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模型吧 关注:11,628贴子:434,564

回复:末路行者:蘑菇大艾尔分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然而结核病也有可能在骨骼上造成与化脓性骨髓炎类似的痕迹。虽说结核病大多发生于肺部,但也可能发生于身体的任何器官,比如骨结核等(如泌尿系统结核和消化系统结核等)。二者的相似性可能会造成判断的困难,但二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易发病部位等角度都有所不同——正好吧友@鲶鱼青蛙有表格可以比较清晰详细地说明了二者的差别(见下图)。从此处大量的骨再生以及对骨干、死骨片的累及数量来看,大艾尔该指骨更可能是患有骨髓炎。
尽管图中是影像学角度的阐述,但因为骨骼化石本身就是暴露的并且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CT扫描的手段检查化石标本,因此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图二本来应该上一层发的,刚才忘了就在这里补上吧哈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4-06-03 15:23
收起回复
    一般而言,骨髓炎要么由外伤产生,要么是由血源性感染(blood-borne infection,即可以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污染传播的疾病。而当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因为异特龙不会做手术,所以这里就不加上手术感染了),所以大艾尔此处病理的具体成因曾有所争议。如果大艾尔的指骨是因为创伤引起的,那么纵向的骨折区域得是开放的以让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如果是血源性感染,那么这应该发生于髓腔。由于骨折出现了愈合的痕迹且骨折仅限于骨骼原本的部分并没有延伸到外生骨疣,这说明了骨折和感染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因为骨髓炎初期会引发供血不足造成骨骼坏死,从而抑制新骨的形成。也就是说如果是先发生了骨髓炎,那么此处的骨折可能将不会有愈合的痕迹。因此一般认为大艾尔此处指骨的病变是创伤骨折后一段时间形成的血源性慢性骨髓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4-06-03 15:30
    回复
      在蘑菇的大艾尔中也细致地还原了右手指骨的这一病理,即最内侧指第一指骨上的小凸起,当我们将左右手同一位置进行对比时就更为直观。虽然在gk里似乎也没看到明显刻画的窦道,但毕竟本处病理并不显眼所以也可以理解。而我到时还是打算让涂装师涂出流脓的效果(感觉涂装师要打死我了哈哈)。
      图二的凸起即为该处病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4-06-03 15:34
      回复
        这时候可能就有模友说了:从指骨上来看这里的病理是在该指的第一指骨靠前的位置,为什么复原出来反而在第一个肉垫相对靠后的位置?其实理由也很简单,通常我们认为恐龙的手指的指垫也与它们的足垫类似,指骨关节与垫间缝并不是都完全对应的,下面的图同样也以大艾尔的内侧指为例展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pine.warbler_paleoart)。我们可以看到最远端的指垫其实是同时包裹了远端指骨和第一指骨的第一部分,即远端指骨和第一指骨的指骨间关节(Interphalangeal Joint)同时被包裹进这一指垫中,而爪鞘也并没有将整个爪完全包裹而是包裹了绝大部分。而掌指关节(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即第一指与掌骨间的关节)则与该指垫的垫间缝基本一致了——毕竟手指需要保证灵活屈伸活动。有了上述基础,我们再回看就不难理解:即便大艾尔右手内侧指的第一指骨的病理看起来在该指骨较靠前的位置,但在复原了软组织后反而会显得更加靠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4-06-03 15:41
        回复
          人类手的X光片,注意看垫间缝和指骨关节也不是完全对应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4-06-03 15:45
          回复
            另外可以注意的是:在2019年《Review of Pathologies on MOR 693: An Allosauru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Wyom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Allosaurus Immune Systems》等论文中,上述的最内侧指被表述为是“第二指”(Right manual phalanx II-I),这是不是说错了呢?其实不然,这可能就涉及到我之前在蘑菇哈兹卡盗龙篇中提到的“手指悖论”了。“手指悖论”曾是过去反对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有力论据之一,直到现在这一论据似乎也未被完全推翻。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鸟类翅膀上仍然保持着三指,但这三指究竟是中间的三根(第二、三、四指)还是前三指(第一、二、三指)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按照过去对兽脚类恐龙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兽脚类恐龙保存的是前三指(即“无名指”和“尾指”被退化),而如果从现代发育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鸟类实际上保存的是第二、三、四指。如果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一支,那么许多化石证据和发育学结果无疑是相悖的。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说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4-06-03 15:52
            回复
              在这些理论中就必须得提一提泥潭龙(Limusaurus)化石和徐星老师等人在2009年提出的“外侧转移假说”了。泥潭龙保存了四根手指(即第五指已经完全退化了),但和其它许多早期的兽脚类恐龙不同,它的第一指严重退化,而第二指则较为突出。基于以上,“外侧转移假说”应运而生。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从整体的时间线来看,最早期的兽脚类恐龙应是首先将最外侧第五指退化,而随着猎食行为的变化,它们的第一指也逐渐退化消失;但由于发育机制的变化,同源异型转化造成了中间3个手指发育了内侧3个手指(也就是第一指至第三指)的形态。也就是说,包括鸟类在内的具有三个“手指”的坚尾龙类所保存的其实也是第二、三、四指,如此“手指悖论”就可以被解答了——当然,这一理论依然是存在争议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4-06-03 15:54
              回复
                所以如果“外侧转移假说”的理论最终能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在描述某些类群恐龙的指顺序时是否也要按照“第二、三、四指”来更改,例如“飞羽应沿着尺骨延伸至第三指指骨”?又如本篇分享贴中将大艾尔的最内侧指表述为第二指。在翻阅了更多的资料后,某罗发现目前的大多数论文还是以传统观点描述更多。如果这不是我个人的阅读偏差造成的,那么采用传统的表述或许是遵循既往理论的其它化石证据,又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表达不容易混淆,也更符合既定印象。当然,因为“外侧转移假说”还不完美,如此这般倒也是可以理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4-06-03 15:56
                回复
                  说完手指说肩胛。在大艾尔的右侧肩胛边缘有一处凹陷。在标本UUVP 1528和UUVP 5599中有类似的病理被认为是骨髓炎伴骨膜剥离形成的皮下脓肿。然而大艾尔此处病理的成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在大艾尔死前几天的早期感染造成的,其他可能性包括外伤性肌腱撕脱或未知的发病机制亦或是异常等。
                  在大艾尔右侧肩胛骨上还有一个小的孔洞(图一中的箭头),尽管这个小孔洞的成因学界似乎尚未给出准确的解释,但就白模来看,蘑菇这里表现的可能是穿刺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4-06-03 16:10
                  回复
                    接下来要说的是肋骨上的病变。其中第三、五根右侧背肋(dorsal rib)上有带皱纹的骨疤,而第四根肋骨上的骨疤则较为光滑,这三根背肋有明显的错位骨折愈合痕迹,这些损伤被认为是来自右侧的猛烈撞击造成的,但具体成因并不明确。其中第三根背肋在愈合的过程中再次出现了错位,而第五根背肋上也还能看到被解释为化脓性骨髓炎窦道的穿透性病变。参考发现的其它异特龙标本,古生物学家们推测大艾尔之所以会出现骨骼感染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愈合时的并发症引起的。在大艾尔的左侧第五腹肋上也可以看到一个表面有皱纹的骨痂,这被认为是因为大艾尔的腹部受到暴力冲击导致腹肋横向断裂造成的。在第二脉弧/人字骨上的骨痂也显示出大艾尔的近端尾部同样遭受了暴力的直接冲击而横向骨折,根据骨痂的形态和尺寸和骨重塑率推测,这一创伤应该发生在大艾尔死前半年至1-2年之间。
                    图中A、B、C分别为大艾尔第三、四、五背肋;D为左侧的第五腹肋,E为第二脉弧/人字骨。其中C即被认为是化脓性骨髓炎窦道的位置,E的箭头表示脉弧上的骨痂。小尺寸而表面光滑的骨痂表明:这里是一个几乎将骨痂完全吸收的陈旧性损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4-06-03 16:16
                    收起回复
                      右侧有病理的背肋特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4-06-03 16:21
                      收起回复
                        在大艾尔身体右侧第6和第14背肋上还发现了“骨针状体”(spicule,个人理解此处可能是类似于骨刺的针状突出物)的痕迹,但我们还不清楚其病理学成因,其中右侧第6背肋的“骨针状体”(A的箭头)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发育性(肋骨分叉)或是特发性/自发性/原因不明(idiopathic)的;而右侧第14背肋上的“骨针状体”(B的箭头)则被认为可能是创伤性的(不完全骨折)、发育性的(成长障碍)或者特发性的。所谓“特发性”是指没有明确原因的疾病,即病因不明症,也被译为“特异性”。在第3背椎左侧前部(C中的箭头)上同样也有特发性的外生骨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4-06-03 16:32
                        回复
                          在大艾尔第13个背肋的神经棘上也有明显的自棘突向前突出的骨骼异常增生,据猜测这是由棘间韧带内的特发性骨化造成的。在大艾尔的第6节颈椎、第8节背椎和第2节尾椎神经棘上也有类似的增生。这些异常增生被解释为可能是外生骨疣。
                          图为大艾尔第13个背肋的右侧视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4-06-03 16:34
                          回复
                            接下来看看盆骨。在左侧髂骨的背侧边缘有骨骼增厚的区域,我们可以在蘑菇大艾尔此处看到明显向上突的结构。而在病理区域的内侧出现了一个小开口,所以骨骼的增厚可能是由创伤引发的。若这一推断属实,则该病理说明髂骨可能发生了撕脱性骨折,即因猛烈牵扯而导致肌腱或韧带附着处的一部分骨质从骨头主体分离或撕脱。然而撕脱性骨折可能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而并非只是髂骨这一局部,所以该处的病理暂时被解释为是特发性的。结合蘑菇大艾尔的俯视图我们可以直观看到两侧髂骨上缘的差异。
                            图一中的大箭头指的是左侧髂骨上增厚的区域,而小箭头所指的分别是前文所说的第8、13背椎和第2尾椎的特发性骨化。图B是左侧髂骨增厚区域的俯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4-06-03 16:42
                            回复
                              大艾尔左侧后肢的第三跖骨有结节(nodes)的痕迹,这些结节是创伤性的,可能由骨膜下骨沉积和/或疲劳性骨折引起。在发掘“大艾尔”时发现了一块未被识别的碎片(图C),据推测可能和右后肢第五跖骨异常增生有关。第五跖骨的表面覆盖着布满皱纹的外生骨疣和2个穿透性病变,而这同样可能也是由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引发的。和正常的左侧后肢第五跖骨相比,右侧后肢的第五跖骨的内外侧宽度(medial-lateral width)增加了一倍。当然这些病理在活体时可能表现得并不明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4-06-03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