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吧 关注:73,363贴子:3,694,048

关于《全频带阻塞干扰》的细节争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读了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深感军事题材创作的艰辛不宜,然后毫不留情地鸡蛋里挑骨头。
好在只读俄罗斯版,要是说中国版可能会有不必要的争议延伸。


IP属地:北京1楼2023-05-26 10:04回复
    序章大刘摘选1993年美国陆军《电子战手册》说“不主张同时干扰一个较宽频带的阻塞式干扰,因为后者对已方的电磁通讯和电子支援措施也会产生影响”。
    这句话被广泛引用,但出处好像就是大刘这篇小说。美国陆军1993版《电子战手册》就是找不到,美国多军种联合发布的各版《电子战手册》,以及各军种独立发布的电子战相关文件,都没有这个说法。一般不主张宽频阻塞式干扰,因为它效率极低。重要的是,实现书中描绘的全区域性不定向长时间全频带阻塞干扰,是物理意思上的不可行,无论“洪水”干扰机,还是太阳活动,都不可行。
    当然,大刘写的是科幻,不用太纠结当前的物理认知。


    IP属地:北京2楼2023-05-26 10:05
    收起回复
      1月5日,斯摩棱斯克前线卡琳娜的电子对抗排所在地挨了六颗激光制导炸弹。一个电战排的阵地再分散,用六颗激光制导炸弹依然不合常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或许北约参谋素质差,又或者激光炸弹清库存。
      六颗激光制导炸弹往往需要几架(次)飞机甚至地面配合,对付一个电战排太夸张了。对抗排是半夜被摧毁的,卡琳娜躲在弹坑里,弹坑余热一直能留存到天亮。她独自一个人挨着11名牺牲战友,听了一夜的精确打击,但没不动窝。她行动能力无碍,挂着对讲机,没呼救没联络,没人通知她那里马上就要成为主战场,所以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不挪窝,最终在皇帝座欣赏坦克大战。她……心真大。

      百辆规模的坦克和直升机在卡琳娜身边目所能及的一片区域混战。现实中坦克和攻击直升机的交战距离是不同的。坦克交战在2000m以内,而攻击直升机交战距离至少是其二三倍,并且会保持较远距离。能看得到听得见北约攻击直升机机群的时候,身边的T90早就挨揍了,不会被放过去跟北约坦克打交换比。俄罗斯直升机亦然。何况书中交代之前该区域已争夺了制空权,在制空权落定后放任这种大规模直升机对冲、坦克混战是很难理解的。
      直升机几十米外坠毁,坦克在不远处被击中,卡琳娜都幸运地不受冲击波、高温和碎片的伤害。但她冲到坦克处救人,在车内爆炸、汽浪冲出、拉的人皮肤“烧熟”的情况下依然好伐无伤,这就有些不合常识了,角色光环就太大了些。


      IP属地:北京3楼2023-05-26 10:07
      收起回复
        她附近突然出现了导弹班,按理说这是预设阵地,大规模联合作战,应有纵深,有梯度,有预备队,不会是小说中三十秒瞬间决胜。

        科曼奇直升机向他们俯冲,用机枪扫射。科曼奇反步兵不该俯冲,它没有机枪,只有用20mm旋转航炮,射程射界都很广,保持高度比俯冲更容易达成击杀。俯冲贴近反而是将自己暴露在敌方火力范围。
        艾布拉姆斯坦克和俄军导弹班士兵在50米距离对射,直接打穿甲弹,同样很迷。须知艾布拉姆斯和类似坦克都是有同轴机枪的(下图老干妈不一定有,但同轴肯定有),机枪的发射操作比主炮要方便得多。

        登场的82空降师装备半覆带式布莱德雷运兵车。半履带车都是二战装备,早已淘汰。布莱德雷战车(Bradley)是全履带的,印象中82空降师也从未装备,其重装武器性质不太符合82空降师的作战定位。


        IP属地:北京4楼2023-05-26 10:10
        收起回复
          “万年风雪”号主动致冷式热屏蔽系统其实是很迷的。航天器最终都只能被动散热。用主动致冷的话要散的总热量岂不是更多?不知道大刘有没有过补充设定。我猜最多是把向阳面的热量传到背阳面散热,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制冷”。


          IP属地:北京5楼2023-05-26 10:13
          收起回复
            1月5日,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米哈伊尔·谢米扬诺维奇·列夫森科元帅觉得自己面对着一堵墙,他面前实际是一面平放的莫斯科战区全息战场地图”。对于元帅所负责的战区级别而言,无论全息地图怎么增强高度感,也只可能是很薄的平面,否则地形将严重失真,所以不可能有对着一堵墙的感觉。
            坦克中尉抱怨T90坦克在北约电子战下,液晶屏上显示最多的就两句是通讯错误和无法登录。这是民用设备逻辑。军事装备信息逻辑再混乱,也是优先依赖自身态势感知,战术网络数据链等等只是锦上添花。从之前描写看,T90坦克的接敌是有组织的。几十辆规模的坦克群能做到有组织,则所谓通讯和态势感知完全不清楚是无法解释的。
            卡琳娜知道战线上投入超过10000辆坦克,还有数目相当于坦克一半的武装直升机。二者作为武器投入规模不太平衡,但可以勉强接受。
            有个时间线代入错误。小说发生在2010年代,1941年德国进攻莫斯科的七十多年以后。卡琳娜说她爷爷20年前去世前,大约是苏联解体后的苦难时期,他去世时睁大双眼看着这个他在七十多年前从古德里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此处描写的是爷爷去世的视角,所以应该说他在五十多年前拯救的城市,而不是顺着卡琳娜的时间线说七十多年前。


            IP属地:北京6楼2023-05-26 10:13
            收起回复
              1月5日,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卡琳娜和军事长官们关于北约和俄罗斯电子战的对话,提到的基本都是无线通讯干扰。电子战也不仅仅是无线通讯干扰,更不仅仅只是压制干扰。干扰也不可能做到一棒子打死,即使全频谱阻塞,也有功率问题,远距离对微波和数字通讯有效性问题。此外,C3I系统的软硬件平台与通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不是同一概念。说实话,这里如果用网络信息战解释,会好很多。
              列夫森科元帅用关灯来比喻通讯中断,说要在电磁通讯上制造一个双方“共享”的全黑暗战场!这个比喻不够形象,干扰不是关灯,不是减弱已有的信号,而是被别的灯光晃到看不清。放在全书中,服务于小说的故事展开,这一段的用意还是很明确。
              列夫森科元帅还提到,战斧导弹在其射程的大部分依靠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战斧是惯性制导+GPS+TERCOM或DSMAC,所有版本的都可以在无GPS的条件下使用,某些版本精度或适用范围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没有那种巡航导弹或远程攻击武器是GPS单一制导,这不符合军事装备逻辑。
              还有年龄和军衔的小问题。小说提到的演习应该是几年前的事情,彼时列夫森科51岁元帅,已经是超年轻。卡琳娜小说时点24岁,几年前就博士领少校军衔,这个有点夸张了。


              IP属地:北京7楼2023-05-26 10:15
              收起回复
                1月6日,莫斯科战区小说给战斧巡航导弹配上了冲压发动机。亚音速巡航导弹可不是随便就能改超音速的。
                苏27直捅北约预警机是很好玩的桥段。但细想不合理处很多。首先,受干扰后雷达会被噪声淹没,但很难做到近距离的回波也被干扰噪声掩盖,所以不可能飞那么近一点也看不见。其次,如果真的是各种看不见,预警机100%会选择返航。预警机在交战空域大后方,一旦开始返航,苏27巡航速度并没有优势,打死也碰不到。
                如图所示,不要在意机型,大意预警机空一般活动在距离战斗机几百千米的地方。脱离战斗的战斗机飞不到这个区域。
                苏27用20毫米机炮做了一个点射,现实中苏27没有20mm机炮,只有苏俄著名的30mm GSH-30-1航炮。
                苏27三次射击,第一次打掉雷达天线罩、第二次机翼折断,三次预警机翻滚下坠时被击成两截。机翼折断后预警机飞行速度和轨迹会剧烈变化,第三次射击机会基本不会存在。而在翻滚的机舱里能带上降落伞跳伞,也只有动作电影里的主角能办到。苏27飞行员想起刚过去的空战中,一架F22三次从战友的降落伞上方掠过,把伞冲翻了,这完全不合行为逻辑了。他能看到意味着双方还在目视范围内。三次掠过并不是瞬间偷袭,F-22飞行员再鲁勇,苏27还在目视范围内,他不怕苏27来掐架,耗费机动能力优先照顾降落伞?苏27飞行员那会子眼睁睁看着不去管?他航炮不有的是炮弹吗?


                IP属地:北京8楼2023-05-26 10:16
                收起回复
                  行为错误同样出现在科曼奇误击法军桥段。科曼奇刚刚打掉了法军车队,法军竟然没有隐蔽,全都站在雪地上冲科曼奇指点着,象是在破口大骂。认出科曼奇是一回事儿,刚刚被误击,正常人的反应只可能是隐蔽。因为没人有能确定误击不会继续。
                  科曼奇前座“攻击指挥员”发现了正在与法军交战的敌人。地面交战距离远小于科曼奇在空中的搜索、识别和攻击距离。之前都打了法国人还没发现法国人在作战已经奇怪,更奇怪的是如果法国人正在交战,不去隐蔽全都站在雪地骂科曼奇?
                  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后坐飞行员发射的海尔法(一般前座发射,不是绝对)、20mm航炮是3管(双管很难加特林),射速调到每分钟1500发(对地通常是750rpm)。
                  美军帕克上将假牙嗡嗡响,曾经有一个故事桥段中出现过,真伪难考,反正流言终结者证伪过。物理的思考,北约军队作战指挥中心的假牙能够共振到可感知,这假牙接收到的能量可以说非常非常大了,确定人没事儿?俄军发射源的能量级别有多大?


                  IP属地:北京9楼2023-05-26 10:17
                  回复
                    1月8日,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
                    “洪水”级别的固定电子干扰设备,别名应该叫做“活靶子”。一共二百多台,不算少,但北约之前打一个电战排都舍得用了6颗激光制导炸弹,清除“洪水”不是什么问题。作战是动态的,打掉一个区域的“洪水”,这个区域的北约作战行动立即就会跟上,长时间迟滞是说不过去的,小说中的“洪水”无法形成所谓的电子战优势。
                    1月10日,斯摩棱斯克前线
                    卡琳娜在3000米外遥控站通过光纤遥控“洪水”。全频带阻塞干扰机需要遥控操作,而且是需要上校+博士在一线操作,操作内容是什么?其实它需要的是大规模供电才合理。
                    俄军上士拉开库房门就被美军直升机狙杀,卡琳娜和一个上尉不躲在库房里,一个跑到树桩后面,一个在库房前沙袋简易掩体后面。他们不觉得外面危险?没想过四架直升机不会包围他们?直升机上的狙击手不会从上向下射击?和这个问题相比,卡琳娜一支冲锋枪压制四十多人,四十多人老老实实半圆形隐蔽突进,没有包抄没有闪光弹,好像反而不算问题了。

                    卡琳娜拿的气体炸弹,从描述看是燃料空气炸弹,做成手持弹药是有的,毫无问题。但装备武装直升机那句就有问题了。装备武装直升机的云爆弹也好,温压弹也好,体积重量都不会小到手持,因为会严重降低武器效率,背离装备设计逻辑。汤米·李·琼斯有部电影好像是摘了直升机上的导弹直接肩射,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卡琳娜壮烈的时候,两次爆炸,第一次扩散气体炸药,小库房隐没于一团白雾之中,第二次引爆炸药雾。其实小型云爆弹这两次爆炸间隔应是毫秒级别。


                    IP属地:北京10楼2023-05-26 10:18
                    收起回复
                      1月13日,地球
                      太阳辐射干扰下,人类回到了马可尼之前的世界。这能量级别之大,干扰不值得顾虑,似乎应该害怕地球家园是否“后天”浩劫了。
                      1月13日,莫斯科前线
                      北约帕克上将能听到105mm榴弹炮装定指令和后方射击声。鉴于此时通讯已经中断,意味着他就站在炮位前方近处。作为上将站在炮位旁边是难以进行发令指挥的。他刚刚差点被拉上直升机。直升机也不可能降落在榴弹炮阵地前方近处。

                      北约上将和法军司令选择不撤走,希望坚固防守便于70万北约军队突围。他们如果被俘,军事和政治影响不用管了吗?他们指挥防守会比师长、旅长更强?他们更应该指挥突围吧?
                      榴弹炮定标缩减到1500米、1200米,俄罗斯坦克为啥不轰榴弹炮?


                      IP属地:北京11楼2023-05-26 10:19
                      收起回复
                        大刘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大家对现代战争的认知普遍不如今天,小说对于武器的认知偏差很容易理解,但在当年,确实还是有很多写作者下的功夫更到位,出现的问题要少很多。而且大刘描绘的某些战争桥段更贴近二战,而且是从影视中来的二战场景,有一些行为逻辑错误与时代无关,与信息无关。
                        总的来说,军事题材难写,现代军事题材尤其难写。至于科幻,作为通俗文学类型也存在创作的内在矛盾和某些先天不足。挑刺不是贬低大刘,大刘是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家,但仍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军事和科幻作品。


                        IP属地:北京12楼2023-05-26 10:21
                        收起回复
                          毕竟大刘只是普通军迷,不是真正有了解的从业者,了解程度还比不上一些资深的军迷
                          其实写出带有问题的作品,然后让资深军迷来补足或改正其中的内容,这也是蛮好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26 13:38
                          收起回复
                            欢迎来到入吧考试,只有理解这玩意多么千疮百孔之后才能摆脱皮条级别


                            IP属地:安圭拉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5-26 19:25
                            收起回复
                              这人肯定参加过93年的狂欢节,从柏林镀金经验看来跟阿查洛夫和亚佐夫能一个桌上喝酒


                              IP属地:安圭拉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5-26 1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