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吧 关注:445贴子:4,748
  • 0回复贴,共1

箕子朝鲜的宫基传说证明了箕子朝鲜考古学上的真实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箕子朝鲜的宫基传说证明了箕子朝鲜考古学上的真实性
徐命膺(1716~1787)是朝鲜中兴期——18世纪的代表学者及官员。从英祖的后半期到正祖的前半期,徐命膺曾历任文、武班的高位官职,是从事国家给编纂工作的组织者和担当者。他留下了大量的著述,他写的《箕子外记》证明了箕子朝鲜考古学上的真实性,节选部分如下:
高麗明孝王七年 求箕子墳塋立祠以祭 忠肅王十二年 立箕子祠于平壤內城之仁里 本朝世宗十一年 以舊祠隘陋 命增修之 祭以中祀 史臣卞季良撰碑立之 宣祖三年 以箕子之後鮮于氏爲之監 鮮于氏者 箕子旣封朝鮮 箕子之子仲 又食采於遼東之于 故子孫合鮮于二文以爲姓 後加置守護民戶十人 今去箕子之都平壤 二千八百有九十有餘年 故蹟一無存者 惟遺像儼然于仁賢書院 井田遺址宛在中城之內川 外城之外川 興土二部 故老相傳箕子宮基 在正陽門外 民往往掘地得石礎之屬 英宗乙巳 道臣建請設壇立碑 然宮殿不當在井田中 或曰 二畝半在野之廬 或曰東明王宮基也。
白话翻译:高丽明孝王七年,寻求箕子坟墓茔地建立祠堂来祭祀。忠肃王十二年,在平壤内城的仁里建立箕子祠。本朝世宗十一年,因为旧祠狭窄简陋,命令增修它,用中祀的规格祭祀。史官卞季良撰写碑文立在那里。宣祖三年,让箕子的后代鲜于氏担任监守。鲜于氏,是箕子受封于朝鲜后,箕子的儿子仲又在辽东的于地领取封邑,所以子孙将“鲜”“于”两个字合起来作为姓。后来又加置守护民户十人。如今距离箕子的都城平壤,已经有两千八百九十多年了,所以遗迹一点都没有留存下来,只有遗像庄严地存在于仁贤书院。井田的遗址还清晰地在中城之内的河流、外城之外的河流以及兴土两部。故老相传箕子宫的基址在正阳门外,百姓常常挖掘土地得到石础之类的东西。英宗乙巳年,地方官上奏请求设立祭台树立石碑,然而宫殿不应当在井田之中,有人说,那是在野地的二亩半的房舍,也有人说是东明王的宫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6 22: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