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师吧 关注:1,018,555贴子:31,162,817
  • 0回复贴,共1

一周十零一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宝于2022年8月20出生,本人是爸爸,今天本宝恬恬刚一周十零一天,现开始记录分享本人对家教的想法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 教育是教孩子做人、更好做自己和养育成人。教育的目的是让宝宝能独立自主,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做更好的自己。所以本人只希望宝宝能平安健康快乐成长,以后好好做自己。网络上也有一些人分享如何培养孩子考入名校或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经验,我认为那些只是教育目的的附带,得看孩子是否身心健康,是否在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着喜欢的事。教育可分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毕竟是针对大众的广泛教育,而孩子各自的天赋不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环节之一,是给予孩子愉快童年的关键,在培养孩子自主性、独立性和个体差异性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帮助孩子能独立自主,形成自我教育。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多鼓励,多陪伴和,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成长,而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让孩子成为自己认为好的人,甚至让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要给孩子提供安全,适合其成长阶段的环境。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方面注重同理心和责任感,可通过志愿者、看书和家务劳动等方面培养;智方面注重2-6岁时的锻炼,多陪孩子说话,让孩子游戏寓教于乐,多亲子阅读,得挑一些和孩子生活相关的书读而不是纯娱乐的。体育锻炼能让大脑长出更多神经元,同时对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也有帮助,还能防抑郁,可培养一两个孩子喜欢的运动,个人认为一个团体一个单人的好。美方面是可以是画画,书法,音乐等培养,给孩子环境让孩子自己选择就好,随缘。劳方面暂时打算让孩子以后参与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无酬劳的,也能培养责任感。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出问题家长应该先自省,再想想小孩最近有没经历什么,不能直接怪罪于孩子。有了孩子这面好镜子,家长能更好反省发现自身错误,和孩子共同成长。 都说三岁看大,现在的小孩因为还没发展出理性,反应都来自本能。现在一些另她开心的事和吵闹的事可记录下来,也许以后有了理性后他的开心与不开心不一定会表现出来,但是很多事的喜厌大概率会和二三岁一样。 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提到0-7岁大脑发育最迅速,尤其0-4岁,四年孩子脑发育将达到成人75%-80%。这阶段孩子需要良好教育环境和充分的刺激促进脑发育。到12岁脑发育基本完成。孩子出生之时就是开始培养的最佳时间。童年的秘密书中提到敏感期的学习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点。敏感期是儿童学习与收获的时期,比如学习语言是儿童最难习得的技能,也是与敏感期最为相关的技能。儿童的敏感性指引他们从复杂多样的环境中挑选必要的成长因素和适宜的成长条件。对某些事物敏感对其他事物视若无睹。在儿童与外界环境的敏感关系之间藏着一把钥匙,它能打开神秘世界的大门,带领我们找到创造人类成长奇迹的精神胚胎。 以前的小孩大都是散养,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教。本人在恬恬三个月时买了点卡片和图画对着说话,奈何没互动就没坚持,到了八个月大偶尔又拿着卡片书指着读, 一周二左右问她卡片书里的东西会用手认,但会忘记。一周六个月半时会叫奶奶、爷爷、家等除了爸妈之外的简单词语。一周八半时开始会两个字词组。一周九多会四个词,指书会说出名称了。一周十会用简单词比如过来,倒水等主动说话交流。这些成长因人而异,有的孩子走路和说话快点,有的慢点,只要健康也不用太焦虑。 恬恬一周四左右会自己吃饭,之前自己就会动手抢汤勺,就干脆给她自己锻炼,一开始会吃的到处都是,后面慢慢就好了,不能用手机配饭,小时候就该培养各种好习惯,这样家长就不累,要是养个坏习惯,以后还得先改坏习惯更累。如果孩子要抢汤勺家长又觉得孩子小舍不得给,后面孩子就习惯都要让你喂了。但现在有时候也不吃,前面开始会用一点水果放在饭上引诱吃,有时候宝宝困了想睡觉也会喂一会,主要还是要让小孩自己吃。睡觉现在入睡要人陪躺在旁边,有时候得放一些猫狗的叫声哄睡。 现在的陪伴计划就是吃饱喝好,爷爷奶奶也会帮忙有空就带外面玩,父母多在生活中陪她说话,玩游戏,偶尔陪她亲子阅读,看十五分钟国语启蒙电视,也怕宝宝近视基本不让他看手机。现在偶尔随便听一些简单中文儿歌和故事,偶尔也给她听英文歌的,二岁半左右打算慢慢增多英语的环境,到时候又要拿起英语陪她简单聊天互动了。五岁左右再看看她有没兴趣画画,乐器,书法等,用好的作品培养兴趣,而不是一开始就理论和操作,最终学哪些让她自己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21 17: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