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侠山河吧 关注:335贴子:25,159
  • 10回复贴,共1

【兰州牛肉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吃


IP属地:重庆1楼2023-01-23 23:58回复
    【回部的消息传至京师时,且见耳报穿千步廊,连着的六部的门吏注视着。我想原本沉寂多时的朝堂,又将因西北起了波澜,这实在是应了那句:春风吹又生。野心是容易滋生的,而朝廷纵容了许多年】
    【折子一早也递了上去,都得看着万岁爷如何处置。而在甘肃数年的伯父,也凭着这场异动调回京师。兰州,未来还会有更多变数,所以我更应该去探望伯父】
    【族中向来的旧例便是这样,泰半都是长辈们决断。两府已经分家,可在行事上没有断的干净。合则续、分则断,汉人的世族大家常以延传数代,皆是有善于平衡的手段。下一步该如何?我谦虚的在门外候着】


    IP属地:重庆2楼2023-01-23 23:59
    回复
      【归京数日,庆和府上并不清静,无外乎是迎来送往的宾客。昔日的故友相继辞世,余者已是寥寥无几,我有些厌恶这样的时日——那些生疏的、带着几分稚气的面孔,并不能给我一丝一毫的亲切感,相反,他们总让我想起曩昔年轻的时光。】
      【嘉瞻澄斋的到来并不令人意外,他如今执掌理藩院,自然有话要同我说。仆从备好两盏三炮台,又将人迎入堂内。目光在他身上一扫,数年前不谙世事的小子,如今已是难得的沉稳持重,颇有些股肱良臣的气派。手一挥,示意人落座。】
      坐吧,别拘着。


      IP属地:上海3楼2023-01-25 01:11
      回复
        【室内的摆设一如从前,只是因空置了些许年头无人来,遂透着一股腐朽、陈旧的味道。伯父并不显老,在斜晖的照耀下背脊笔直的如同年轻人。场面略显尴尬,疏离、寂清四字横亘在我们中间时,我再看到的是他袖中的手】
        【降服烈马、手持弯弓的将军不会轻易卸甲,目光掠及他身】
        近来的回部有些异动,理藩院只是接了甘肃的讯。折子也一早递上去了,万岁爷还没个回音。您是在兰州待了些年头的,这满汉回之间您肯定是有些主意的。所以,小侄特地前来讨教。
        【姿势摆的够低,为的就是他的下文】


        4楼2023-01-26 15:15
        回复
          【嘉瞻澄斋接管理藩院也有些年月了,一干事务处理起来,已不是数年前毛手毛脚的青涩模样。因着常年在外的缘故,少与京中小辈往来,刻下见他仍是拘谨,也属平常,我捧着茶,慢悠悠地吃起来。】
          你管着理藩院诸事,多知道些也是应当的。
          【言及回部,前次于陕甘、新//疆肃回之事犹在眼前,只是岁月流转,那早已是八年前的往事了。】前些年肃回的成效颇显,他们也收敛了不少,只是——
          【回部本质如何,不消我多说,他也是心知肚明,本就是不可能斩草除根的。】再怎么安生,也不过是暂时的。


          IP属地:吉林5楼2023-01-27 10:35
          回复
            【明知的答案却无人先开声,朝野上下的默契均已达成。官吏、百姓,都在日益平和的岁月中消磨了野心,不会再有以烈炮、长枪,以八旗子弟的鲜血来换回安宁。要么就斩草除根,这一点显然是不会有人提。那要么,就在这样状态里继续煎熬、消耗】
            是啊,所以都没有最好的办法。【轻描淡写提了一句】总不能让他们都不存在?
            【成效是有时限的,也是需要人巩固的。显然有人喜欢、而有的人反对,这是历朝历代都出现的问题。在无穷的制造矛盾与事端,但得不到一个有效的缓解。又笑了笑,有些淡漠的叙道】
            理藩院能做的也就那点事,叔父认为怎么才能一劳永逸呢?


            6楼2023-01-27 14:19
            回复
              【回部存续已有上千年,若是有法子可以斩草除根,也不至拖沓至此。虽说澄斋有心要整顿,但现实总是太过残酷,哪有什么机会?宣化、神应两朝已起了太多战事,眼下朝廷所求不过是暂时的太平而已。】
              一劳永逸恐怕是难,再者说来,以国朝如今的底子,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能力。
              【茶水续过一遍,滋味已有些淡了,不过再浅尝几口,便搁在一旁。说起这些异族,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法子,分隔与同化,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只能分而治之,回部人只要不聚在一起,也就成不了气候。


              IP属地:吉林7楼2023-01-27 17:01
              回复
                【从来没有一劳永逸。除非,他们都死了,只有死去的白骨才不会生事端。当然这种残忍有血腥的手段,是无法在以儒家体系的王朝里获得认同。我不禁喟叹起汉人的远见,饶是多复杂的问题,他们都有过精确的答案】
                分而治之,永远无法一致。拉弱的扶持,强的打压?是不是这个理呢。
                【汉时的推恩令,将一个王国削减分成小宗,他们的地方从没有变过但权力越来越小。在试图共建王朝的统一,就不能允许回部再谈独立,先纳入范围再说。眉间一动】
                那不如将他们继续细分下去,从此无暇分身,只为求谁是正统?


                8楼2023-01-27 21:20
                回复
                  【少时读鬼谷,总不以为然,倒是颇崇儒学为尊。直到遇上西南土司、西北回部,方知谋略之重。渐渐地,我也学会了权衡与算计,那些非我族类的外族,终究要拜倒在千年以前的智慧之下。澄斋是个聪明人,并不需要过多的指点,就可准确达意。】
                  是这个理,鬼谷的学问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你有空也好生研究一番。
                  【这样的纷争实在太多,为着所谓的“正统”,也不知赔进了多少人的性命。可惜他们哀之而不鉴之,终究还是要重蹈覆辙。】
                  正统之争从未有过休止,无论汉回,都是一样的。


                  IP属地:吉林9楼2023-01-27 23:16
                  回复
                    【从前人里寻求答案,这已然是当局者所偏爱的捷径。身处理藩院要职,又是满人掌管的中原国土,如何制衡筹谋都是难题。戎马长枪所至,是流血、牺牲、白骨所组成的,声也澹澹的应一句】
                    小侄受教了。没有正统,那便有争执的借口。
                    【并不在意谁会成为真正的主宰人,只要他们能继续撕裂、无法统一,比花更多的精力去治理要来的受益多。起身肃然一拜,我本就不是好德者、当然是乐于成见】
                    今日叨扰了叔父,若是有别的消息,小侄再登门说与您听,还望您老留个方便之门。


                    10楼2023-01-28 15:13
                    回复
                      【对敌人悲悯,即是对自身残忍,我与他都清楚这个道理。于是对于回部这样狠辣的谋算,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最划算不过的。我深知国朝疆域广袤,西部更聚异族,若皆以武力迫之,终归耗费太甚。】
                      你明白就好。
                      【我乐得提携后辈,即便是身处尚书之位,嘉瞻澄斋仍有不少东西要学。经世济民的伟略,也需有恰到好处计谋相佐,才可事半功倍。】
                      这是自然,应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1-28 15: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