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吧 关注:19,529贴子:159,456
  • 0回复贴,共1

句容后白镇西城义台张氏和张家望远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句容义台张氏后白分支宗谱
西城乃句容城南部的一个古老的村落,地处二圣集镇、104国道西3公里处。明清时属崇德乡,解放后原属二圣镇,2005年属后白镇,西城也是后白镇的一个行政村,有原西城、后村两个行政村合并组成。
明清时,句容称“城”的村庄地名有南城上、北城上、谷城、义城、西城、毕城、常城、禄城、练城、甲城、青城埠。这些地名个个有来历。
西城建村可追溯到北宋仁宗年间,与唐代大孝子张常洧的后人密不可分。据唐贞元五年(公元790年)朝廷《敕人唐孝子旌表之碣记》载:闾门孝子润州句容人张常洧居父丧孝感致生芝草一十二经。史载唐孝子张常洧父母既殁,匍匐坟土,寝处苫块,弃绝人事,凡三十六年号泣终身。致性感物,精诚动天,灵芝继生,嘉祥聚至。其大孝事迹被当时朝庭所表彰,也为远近贤士所推崇。西城村张姓族人是为张常洧的后人。据张氏族谱载,张氏始居戴亭,次居浮山,西城始于五公迁自浮山,浮山始于轲公迁自戴亭,五公为轲公嫡立孙,而轲公为司户公嫡曾孙,汉川公嫡长孙,孝祖公长房嫡侄孙也。这里的孝祖公即唐代孝子张常洧。西城张姓于北宋仁宗庆历辛巳年间(公元1041年前后)由浮山迁至西城,在此落地生根后,历经二百余年,瓜瓞绵绵,久而益盛,居室湫隘,殆无以容。在南宋淳祐辛丑年间(公元1241年前后)建大厦十余所,其时,五公六世孙张正卿在其家东南建造了颇负盛名的一栋楼——望远楼。
提及望远楼,京口名人俞希鲁在望远楼记中用四句设问作了详尽的介绍:望远楼者何?句曲张君通甫所居也。曷为望远名?即其景之所及也。其所及之景何?面浮山而背容岫,左茅峯而右綷湖。然则何远乎?四山环立,雨溪交注,烟云之吞吐,日月之出没,一举目而宛在几席间也。由于望远楼魁伟靓丽,而景色醉人兼之本身也属一景,过往名流雅士,文人墨客,都会登上斯楼,远眺山水赏心悦目之余也留下不少诗文。望远楼传历百余年,至元代,震风凌雨,木腐瓦脱,张正卿之姪孙张通甫对之进行复新,复新竣工后专门请京口俞希鲁为楼作记。当时为该楼作铭、作诗、作赋的共有一十六人,都是其时的名士,张通甫之孙张景贤考虑到该楼诗文久而漫灭,专门进行装潢后命其孙时任御史的张仲书保管。可惜这些诗赋铭记因年代久远未能遗存,令人叹息。
探究西城望远楼建造之初衷,可以发现,其实当初张正卿建造望远楼的真实目的不单单为观景,而主要是便于望远思亲。这层意思在西城张氏三十六世裔孙张皓所作的《望远楼图记》中有详细的说明,文中称,戴亭始自东晋南迁袭封壮武郡公张舆,张舆因晋室微弱,祖、父、叔同时遇害,思慕不已,乃筑亭于室之东南,朝夕焚拜,不忘君父,以伸戴天之情,名之曰戴亭。而西城张氏祖宗唐孝子墓在容山,西城始于浮山外迁的五公。戴亭与容山为浮山之始,浮山为西城之始,先有张舆筑亭不忘君父后有张正卿建楼不忘二祖,俱为望远思先,永言孝思之用。
可叹的是远近闻名的望远楼自1241年前后建成历经百余年又葺而新之,其后又三百余年,几经兵燹止存望远楼之名,而楼之遗迹不可复识,按时间推论,或许是明、清改朝时被战火损毁,仰或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现如今,张姓仍然为西城村的一个大的家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13 09: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