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发现了陈少春吧,我不禁欣喜万分。少年时代的种种疯狂重现眼前:为了见到心中的唯一偶像,我曾经连续观看了四遍《沉香扇》、五遍《天山雪莲》……只觉得,能跟偶像共处于一个空间(剧场),对我这中学生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老师正处于三十出头的黄金演艺生涯,那时她所在的上越二团新戏迭出,真是春迷的一大福分!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在越剧舞台上独树一帜,更兼文武全才——演武戏英姿飒爽,演文戏又玉树临风,令年少的我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我最欣赏她气质潇洒,身段干净,充满个人魅力,而且绝无娘娘腔,这点对于女小生尤为难能可贵。纵观当时及现在的越剧舞台,我仍找不到可与之气质媲美的女小生!
可恨越剧在文革后走上了一条唯流派是从的歪道,别说是学员,就是已经有些小名声的中青年演员也必须“认祖归宗”划入某一流派,不然就没有生存空间。导致这些年来越剧的路越走越窄,只有传承没有发展!
在袁雪芬领导的上越,陈少春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袁是非常刚愎自用的,顺我昌逆我亡(当年她就连王派也不肯承认,多亏浙江出了一批优秀的王派传人才得以打开僵局)。从此陈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只能在学馆当老师培养学员,基本绝迹于上海舞台,对此我也一直耿耿于怀!
文革后《碧玉簪》解禁公映,盛况空前,陈少春的风姿再次引起观众的倾慕。可对于我这样的资深春迷来说,还是远远不过瘾:因为她的好戏太多了,可惜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老师正处于三十出头的黄金演艺生涯,那时她所在的上越二团新戏迭出,真是春迷的一大福分!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在越剧舞台上独树一帜,更兼文武全才——演武戏英姿飒爽,演文戏又玉树临风,令年少的我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我最欣赏她气质潇洒,身段干净,充满个人魅力,而且绝无娘娘腔,这点对于女小生尤为难能可贵。纵观当时及现在的越剧舞台,我仍找不到可与之气质媲美的女小生!
可恨越剧在文革后走上了一条唯流派是从的歪道,别说是学员,就是已经有些小名声的中青年演员也必须“认祖归宗”划入某一流派,不然就没有生存空间。导致这些年来越剧的路越走越窄,只有传承没有发展!
在袁雪芬领导的上越,陈少春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袁是非常刚愎自用的,顺我昌逆我亡(当年她就连王派也不肯承认,多亏浙江出了一批优秀的王派传人才得以打开僵局)。从此陈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只能在学馆当老师培养学员,基本绝迹于上海舞台,对此我也一直耿耿于怀!
文革后《碧玉簪》解禁公映,盛况空前,陈少春的风姿再次引起观众的倾慕。可对于我这样的资深春迷来说,还是远远不过瘾:因为她的好戏太多了,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