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制度文化伴随中华文明而生,并于传承延续中不断创新发展。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断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鼎革后推行宗法制与分封制,作为周代制度一体之两翼,不仅为两周政治秩序的建立夯实基础,同时深刻影响后代王朝政治文化。分封制度在中国古代央地关系流变中颇具特色,广受史家关注。由于分封制有“分”的原生特性,古今学者往往将其与后世追求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对立看待,并习惯将周代覆亡简单归因于分封制造成的地方诸侯尾大不掉。如柳宗元《封建论》批评周代分封制“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一些学者主张把西周看作“城邦国家”、“都市国家”、“城市国家”或“邑制国家”,强调“诸侯对外可以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倾向于把西周封国视为“国中之国”、“半独立国家”甚至“完整的社会政治实体”。
然而,中华文明在早期发展阶段就表现出对政治统一与文化统一的追求,西周王朝作为内外服体系密切结合、君统与宗统高度统一的“复合制国家”,不断加强王权是其政治建构主轴。诸侯是否被中央全面放权,在领地中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秦汉以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否意味着王朝国家的地方治理逻辑发生骤然转变?虽然学界对于西周封国性质以及央地关系的讨论已经开展数十年,但囿于资料限制,迄今未形成一致意见,甚或说仍处在持续争议之中。大部分学者即便承认西周存在中央权力,但仍以“弱势的中央政权”、“比较集中的中央权力的国家”视之,对于王朝与封国之间是否存在央地两级行政关系则持谨慎态度。此前仅少数学者认为西周封国有“政区性质”,进而主张周王室对诸侯掌管的地方政区施行中央集权化统治,但整体看并没有产生广泛影响。
限于材料,国家制度演进与央地关系变迁研究,确实会呈现言人人殊的局面。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周代重要封国早期墓地相继被发掘,出土青铜器金文极大地丰富了周代封国材料,而清华简中《系年》《封许之命》《四告》等篇目也有对分封具体过程的记载。本文拟结合新史料,深化学界关于西周王室与地方封国关系及其权力分配模式的讨论,尝试将其置于古代中国央地关系发展的整体脉络中思考。
然而,中华文明在早期发展阶段就表现出对政治统一与文化统一的追求,西周王朝作为内外服体系密切结合、君统与宗统高度统一的“复合制国家”,不断加强王权是其政治建构主轴。诸侯是否被中央全面放权,在领地中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秦汉以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否意味着王朝国家的地方治理逻辑发生骤然转变?虽然学界对于西周封国性质以及央地关系的讨论已经开展数十年,但囿于资料限制,迄今未形成一致意见,甚或说仍处在持续争议之中。大部分学者即便承认西周存在中央权力,但仍以“弱势的中央政权”、“比较集中的中央权力的国家”视之,对于王朝与封国之间是否存在央地两级行政关系则持谨慎态度。此前仅少数学者认为西周封国有“政区性质”,进而主张周王室对诸侯掌管的地方政区施行中央集权化统治,但整体看并没有产生广泛影响。
限于材料,国家制度演进与央地关系变迁研究,确实会呈现言人人殊的局面。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周代重要封国早期墓地相继被发掘,出土青铜器金文极大地丰富了周代封国材料,而清华简中《系年》《封许之命》《四告》等篇目也有对分封具体过程的记载。本文拟结合新史料,深化学界关于西周王室与地方封国关系及其权力分配模式的讨论,尝试将其置于古代中国央地关系发展的整体脉络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