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吧 关注:3,347贴子:11,129
求助

国富论刷帖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标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27 20:13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27 20:14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27 20:14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27 20:14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27 20:14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27 20:14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7 20:14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27 20:15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27 20:15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27 20:15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27 20:15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27 20:15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27 20:17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 m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28 06:54
                            回复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
                              作品名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外文名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品别名
                              国富论(简称)
                              作者
                              【英】亚当·斯密
                              首版时间
                              1776年
                              相关视频
                              05:24
                              “财富”是怎么来的?解析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财富密码!
                              14.4万播放
                              相关星图
                              亚当·斯密的著作
                              共5个词条
                              2.8万阅读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201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当·斯密。
                              完美飞行
                              《完美飞行》是2009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亚当·斯密。
                              《原富》按语选
                              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查看更多
                              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影响作品评价出版信息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除“绪论及全书设计”外,《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绪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上、下卷
                              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前两篇基本上包括了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所有内容。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利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发展。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 m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2]
                              作品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上卷
                              下卷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分工
                              序论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义的原理
                              展开全部
                              目录
                              播报
                              99+
                              TA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28 06: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