他们变成了已然忘却生而为人的猪。汤婆婆是贪婪的只讲求利益的老妪,与她的孪生姐姐钱婆婆截然不同。钱婆婆居住的小屋与屋前屋后的农田和汤婆婆金碧辉煌的汤屋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很显然,宫崎骏先生是倾向于钱婆婆的田园牧歌,而并非汤婆婆的纸醉金迷。我在查阅相关影评的时候读到的钱婆婆与汤婆婆是代表了父性与母性,这是有关伦理学的范畴,我了解得不多,只是就此提一下,也许也是一个绝妙的思路呢!
    将这些繁琐枯燥的分析抛到一边,就从感情出发,最让我感动的,似乎不是赈早见琥珀主与千寻之间的感情,而是无脸男的始终相伴呀。他忘却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语言,却在对千寻一见倾心之后始终记得对她好。吞下青蛙之后的无脸男发了疯,觉得金子可以为自己带来别人的尊重,他几乎吞下了一整个汤屋的食物,变出满手的金子,却只想给千寻。千寻喂他吃了河神的药丸,逼出了他体内的邪念,在陪千寻踏上最后旅程之前变回了自己的模样。
    所以啊,“人没法儿忘记过去,只是想不起来了”。
    我想,也许宫崎骏先生是想让看过这部片子的十来岁的孩子们能够明白,社会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父母淡漠的态度、严格的管教,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严格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作,剥夺人自由的契约制度等等。然而,在必然要混迹社会的漫漫人生里,孩子们仍然可以选择做一个善良的可以爱我所爱、恨我所恨的人。


    IP属地:安徽2楼2022-12-15 1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