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吧 关注:178,599贴子:1,694,200
  • 1回复贴,共1

个人浅谈----三观架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近期好像没有什么时期灵感特别充裕,上班的时候总觉得琐事扰人,迈出这一步之后也没见的大脑清闲到哪里去,随时随地闭上眼睛都要想着下一步该怎么走,还能不能走的通,走不通应该想什么办法去走通。
聊一聊三观架构吧,这篇就讲小三观,即亲友爱,小三观成型,大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成型,为什么要聊这个东西呢?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了,有的人没有主观意识,内心茫然,一直屈从与他人的意愿;有的人主观意愿太强,刚愎自用,自掘坟墓而不自知;有的人想要建立一套足够正确的三观,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早就没有了绝对的正确,所以进退两难;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三观已经是正确的,沉浸于所谓的城府,人情世故之中。
当然啦,我所讲述的三观也是我结合一些国学典籍整理出来的,不一定对,但相较于当下,一些思想开放的人一定会觉得迂腐,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国学典籍中的三观带给人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安定,任何时候都不会手足无措,面对生死也是同样的,本质上是一种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态度,而现实中人类的慌张、恐惧、逃避等负面情绪,都来自于情绪的溢出,也就是对未知的无法应对。
入手点参考《大学》: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前四步,非常重要,属于奠基四步,人是以自己为中心点去认知万事万物的,奠基如果错误,意味着中心点错误,那后续认知的一切事物皆不能准确!
拥有足够的阅历之后,摒弃杂念,用自省澄清心灵,然后开始格物,第一个要格的就是自己,一定要把自己格清楚,这一步最难,因为人本能的喜欢美化自己,包庇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残缺与恶念,如果这一步不能打破固有认知,那人一辈子都会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梦里,如果这一步顺利完成,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孰知“生有涯,知无涯”,往后的人生当中,人需要用自己的基点去与这个世间的种种喜怒哀乐爱恶欲去碰撞,将一切已知与未知不断整理容纳为一体,形成自身为人处世的原则。在这个过程当中,自身出现一丝丝的不坚定,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就会前功尽弃,三观崩塌,面临自我反驳,自我批判,性情大变的恶性循环之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走出来。
我们在认知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学会辩证的看待,即是看待事物会不断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不要觉得这是什么仙侠小说看多了,这是唐代青原行思高僧阐述的三重境界,个人认为不能概括成人的三重境界,而是每一个事物在观察过程当中都会经历的三重境界,如果人生阅历足够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歧路而已,用现在比较相似一点的话来讲就是正反合理论。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社会教导人们即时满足,所以坚持这些东西的人已经不多了,有意识坚持十年,个人的看待事物的视角就会与他人大相径庭,坚持二十年就可以达到四十不惑的地步,人生一世,最终的追求一定是心灵上的安定,国学都可以给我们。
以上讲的是方法论,用于构建正确三观的方法论,下面讲的就是结论
首先讲亲情,即父母亲族,也是所有情感的最终转换状态,亲情的正确看待方法传承-感恩-责任,亲情不讲利益交换,是情感的互通,年少时不懂无怪,但成年后经历一些事情后还不懂就是蠢货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亲情是多角度的,只讲爱护不讲索取的,不能被利用的情感,所谓“天经地义”,“理所应当”,都不能用于亲情之上,一旦这些词语被用了出来,亲情就一定变质了,遇事的第一反应都是惧怕拖累亲人,遇难第一反应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想让家里人担心,这是世间最纯粹,最不能被挟持的情感。
再讲友情,友情的界面是最模糊的,争议也是最大的,什么是友情,狐朋狗友也是友,良师益友也是友。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里不讲好坏,只讲最正确的连接形式,朋友,应是君子之交,淡泊如水,志趣相投,绝不是以利益相合,有道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利而聚之人,必因利而散,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因为某种崇高的理想而聚集,生死不改其志的交情,但只明悟于心中,表面不会过于热烈。这种朋友明辨是非,在你遇到事情与人对立后,一定会先行了解全部事情的经过,明白孰是孰非后才会站出来公正评理,而不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不论青红皂白帮亲不帮理,现在这种人确实越来越少了,因为在这个人多就是真理的意识形态下,多一个人帮助就意味着正确性增加的社会背景下,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做朋友,因为无法带来人际收益,当然,这类人也不愿意交一些没有意义的朋友,但终归是导致这类人越来越少了,遇到一个,都可以当做亲人相待,核心点在于,不讲任何利益索取赠予,只讲精神上的沟通往来,共同成长,能够带给人的是区别于亲情体系却又胜似亲情的体验,只有知己层次,才算做朋友。
最后讲爱情,最复杂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情感,说它复杂,因为正确的爱情,是需要经历友情过度,而后转换成亲情的,说它简单,是因为只要摒弃杂念,纯粹以心灵交流,这种情感是比较容易建立的,难就难在人的欲望太多,太杂乱了,现代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婚姻习俗,忘却了爱情的本意是两个人相互扶持,荣辱与共的坚持。容易产生的误区主要有三,一是皮相,钟情于皮相,是人动物本能性欲的体现,直白一点这不是爱情,不过是见色起意,昔日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二是财货,任何一种情感都不能够以金钱衡量,这点误区造成的原因其实还是当今社会普遍的成功标准一元化造成的,意味不论用什么方法,有钱就是成功的,以至于“笑贫不笑娼”在当下比比皆是,典型的例子,当下反腐反贪,落马的大老虎,十有八九都是小三或者原配举报的,他们没有钱吗,有啊,但这就是爱情吗?不,这是屈从于错误社会价值导向的畸形产物;三是观念,灵魂伴侣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撮合的,成长因素,个人喜好,平生志向,朋友圈子,哪怕是对待一些小事上的态度不同,都代表着双方观念不一致,打个比方母胎solo和海王能走到一起吗?基本不可能,有所坚持的人会嘲笑对方过于放纵,迎合时代的人会嘲笑对方是古板垃圾,人生百年,各自皆有各自的活法,没有谁对谁错,但社会不会把人分类,也就是说谁是你的同类人,也许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
认识不到以上三个误区,大概率鸡飞蛋打,狗屁倒灶,中等概率找到性格互补的人结婚生子,极小概率直接抽到SSR一发入魂;认识到以上三个误区的,大概率孤独终老,因为唯一契合的灵魂,是需要用一辈子去等的,是拒绝一切诱惑去等,别人情窦初开的时候你在等,别人初恋折戟的时候你在等,别人左拥右抱的时候你在等,别人破罐子破摔的时候你还在等,虽是正道,但属实沧桑,个人不建议走这条路啊,因为风险可以预知,但收益无法预知,依照当下的社会情况,属于绝路,因为即时满足让人们已经不愿意花费漫长的时间去等待。
啊,写完了,肩膀酸,记录于2022年10月20日


IP属地:河北1楼2023-11-19 18:32回复
    字字珠玑,受益匪浅!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2-18 1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