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模型吧 关注:11,575贴子:432,875

末路行者:蘑菇大艾尔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得益于发现得早且有大量的标本被发现,现有的异特龙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全面了(虽然在人们认识恐龙的早期阶段,围绕着异特龙也产生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在此基础上,大众文化中也出现了不少以异特龙为主题的作品,再加上物种本身外观的“独特性”和“高颜值”,异特龙成为了侏罗纪晚期当之无愧的恐龙明星之一。在大量的异特龙个体中,拥有极高完整度和多舛命途、登上大荧幕的“大艾尔”想必更是如雷贯耳。

1991年,“大艾尔”(编号MOR 693)于怀俄明州被发现,化石被发现后由怀俄明大学地质博物馆和落基山脉博物馆共同参与发掘。大艾尔死亡时体长约为8米,而蘑菇“大艾尔”的比例为1/15。“大艾尔”的物种归属曾处于“反复横跳”的状态,许多论文中都将其归为脆弱异特龙或未定种中。而到了2020年,随着“詹氏异特龙”再次被确认为有效物种,大艾尔也再次被归入该种(所以在更早的一些论文、纪录片或科普文章中将其称为“未定种”或“脆弱异特龙”时也不必惊讶)。长期以来,受到BBC《与恐龙同行特别篇:大艾尔之谜》的影响,许多有关大艾尔的模型都沿袭了影片中的造型。虽然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逐渐出现了更准确反映大艾尔化石形象的作品,但在此基础上,某罗更希望能够拥有一只反映其病理状态的模型。直到今年,我终于有幸收到了蘑菇新作异特龙“大艾尔”,这才终于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既然异特龙有比较高的知名度了,那么在这篇分享贴中我不会用较大的篇幅介绍异特龙的外形,而是直接聚焦于“大艾尔”这一个体的病理特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03 12:15回复
    为爱脱裤子下厨、kpweihui285、跟我重名的是谁.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图为当年在怀俄明州比格霍恩盆地(big horn basin,“大角羊盆地”)的豪伊采石场(Howe Quarry)挖掘大艾尔时的部分现场照片和化石埋藏图,本次蘑菇大艾尔的铁牌和防伪图案就选取了埋藏图的部分画面。在维基百科中詹氏异特龙被介绍为仅发现于盐洗段(Salt Wash Member),但从2020年有关詹氏异特龙头颅解剖的论文来看该物种在怀俄明州和南达科他州的灌木丛盆地段(Brushy Basin Member,也译为“刷盆地段”)下部等处均有发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03 12:23
    回复
      尽管《大艾尔之谜》的形象非常经典,但实际上与现实中的大艾尔有非常大的差异,包括但不限于侧颞孔形态和整体头型等,而且节目中的异特龙实体道具和部分镜头(如图六)中的3D建模外观(如图七)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些镜头中的建模版本中将异特龙的眼眶放在了泪骨角下方,或者说是眶后骨和泪骨一同构成了该形象中的拱形的泪骨角后缘,即眼眶在这个凸起的中点下方(包括图八的BBC的大艾尔玩具也是如此);而实体道具则更接近化石(眼眶在泪骨角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03 12:28
      回复
        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的异特龙复原(图为标本USNM 4734老复原)。因为头骨不完整再加上摆放等因素让吻部显得短,而头部又显得高,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类似《大艾尔之谜》等影片中那样的形象了(当然像侧颞孔形态等一些细节还是不尽相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03 12:31
        回复
          现代重建的USNM 4734装架,相信之前看过某罗几篇永川龙帖子的模友们对这一装架已经不陌生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03 12:35
          回复
            虽然近些年用3D建模软件如Zbrush来制作原型是越来越流行,但蘑菇一直在用传统的手雕技法创作并稳定产出高质量作品。在之前来藏永川龙篇中某罗就分享过自己对两种制作方法的看法:二者虽无优劣之分,但又各有所长和独特的魅力,然而能否真正发挥出二者的优势并创作出佳作仍然取决于原型师自己的水平和态度。在某罗喜欢的很多老牌手雕原型师中,有一些已经逐渐隐退甚至去世,有的则跟着时代潮流逐步以数字建模为主,因此对于好的手雕作品我一直都秉承着且玩且珍惜的态度。借这次收到蘑菇“大艾尔”的机会,我也想抛砖引玉,再分享一些我对“优秀作品”的理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03 12:37
            回复
              先从作品的大体说起。作品整体的线条非常流畅,它展现的是“大艾尔”生病后/濒死前在沙丘中步履蹒跚的场景,因为右脚第三趾第一趾骨的化脓性骨髓炎造成的剧烈疼痛以及骨柩对行走造成的阻碍,大艾尔在行走时只能将重心左倾,而为了平衡,胸部也会略向右扭动,剧烈的疼痛使后肢在地面留下了左深右浅的脚印(右脚上的化脓性骨髓炎被认为是大艾尔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右脚行动不便,所以右侧的脚印有明显的断断续续的拖痕。此外,右脚足迹中第三趾有骨柩的区域是要比左脚正常区域略大的,这说明作品中大艾尔的骨柩会接触地面,这也是在后续的涂装中需要注意表现的细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03 12:41
              回复
                大体展示下地台上的整体,这个图在后面解释足迹时会反复用到哈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03 12:45
                回复
                  一些跛行的恐龙足迹显示出交替的长短步,如下图中在犹他州莫里逊组发现的足迹显示:造迹者左脚到右脚的一步大约是158-160cm,而右脚到左脚的一步大约是118cm,二者有着约为28%的差异。该组足迹可能属于角鼻龙或异特龙或蛮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03 12:51
                  回复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场景中大艾尔的跛行状态,某罗也测量了一下场景中大艾尔的单步长和复步长,但因为模型中大艾尔的右脚脚印是有拖痕的,所以两侧脚印我都是以跖趾垫痕迹的末端边缘作为基准进行测量。为了让模友们便于理解,某罗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下文中“单步长”和“复步长”的概念。所谓的“单步长”(Pace length(PL))指的是两个相邻足迹上对应点间的距离(即一对相邻左右足迹间的距离)。而复步长(Stride length(SL))则指的是一个动物的四肢(落地肢)完成一个全周期后动物所向前移动的距离,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指的就是动物同一只脚所留的相邻两个足迹上相应点间的距离(相应点有时候也会被称为“同源点”)。虽然并没有硬性要求以哪里作为测量步长的相应点,不过一般而言测量复步长是以主趾趾尖作为作为参考点,因为该点一般比较明显不易混淆。单步长和复步长的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03 12:56
                    回复
                      一般而言,在比较窄的行迹中,足迹会近似按直线排列,单步长大约为复步长的一半(如上文中莫里逊组的跛行足迹)。而在比较宽阔的足迹中则按之字形排列,这是单步长要大于1/2复步长。而在四足行走的恐龙中,前后足的复步长通常是相等的,而前后足单步足却又常不一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03 12:57
                      回复
                        其中图中PLa为8.4cm,PLb为7cm,PLc为8.4cm,PLd为6.4cm,PLe为7.6cm;左侧的第一个复步长SLl1为13.1cm而第二个SLl2为12.4cm,右侧的第一个复步SLr1为13.9cm而第二个SLr2为12.7cm。显然无论是单步还是复步,地台上的足迹都符合长短步交替的特征;右侧复步整体更长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右脚的病理更为严重,大艾尔在行走时应该会缩短其作为支撑腿的时间,再加上本身就是朝身体的左前方运动,如此作为运动腿的左脚留下的脚印间距通常会≤右脚脚印间距,即左脚复步长≤右脚复步长。另外,实际上大艾尔双脚都有影响行走的病理,所以上述长短步之间的差距不算很大也很容易理解(此外也不能忽视比例缩放带来的影响)。另外可以注意到的是场景中的行迹介于宽窄之间略呈之字形,大艾尔的部分单步长也大于1/2复步长,这也和大多数兽脚类恐龙在运动时较窄的行迹不完全相同,但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大艾尔在行走时是一瘸一拐的,在行走时速度较慢且重心会不断发生偏移,这也使得大艾尔在行走时会略微摇晃,进而产生了略呈之字形的足迹——模友们也可以看到我测量复步时标注的线也并不是完全是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或者说左右两侧并不构成平行线),这也能直观地展现出大艾尔踉跄的步伐。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中的标注可能并没有完全对准各点,模友们会意即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03 13:00
                        回复
                          为了降低误差带来的影响,某罗后来还分别以第二趾尖和第四趾尖作为相应点进行测量。其中以第二趾尖为对应点测量的数据分别为PLa为7.8cm,PLb为6.0cm,PLc为7.8cm,PLd为5.2cm,PLe为6.8cm。左侧脚印的复步长SLl1为13.8cm,SLl2为12.8cm;右侧脚印的复步长SLr1为13.8cm,SLr2为12.0cm。因为第二趾尖的间距更小,所以数据也相比前文中用第三趾跖趾垫印痕末端为基准测量出的数据更小,从线条上看起来也更加密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03 13:02
                          回复
                            而以第四趾尖为对应点测量的数据分别为PLa为10.5cm,PLb为8.8cm,PLc为10.0cm,PLd为9.2cm,PLe为8.8cm。左侧脚印的复步长SLl1为12.6cm,SLl2为12.0cm;右侧脚印的复步长SLr1为14.7cm,SLr2为13.0cm。综上可见,地台上足迹无论是单步还是复步都是符合长短步交替的特征的,并且单步长也≥复步长的一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03 13:04
                            回复
                              在以往一些帖子中,某罗也分享了一些不同原型师运用“生物设计”和“角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的优秀例子,通过将生物形象与场景构图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即使场景中并没有设计出进行互动的角色或大幅度的动态,也能实现形神兼备、独一无二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戏剧性。个人认为蘑菇“大艾尔”也属于这一范畴,虽然“大艾尔”看起来只是普通的走姿,但在不对称的画面构图下通过交代伤口、大艾尔向左侧偏移的身体重心和深浅不一脚印特征形成的逻辑闭环,再加上大艾尔向右侧微微低头回望骸骨的神态,都让作品很自然地呈现出一种山穷水尽的悲凉以及“宿命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03 1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