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采薇吧 关注:212贴子:1,040
  • 6回复贴,共1

《车站》整理完毕!全本!完整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豆瓣阅读”搜索吧,还是不能发链接。网上已经很难找到完整版的了。
之前看到吧里有人讨论《车站》那些关键的时间节点,甚至由此发出质疑,如章玉和父母关系不好,否则为什么三年都不回家等等。其实这也怪我,因为小说虽有大量的细节暗示,却从没明确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年代背景。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捋一捋相关的时间节点和时代背景,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曾经给大家带来震撼的故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28 00:00回复
    首先,柳笛和章老师之间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更具体一点说,柳笛是在1992年上高中,同时结识了章老师,1995年高中毕业考上了北大,离开了章老师的身边,章老师也在那一年的深秋去世。
    由此推断,章老师是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读的北大,具体说,他1986年考上北大,1990年春节前一天在火灾中失去了眼睛,那年他23岁,大四,只差半年就毕业了。1992年25岁时开始当高中语文教师并结识了柳笛,那年柳笛16岁,1995年8月末与柳笛分开,同年深秋去世,那年他28岁,柳笛19岁。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28 00:09
    回复
      所以说,整个《车站》的故事,是发生于1986年到1995年之间的,历时九年。主要故事情节则是最后三年,也就是在1992年到1995年之间发生的。明白了这一点,外结合时代背景,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就能解释的通了。
      比如,那个时代通讯相当落后,没有智能手机,连电话都很罕见。小说中没有一个家庭安了电话机,连苏文教授家里都没有。柳笛要给章老师打电话,必须要找校园里的公共电话亭,并且要插上磁卡,且只能打到学校收发室,让李大爷通知章老师去接。其实,就连这种插卡电话都是九十年代刚刚兴起的,且只有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柳笛生活的那个中小城市是没有的。章玉读北大的八十年代也是没有的,全国都没有。那时的主要通讯方式依然是写信,只有十万火急的时候才到邮局拍个电报,且收费极高。章老师车祸身亡的消息就是通过电报发给柳笛的。这就可以解释章玉搬家为什么无法及时通知苏文教授了。根据小说情节,那时他和几个同学再大兴安岭写生,这次写生应该是事先制订的计划,告诉了父母的,父母则在此期间写信通知了他搬家的消息,他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坐火车从黑龙江赶回家里过节。1990年的除夕是1月26日,也算是比较早的,从放假去写生,再到坐车回家,时间不可谓不紧张,估计到了家没几天就该过节了。这几天又忙着租房子,安置家具和书籍(期间还请高校长去他的小屋做了一次客),就没有抽出时间给苏文教授写信,所以苏文教授不知道他们搬家,更不知道搬到哪里。这种消息滞后的现象在那个年代太常见了,也由此造成了许多悲剧,这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28 00:48
      回复
        再如,那个年代的交通也是极不发达的。火车时速达到70公里都不错了,比汽车还慢(所以那时火车票也比汽车票便宜)。从章玉的家乡苏州到北京,所谓的快车也得24小时以上。而且,交通的滞后导致车票的紧张,平日里想买第二天的车票都不容易(所以苏文教授没有买到第二天的车票),更别提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程度是现在的数倍。那时也没有联网售票,想买票必须亲自去火车站,即使排个几天几夜都未必买到一张单程车票,更别说往返票了。所以章玉春节想回家过年是相当困难的,这就导致三年的春节,他都是在苏文教授家过的。但小说中只说他春节期间没回家,并没有说其他时间他也没回家。在车票不那么紧张的暑假,他还是可以回家看望父母的。而且当他有机会回家过年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家,这怎么能说他和父母关系不好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28 01:07
        回复
          还有,那个时候电脑是比电话还要罕见的,中小城市整个城市也找不出一台,即使有也是极其原始的,别说上网,正常的汉字输入都无法实现。所以不仅车票不能联网,诸如户口档案之类的信息也无法联网,甚至无法用电脑记录,只能靠人工手写存档,这样的管理不可能不存在巨大漏洞。这也导致了章玉可以在高考前改名字,在火灾发生后又把名字改回来。同时也导致了北大和苏文教授找不到章玉失踪的任何线索。苏文教授也说过,他曾经追踪到柳笛生活的那个离北京不远的城市中,但却“查无此人”。也的确如此,父母因死亡注销了户口,自己又改了名字,在那种只靠人工的管理体系中,能查到才怪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28 01:22
          回复
            其实,小说中还有好多情节和细节带有明显的年代特征。如那时的高考是七月份,被称为“黑七月”:那时是在高考前填报志愿,所以掉档的可能性极大;那时高中生没有像现在那样从高一到高三,早七点到晚十点的上学,一周顶多休息半天,那时只有高三有晚自习,高一高二都是正常作息。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整部小说,直到柳笛上大学后才提到双休日,之前是没有提双休日的。这是因为双休日制度是在1995年5月1日起实施的,那正是柳笛高考那一年,上大学那一年,也是章老师去世那一年。这个双休日,作为还有两个月就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是享受不到的,但上了大学的柳笛和九月份才上高一的文俊是可以享受到的。所以柳笛想利用双休日去看章玉,而章玉则让文俊在周六早晨去帮他批最后七本作文。说到批作文,我想起我那个时候每个学生都有两个作文本,两个本轮换着写,我把这种模式不自觉带进情节中,所以才有纤纤一篇作文才被讲评完,第二天就批阅她的另一篇作文的情节。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28 02:00
            回复
              还有那时唱歌的地方叫歌厅,不叫KTV,霹雳舞,迪斯科,校园民谣,包括班长那几首情歌,都是那个年代才流行的,没有一首超越了那个年代。其实这种种情节和细节,真不是我刻意安排的。我在创作时并没有特地考虑这些,但写出来后,每个情节和细节无不打上时代特征和自我经历的烙印。而这种烙印,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确实陌生,甚至不可理解。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8 0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