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杭州”作为地理名词首次出现,自此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形成,并在此之后稳定延续了上千年。根据原杭州府地区的划分,原杭州府地区辖钱塘、仁和2个附郭县和海宁、余杭、临安、於潜、昌化、富阳、新登7县,同时期萧山属绍兴府。
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现在的杭州注定只会更强,分析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跨江发展战略对于杭州而言是一个重大败笔,究其原因,一是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钱江下游又宽又浅,江面宽度甚至超过长江武汉市区段,且由于西湖景观、笕桥军用机场和萧山民用机场的存在,严重限制了钱江两岸的建筑高度,导致钱江杭州市区段两岸割裂感严重,江景效果远逊于上海、广州,甚至逊于南京、武汉,这对于杭州城市面貌的提升非常不利;二是钱江下游南岸原本不属于杭州府,被强行纳入杭州后,两岸民众离心离德,融合度低,不利于集中力量造大城;三是钱江下游南岸地区被强行纳入杭州,导致跨江桥隧数量随着跨江发展战略的层层推进而大幅度增加,现如今已经增加到25条,包括10座桥梁、5条隧道和10段轨道交通过江区间,这些过江通道的建设耗费了大量资金。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杭州的跨江发展及其一切弊端皆无从谈起,钱江两岸将只剩下4-5条过江桥隧,即现成的钱江一桥+1座新建双线普速铁路桥+1条四线高速铁路过江通道+2条高速公路过江通道,这样一来将节省不少资金,将这些资金用在原杭州府地区各县地界(尤其海宁县地界)的身上,真的能产生更大更多的收益。
其次,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时间到了2001年,海宁将和余杭一样成为杭州的一个市辖区,甚至被拆分成2-3个市辖区,同时期萧山则仍然是绍兴代管的县或县级市并保持完整形态,届时海宁将取代萧山的生态位,深刻改变杭州的城市扩张布局。由于海宁的地形优势,杭州必然加大力度发展东北新城,地跨原杭州府钱塘、仁和、海宁、余杭4县的市区部分将形成类似于苏州古城和金鸡湖板块的一东一西新旧双城格局,实现古典和摩登的有机融合:地处笕桥机场以东、地跨临平地带和老海宁县西部许村-长安地带的东部新城区将遍地都是CBD,高楼林立堪比福田、南山;而地处西湖东岸的中西部老城区,则保持着淳朴的水乡风范,一如扬州老城和绍兴老城。
再者,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杭州的机场,要么放在海宁,要么放在余杭,最好的结果,就是机场放在地处原杭州府余杭县最东端的仓前地带,如此一来杭州市区除笕桥军用机场以外的其他建筑限高区相对集中分布在老杭州府城以西,则意味着笕桥军用机场以东再无限高区域,届时地跨原仁和县东北部和原海宁县西部的临平-长安地带,作为杭州市区中的新城区,可以一心一意发展新城,提升杭州城建水平——其中,坐落于临平-长安地带的杭州第一高楼,其建筑高度将超过500米,位居华东第二、浙江第一,在整个华东仅次于上海中心大厦的600多米;此外,整个杭州市区还将拥有5座高度在400-500米的超高层建筑、20座高度在300-400米的超高层建筑,以及200余座高度在200-300米的高层建筑。这些,都将极大改善杭州的城市面貌。
此外,距离海宁不远的杭州湾北侧海域秦山以东部分,是孙中山《建国方略》钦定的“东方大港”,可靠泊3-5万吨各类海轮,若通过吹填造陆从而进一步开发,则可靠泊5-10万吨各类海轮。如果海宁留在杭州手中,则该海域对于杭州而言,将唾手可得,只需将坐拥沪杭铁路的硖石地带划归嘉兴海盐、并作为交换将嘉兴海盐的秦山地带划归杭州海宁即可,如此一来也将使嘉兴海盐提前弥补无铁路的空白,实现双赢。而杭州在拿硖石换秦山以后,即可通过吹填造陆,对杭州湾北侧海域秦山以东部分的港口资源进一步开发,如此一来将使载箱量5000标箱的集装箱船和世界上最大的滚装船得以直接从杭州出海,必将使杭州的水陆空立体交通得到极大优化。
最后,根据前文所述,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通过拿硖石换秦山、从而获得秦山以东海域的杭州,也必将填补无海运的空白,如此一来杭州一定会坚定不移地以大制造业、数字经济、科技金融作为三大支柱产业,并长期贯彻这一发展方针,绝无可能在疗养区、重工业、旅游城市、信息化、工业兴市、数字之都、新制造业等各个赛道间摇摆不定。不仅如此,杭州还将获得更多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红利:1984年的15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杭州将名列其中;1987年第三批计划单列市中,除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重庆6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以外的9个计划单列省会,杭州也将名列其中;就连1994年的中新工业园区,大概率也会花落杭州。这些,都将极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发展上限。
总之,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现在的杭州,早已是华东的超级加倍版大号雄安,不敢说一定会是一线城市,但一定会是板上钉钉、无可争议的中国内地第五城,其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必将无限接近于零。
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现在的杭州注定只会更强,分析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跨江发展战略对于杭州而言是一个重大败笔,究其原因,一是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钱江下游又宽又浅,江面宽度甚至超过长江武汉市区段,且由于西湖景观、笕桥军用机场和萧山民用机场的存在,严重限制了钱江两岸的建筑高度,导致钱江杭州市区段两岸割裂感严重,江景效果远逊于上海、广州,甚至逊于南京、武汉,这对于杭州城市面貌的提升非常不利;二是钱江下游南岸原本不属于杭州府,被强行纳入杭州后,两岸民众离心离德,融合度低,不利于集中力量造大城;三是钱江下游南岸地区被强行纳入杭州,导致跨江桥隧数量随着跨江发展战略的层层推进而大幅度增加,现如今已经增加到25条,包括10座桥梁、5条隧道和10段轨道交通过江区间,这些过江通道的建设耗费了大量资金。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杭州的跨江发展及其一切弊端皆无从谈起,钱江两岸将只剩下4-5条过江桥隧,即现成的钱江一桥+1座新建双线普速铁路桥+1条四线高速铁路过江通道+2条高速公路过江通道,这样一来将节省不少资金,将这些资金用在原杭州府地区各县地界(尤其海宁县地界)的身上,真的能产生更大更多的收益。
其次,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时间到了2001年,海宁将和余杭一样成为杭州的一个市辖区,甚至被拆分成2-3个市辖区,同时期萧山则仍然是绍兴代管的县或县级市并保持完整形态,届时海宁将取代萧山的生态位,深刻改变杭州的城市扩张布局。由于海宁的地形优势,杭州必然加大力度发展东北新城,地跨原杭州府钱塘、仁和、海宁、余杭4县的市区部分将形成类似于苏州古城和金鸡湖板块的一东一西新旧双城格局,实现古典和摩登的有机融合:地处笕桥机场以东、地跨临平地带和老海宁县西部许村-长安地带的东部新城区将遍地都是CBD,高楼林立堪比福田、南山;而地处西湖东岸的中西部老城区,则保持着淳朴的水乡风范,一如扬州老城和绍兴老城。
再者,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杭州的机场,要么放在海宁,要么放在余杭,最好的结果,就是机场放在地处原杭州府余杭县最东端的仓前地带,如此一来杭州市区除笕桥军用机场以外的其他建筑限高区相对集中分布在老杭州府城以西,则意味着笕桥军用机场以东再无限高区域,届时地跨原仁和县东北部和原海宁县西部的临平-长安地带,作为杭州市区中的新城区,可以一心一意发展新城,提升杭州城建水平——其中,坐落于临平-长安地带的杭州第一高楼,其建筑高度将超过500米,位居华东第二、浙江第一,在整个华东仅次于上海中心大厦的600多米;此外,整个杭州市区还将拥有5座高度在400-500米的超高层建筑、20座高度在300-400米的超高层建筑,以及200余座高度在200-300米的高层建筑。这些,都将极大改善杭州的城市面貌。
此外,距离海宁不远的杭州湾北侧海域秦山以东部分,是孙中山《建国方略》钦定的“东方大港”,可靠泊3-5万吨各类海轮,若通过吹填造陆从而进一步开发,则可靠泊5-10万吨各类海轮。如果海宁留在杭州手中,则该海域对于杭州而言,将唾手可得,只需将坐拥沪杭铁路的硖石地带划归嘉兴海盐、并作为交换将嘉兴海盐的秦山地带划归杭州海宁即可,如此一来也将使嘉兴海盐提前弥补无铁路的空白,实现双赢。而杭州在拿硖石换秦山以后,即可通过吹填造陆,对杭州湾北侧海域秦山以东部分的港口资源进一步开发,如此一来将使载箱量5000标箱的集装箱船和世界上最大的滚装船得以直接从杭州出海,必将使杭州的水陆空立体交通得到极大优化。
最后,根据前文所述,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通过拿硖石换秦山、从而获得秦山以东海域的杭州,也必将填补无海运的空白,如此一来杭州一定会坚定不移地以大制造业、数字经济、科技金融作为三大支柱产业,并长期贯彻这一发展方针,绝无可能在疗养区、重工业、旅游城市、信息化、工业兴市、数字之都、新制造业等各个赛道间摇摆不定。不仅如此,杭州还将获得更多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红利:1984年的15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杭州将名列其中;1987年第三批计划单列市中,除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重庆6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以外的9个计划单列省会,杭州也将名列其中;就连1994年的中新工业园区,大概率也会花落杭州。这些,都将极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发展上限。
总之,如果原杭州府地区划分延续至今,那么现在的杭州,早已是华东的超级加倍版大号雄安,不敢说一定会是一线城市,但一定会是板上钉钉、无可争议的中国内地第五城,其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必将无限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