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2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认为,这是整篇道德经的核心理论,理解不了这段描述是不可能深刻的理解“道”的。 按道德经的思想理论,“道”是从“无”开始的(这个“无”或许不是我们平时认知当中的无 ,也或许在“道”的初始真的是可以无中生有的,是可以超出人类这个界面的认知的),从“无”中生发出一个一,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没有极端没有矛盾的一。然后这个一分化成两个极端,阴极和阳极,最后阴阳交合生成宇宙万物。人类是处在阳极这个界面(人类是阳极的产物),阳极的特征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质量,有能量,是运动的(有质量,有能量,运动是物质的本质),物质是能感知到它的存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阴极的特征跟阳极是矛盾的对立的,所以阴极的特征是非物质的,是无质量,无能量,是静止的(无质量,无能量,静止是非物质的本质)。人类的感官只能感知运动的东西,是感知不到绝对静止的东西的存在的,所以,阴极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类置身在物质的界面里(人类是阳极的产物),所以人类的感知也局限在了这个界面。人类是无法感知“道”的初始无中生有时的这个“无”的形态的,这个“无”或许不是人类认知当中的这个“无”,也或许在“道”的初始是可以无中生有的,是可以超出人类这个界面的认知的,“道”的初始也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同样的道理,先贤用道家理论推理出阴极这个界面的存在和它的特性,但是人类是不能用感官感知到它的,它只存在于人的意识里 ,既然人类感知不到阴极的存在,那应该是不存在的,怎么又会说阴极存在于人的意识里呢?道德经第二章说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丑也,皆知善之为善,斯恶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之所以认为很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是把丑作为参照物对比出来的,之所以认为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是把恶作为参照物对比出来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都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又是一起相互存在的,缺一不可的。就像我们坐火车,窗外有静止的东西我们才能感觉到火车是在运动的。所以,阳极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质量,有能量,是运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那么一定有一个跟阳极矛盾的对立东西存在,是非物质的,是无质量,无能量,是静止的,是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反过来,人们把阴极作为参照物才能感知到阳极,人的意识跟阴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道德经42章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有的。。玄之又玄,这种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绝对运动的身体里,难道用阴极的物理定略可以?又或许是人类的脑电波一直死死的锁定着某处的一些静止的构成阴极的粒子或者粒子团来作为参照物?!按照“道”的理论,“道”的初始是从“无”开始的,从“无”中生发出“一”,然后一生二,分阴阳两极,其实这个“一”是在说明,阴阳两极既是矛盾的对立的,同时又是和谐的统一的,能同时存在的,不然从“无”中完全是可以直接生发出二的,0=(–1)+(+1),是在说明“道”的统一性。阴阳两极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道”的协统下又是和谐的统一的能共同存在不会湮灭,不会(–1)+(+1)=0,既是相克的又是相生的。那么阴阳两极是怎么相生相克的呢?道德经34章说:“大道氾兮,可左右”。“道”的初始称之为“道”,“道”的生发也称之为“道”,“道”最小单位也称之为“道”,把整个“道”铺展开来放大了看。既然道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那么肯定有构成阴阳两极的最小单位,我们把构成阴阳两极的最小单位称之为元阴和元阳。元阳是阳极的特性,是有质量,有能量,运动的。元阴是无质量,无能量,静止的。那么由“道”生发出来的元阴和元阳,是怎么既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存在的呢?关键在这个“汜”字,水决后又流入为“汜”,意思是水离开原来的道路后又流入原来的道路。元阳是运动着的,我们帮它设定一个直线运动的初始状态,那么这条初始的运动的这条直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然而“道”中同时存在着静止元阴,元阳在运动中跟元阴发生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瞬间的阴阳转换,元阳把能量传递给了元阴变成了静止的元阴(物质在失去能量的时候质量也同时消失),而元阴得到了元阳的能量变成了运动的元阳继续运动(在得到能量的同时也就有了质量),又继续碰撞,转换,周而复始,一直这样转换下去,运动下去,这就是阴阳相克相生的原理。“道”是中正的,无论每次碰撞是正面的也好,是相切也好,是反切也好,在初始轨迹左右(也包括前后)碰撞形式的概率是相同的,更不会因为反切次数太多使初始设定轨迹的发生改变,元阳真实的运动轨迹是围绕着初始设定的轨迹,以它为中心,呈Z字形以螺旋形式前进的。这条螺旋形轨迹的方向取决于元阳的初始运动方向,跟初始运动方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