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052贴子:2,982,050
  • 27回复贴,共1

从现代人对《心经》的一句话的解读错误说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24-05-03 11:17回复
    按我多年前在网上搜索的:
    1“空”是事物本质(也是事物真像)。
    2“色”是事物现象(也是事物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


    IP属地:辽宁2楼2024-05-03 11:19
    收起回复
      在佛家哲学理论中,“空”和“色”,都是重要的哲学学术概念的抽象表达。
      在哲学学术中是属于哲学专用术语,但在语言文字表达中,除了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表达外,还和“空”“色”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字意通用(也就是一字多意)。
      这要看阅读者的理论理解能力了,可以通俗易懂的具体直白的理解,也可以抽象的形而上的理解。


      IP属地:辽宁3楼2024-05-03 11:20
      回复
        根据以上在网上搜索的结果看,现代人对这句话的解释是错的:【照见五蕴皆空:就会发觉把“五蕴”全部空掉】。
        这里的“空”,不应该作为具体直白的“空”来理解,而应当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本质”(真像)来理解。


        IP属地:辽宁4楼2024-05-03 11:22
        回复
          这句话的语意是:
          照见五蕴皆空:就会发觉“五蕴”现象就是本质(就是真相)。
          (这里的”五蕴“就是”色“,而”色“就是现象这一抽象概念)


          IP属地:辽宁5楼2024-05-03 11:26
          收起回复
            以上解读仅是个人理解,供参考。


            IP属地:辽宁7楼2024-05-03 11:29
            收起回复
              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交流探讨!


              IP属地:辽宁8楼2024-05-03 12:23
              回复
                绕了半天,你想表达的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等同于“色即是空”,没错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3 17:09
                收起回复
                  10楼的回复又被不会思考的网络机器人删除了。
                  理由和6楼的相同:“因存在涉嫌色情低俗内容被系统删除。”。
                  看来网络“机器狗”也是记仇的,在7楼我把它骂了。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5-03 20:06
                  回复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5-03 20:14
                    回复
                      下面对2楼(也是本楼论证的前提根据),的层间回复中的网友“戊己土”的回复,和我的回复,的进一步解释:
                      网友的回复【我说的是金刚经里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对网友的回复【如果你想说金刚经和心经,对待本质(空)和现象(色)是怎样的不同解释的话,我只能简单地说,二者是完全相反的(当然各有各的道理)。】。
                      为什么《心经》中对待本质(空)和现象(色)的论述和《金刚经》的论述是相反的?
                      下面先解释《心经》对本质真像(空)和现象(色)的认识:
                      《心经》是主张现象(色)和本质真像(空)是相同的。
                      比如原文:“照见五蕴皆空”,是说如果我们有了大智慧、大觉悟、大悟性的话,这种高层次的智慧(智商)就会观照到:现象就是本质真像(这里的“五蕴”就是现象,现象就是“色”;本质真相就是“空”)。
                      还有一段原文可以证明我以上的结论,但因为网络“机器人”的敏感字删除机制,只要说出这几个字就会被删除,各位可以自己搜索《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之后的原文解释:从“色不异空······”到“······空即是色”为止的十六个字,就是当时释迦牟尼对“照见五蕴皆空”是说现象和本质是相同的原文论证过程。
                      这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现象就是本质的原文根据。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5-07 08:28
                      回复
                        下面说《金刚经》是怎么说现象和本质(真像)的。
                        这也是对网友“戊己土”所提出的:【我说的是金刚经里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2楼层间)的回复。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所说的是:现象和本质(真像)是不同的。
                        其原文出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对这句原文的解释:“色声香味触法”,泛指一切现象。“不住”,就是不被现象所迷惑。(“不住”就是“无所住”)
                        这句话中的“而生其心”中的“其心”是指能够看到事物本质的“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以不被现象迷惑的“心”不犯错误的看到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金刚经》中对现象的否定,和对本质的肯定。
                        。。。。。。
                        一个是在说事物的现象就是事物的本质(《心经》)。
                        另一个是在说事物的现象是不对的,是假的,是梦幻,不要相信事物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金刚经》)
                        这两种对现象和本质的解释是相反的。
                        (当然两种论述各有各的理由,在此省略)
                        本观点的前提提根据是:1现象是“色”;2本质是“空”。


                        IP属地:辽宁16楼2024-05-07 08:37
                        收起回复
                          《心经》和《金刚经》都属于佛教宗派中的禅宗派的经典。(《心经》也是其他宗派的经典)
                          在此仅对其中的哲学学术中的现象和本质(真像)的不同论述进行客观的评论。
                          那在《道德经》中是怎么论述哲学学术中最重要的现象概念和本质(真像)概念呢?
                          首先《道德经》是把现象(现象就是:名、有)和本质(本质就是:道、无)分开的,这一点和《金刚经》相同。
                          另外,又提出现象和本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仅是对应的、对立的、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这一点和《心经》相同。
                          所以《道德经》在对于现象概念和本质概念的论述中是即相同于《心经》,又相同于《金刚经》。
                          但在《道德经》的其他章节中的论述中,又多次的运用不同的现象和本质的概念差别(也就是有和无),来进行不同概念的区分,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述。
                          从这一点看,《道德经》是倾向于现象(有)和本质(无)是不同的概念的,所以《道德经》是更倾向于《金刚经》否定现象肯定本质的。
                          (本层仅是对于哲学的重要概念现象和本质,在《心经》《金刚经》《道德经》的不同论述进行客观的分析,不存在佛家经典和道家经典谁先谁后的问题)


                          IP属地:辽宁17楼2024-05-07 1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