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望吧 关注:2,812贴子:19,509

真实的解离:分享从第一注意力上溯第二注意力的真正可行路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原著中,卡就像一个皮球被拍来拍去的,拍一下就进入强化意识。然后退出时失忆,直到其靠自力能自行移动聚合点到强化意识的位置,使得在另一个维度的体验和日常意识的位面融合。这个位置不像日常意识一样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分布在某个明晰体更深的层面的一片区域中。所以他的回忆之路也就变得无比艰难。
另一条方向,是唐老师教卡做梦的技巧,这个做梦技巧是古代人发明的方法,他们在偶然达到看见的位置后,发现了明晰体的知识……也就是用聚合点移动解释一切主观状态的变化,就好像程序员开了后台一样。而其中所谓的做梦,就是他们发现人在肉体陷入睡眠时,聚合点在宽泛的移动,而不是像清醒的时候一样集中在一个位置上。于是他们利用这个特性,从睡眠中进入聚合点离开日常位置的这种冒险,这种冒险中他们用到的,显现现实的精神状态,被称为第二注意力,也就是移到一个新位置时,重新体验他们早已被第一注意力所压抑的“真实面貌”。
反复操作以后,他们回到日常意识时试图融合他们在梦里的体验,从而产生了扩大知觉的效果。也就是说古代人越来越多的相信,存在其他的世界,或者说存在一个无比磅礴的维度,只要聚合点移到陌生的位置,甚至会发现其他的世界等等。然而呢古代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迷失在新的位置重建世界的这一过程里。而所谓的新巫士试图将自身定位在深层的一个位面,并保持超然的状态,试图未来将意识变质后像强光一样射出去,获得彻底的自由。
可以说,唐望系列也可以叫做逃离明晰茧大作战,或者说叫摆脱生命的牢笼。
那么新巫士变化在哪呢?他们更强调第二注意力的节制。如果说我们讨论的节制大多数是关于第一注意力的,那么新巫士就是将节制设定在第二注意力上。所以如果读者弄不明白这两个概念,我的意思是,实际体验+思维上弄不懂,只会用书里的概念循环解释,那就等于P。对不?
可以说,新巫士连能量体都放弃了……最后只是纯意识出逃。
另外新巫士的策略几乎统一是建立在,从日常意识的角度向深层意识进行融合。譬如做梦,到最后就是在日常意识下直接做梦,等于在日常状态下靠做梦移动聚合点后,启动能量体,让能量体找到肉体。还有潜猎,这些都是清醒状态下直接进行聚合点移动。而新巫士一个特殊性就是靠着内在节制(也就是控制第二注意力的那种节制)顺应外在放射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意愿获得聚合点移动更大的控制权。
在唐望的世界观里,对聚合点的绝对控制就是一切力量的通行货币,包括现实、意志、生死、进化、永恒。
…………
我问大家一句,你刚读的时候,是不是被这种“合理化的解释”感到印象深刻,它既保留了神奇和怪异的敞口,又异常的合理似乎将能解释一切的原则,告知了读者。告知了读者什么呢,告知了读者你脑子里储存的关于各类宗教观念、古怪传闻和其他各类传说,能够综合解释和串连它们的一个诠释视角……奥这样一想就说通了,原来那些异闻在作者的唐望世界观里似乎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我深刻的相信,唐望系列的成功,在于他充分利用了读者脑子里沉淀的大量这类素材。读者并不能处理它们,而卡提供了一个让它们合理化的方案。
…………
未完待续……


IP属地:河北1楼2024-08-14 17:17回复
    这里我发现几个问题
    一、所谓的存在其他世界,这一点,做梦者是怎么感受到的呢?
    其实是从日常意识的角度,挤进来一块多余的分类需要做梦者用第一注意力处理,否则做梦者的第一注意力就会崩溃。譬如做梦者必须创立“无机生物”这一概念,也就是现实中他承认这种东西的存在,这种承认必然带来对世界不一样的看法。
    那么在做梦状态下直接目睹,这一知觉其实是没有办法和读者们交流的。因为读者并不和其共享那个做梦位置。
    我们所谓的现实是,你必须找到其他人的认可,你说一个东西存在,如果只有你能看到,其他人就会说你有精神病。况且某个做梦位置并没有语言。所以我们从书中看到的,只能是卡自己将他的体验日常意识化的产物。换言之,读者其实没法印证这种东西。
    读者只能比较譬如圣诞老人、鬼怪神仙的传说、佛菩萨道士或其他任何他已经知道的这类概念,和卡所说的这类概念,读者只能从比较中,来相对的显现卡提供的这个意义。如果读者没有这些参照物,他压根不会理解卡在说什么。
    所以所谓的,读者看了唐望这种书里的内容,你认为它存在也好,不存在捏造的也罢,让你能做出判断的,是你之前已经接受过的一些说法或者想象,而不是什么独立的判断力。
    那万一卡也是捏造的呢?是什么让读者相信卡呢。接着看
    二、读者是否因为看了卡的书就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唯一的变化,就是读者脑子里随着卡出的书越来越多,书的内容更多的丰富了读者脑子里的唐望世界观
    唐望世界观没有因为读者看了卡的书之后,获得现实上的丰富,而只能通过看更多的书,才能得到丰富

    这就尴尬了。
    三、卡的东西有没有真正有用的东西
    我认为还是有的。里边的某些架构是有用的,但是呢,卡并没有挖掘它们。因为他要卖书啊。
    读者们对什么感兴趣,他就写什么。


    IP属地:河北2楼2024-08-14 18:20
    回复
      原著里,所谓真实的解离,它的意义就是在说,意识扩充,或者叫,知觉扩充的一个范例。
      这也是所有作品中最接近现实的一部分。
      但是从这部开始,作品成功的关键,就是制造一种真实的戏剧感,创造一种存在巨大观念差距的感觉。
      …………
      卡的作品要想在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它的打击面一定要很广。存在各类观念的人,都要在作品中认出酷似自己脑中模糊观念的形式。这既是它成功、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的败笔。

      你看,如果有人说了什么真理,而你又认不出来,那才有可能是真理。
      整套理论最终在后边几本书才以理论性的方式写明。但是表达的形式,和你用肉眼看到一个东西,在认知模式上没有任何区别。
      …………
      我的意思是,你接受了唐望系列的观念,你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另一种观念。
      抽象没有具体的支持就可能是捏造的,但也可能不是,仅仅是因为这种概念超出我们可以接触的具体。
      有些网友会问,所以,你怎么知道卡说的就不是真的呢?
      其实说到底,这些朋友们等于承认这个东西在他们看来可以是真的,也就是他们看不出来它是假的。
      …………
      也就是说,这些朋友们正在体验的是,某种东西正在他们脑中形成的过程
      而不是所形成的东西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IP属地:河北3楼2024-08-16 09:20
      收起回复
        而我要说的正是
        卡的这个作品,它的实际效果,正是令读者脑中类似的素材,形成一个观念
        读者们之所以觉得,他们在接受一种“知识”
        恰恰是因为这个过程
        读者脑中有一些素材,加上卡提供的素材,加上情节的暗示和解释,这个观念就逐渐成形了
        但是每个人形成的又稍有不同,有些人形成的是一种框架,这给他们提供了可供联想的空间,有些人是形成了一种信仰或希望(幻想和想象),令他们觉得在一般性的思维和想象后边有一团膨胀的东西……
        ………………
        不管怎样,这些感觉让读者认为唐望系列是好东西。
        而且他们拒绝认为唐望系列只是提供了一种抽象解释,他们认为唐望系列提供了一种对事实的隐喻或透露,一定程度上并不违背某种“共同的现实”……这种认为存在某种“超越性现实”的主观特色,就构成了不同读者对唐望系列的主要评价。
        并不是所有人都形成了这种评价,只有那些形成了这些评价的人,唐望系列对他们来讲,才意味着存在一种“特定的价值”。


        IP属地:河北4楼2024-08-16 15:02
        回复
          现在我们就步入正题。以唐望系列中一个关键概念作为切入点
          那就是第一注意力的解离,实际上真实的解离中的真实,就是指第一注意力的的意思
          唐望系列概括起来,就是以从第一注意力解离为开始,到放弃能量体达到第三注意力获得最终自由为终结。
          我们抛开这些华美的词汇,简称那些漂亮话,从这种语言的催眠中先解离出来。

          我知道,很多读者就如4楼表述的一样,他们非常容易被意义所俘虏……而且不自知。
          所以如果我写的意义让读者感到愉悦,那并不一定是非常好的征兆。
          允诺永生或其他好处,一直是各类宗教催眠众人的方法。我并不是说宗教是虚假的,我只是说人们眼中的宗教就是那个催眠他们,他们又乐于接受催眠的事物。这不,唐望系列之所以受到欢迎,没有一个是因为唐望系列指出了生命的苦涩、人们的疮疤或者其他难堪,而是因为它恭维了读者。虽然它侮辱了读者的思维能力。
          有人说唐望系列明明指出了日常位点的渺小和虚伪,然而呢,然而同时它又指出了深层意识的磅礴和宏大,无限可能性的令人振奋……拿走了1份自满,却给了5份虚幻和更多的自满。不是么?作者暗示这些可能性和读者有关。如果作者果断的奚落读者,这些和你们无关,让读者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呵呵,结果可想而知,这本书肯定卖不出去,就像很多网友奚落我一样:我没有看到你说出什么有料的东西。
          他们说的料,当然就是那些能俘获他们心智的“观念玩具”
          ………………
          第一注意力的概念非常模糊,因为第二注意力也是一种现实。
          考证了书中的概念,我们发现最好的定义,第二注意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它说的是位移至一个基本没有到过的地点所需要的维持住稳定感官诠释的那种注意力。
          这里就相对精确的锁定了作者的语义,注意力的意思,和我们日常的注意力不同,它是维持住感官诠释的那种综合性、组织性的力量。这也就对应了解离的真实里的真实,就是这种力量。一旦维持住意识稳定位点的力量松动,世界的感官诠释就会瓦解,现实就会碎裂。
          而最大的谎言就在于第二注意力有机会恢复宇宙的“能量实相”,在这里感官诠释的差异性消失,只剩下纯粹的形式上的差别——明晰体行为的差异。也就是一种单一的诠释——知识。一些比较聪明的人马上意识到这种结论的荒谬和虚假:宇宙的实相不过是将事情简化成一种单一认知模式。
          多么幼稚的谎言。一个用日常语言和思考习惯伪装成的高维实相!……这正是很多NEW AGE贩卖的浅薄、通俗的宗教幻想的共性!!
          …………
          于是乎我们必须看到,所有的谎言都从真实的根生长出来。
          所以第一注意力并不是使感官诠释构成世界的那种稳定性。确切来讲,感官诠释带来的世界是一个能量的投影,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人的注意不再能够带来对能量的直接知觉,于是人在第二注意力造就的感官“现实”里,再度发展的诠释系统,则称为心智的、抽象认知系统,以感官现实的形式进行诠释的称为认知系统。
          而心智、抽象认知系统,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处于理性的位点上,在这个点上,意识开始自我反映。其实书中的逻辑到这的时候,文意上就比较自相矛盾……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泛泛而观好像有理,细致拆分发现非常不严密……所以它非常受那些缺乏思辨能力的读者圈的喜爱。
          所谓的语言嘛,所以第一注意力是理性位点的特色。它的本质是在本就是感官诠释的世界现象基础上,又蒙上了一层自我反映的色彩:书里曾以山谷中的棋盘帮助卡理解TONAL的概念。这个概念和第一注意力的概念,有时候是等同的,但是具体怎么对应,书里仍然是模糊其辞,这就是唐作品是次品的原因。作者自己对自己设定的概念的内涵都模模糊糊。
          可以这样推衍,棋盘就代表了一个稳定的感知位点,使这个位点稳定下来,棋盘就开始呈现,而第一注意力是让棋盘上的东西开始呈现的力量,而棋盘上的东西并不是具体的事物,我们所谓的事物都是混合着观念的印象综合体。
          即以观念为核心,以感官印象作为支撑的事物,就是第一注意力的对象。这一点是可以验证的,在我们的生活里,并没有单纯的事物,我们所谓的对事物进行认知是一大错觉,我们只可能构筑组成事物的认知来发展和创造事物,而不是认知事物。


          IP属地:河北5楼2024-08-16 17:18
          回复
            可以说,第一注意力就是在第二注意力造就的感官诠释系统(认知系统)里,再度进行创造的过程,创造的产物即“棋盘上的事物”,这个事物的核心是“观念”,支撑它的是感官印象。
            这话听来平平无奇,但是读者但凡你实证一下就会发现,并没有游离在事物以外的“注意力”。这就是第一注意力的意义,如果你不使用它,你就是处于茫然发呆的状态。当你开始想下一站去哪,或者想一顿饭吃什么的时候,你用的也是这种注意力。
            ……我们能不能仅仅是看着感官印象?几乎做不到。知觉已经被第一注意力的自我反映所覆盖。


            IP属地:河北6楼2024-08-16 17:23
            回复
              这世界有一个解离的真实,那就是头脑的想象往往和实际体验有着巨大的差距。
              你总结的框架基本上和唐望系列没有出入,我很认可,还有你所说的:如果作者的一切都是捏造的,那又当如何?
              一个刚接触搏击的朋友问了我很多如何防守,闪避的问题,我一一回答了,然后他又问:如果还是被打上了怎么办?
              我说:那就被打上。
              葛吉夫说:第四道的第一原理是人不能相信任何事。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有个程序员老哥也跟我说说过:你要想做程序员,就必须永远怀疑一切。
              但因为我足够愚蠢,这些年来努力践行的怀疑精神不但没有让我的精神更强壮,反而越来越多的事实在我的所谓的自我重要感上疯狂蹦迪,无情的践踏着整个教育体系多年努力给我塑造的美好。
              我一度失去了判断对错的标准,因为一切行为似乎都可以通过诡辩合理化。当我需要做出一些决定的时候,我会在中午的烈日下散步,如果我做决定的时候,我可以在太阳下平静的睁眼,并且可以短暂的直视太阳,那便表明这个决定是光明的。是可以做的。
              人类之所以渺小,是因为整个环境一直在告诉他他是渺小的,并通过思维实验去证明这一点。但人类的高贵在于:他总能通过某种毫无逻辑的事件,获得超验体验,并直接知道知觉似乎可以无限延伸,无边广大,并体验到某种巨大的存在,如同唐望所说的巨鹰,作为人这种生物,不敢一瞥。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16 19:34
              收起回复
                什么是自我反映?
                自我反映这个概念,是卡在解释自我重要感、自我历史、理性等概念时用的关联概念。
                ………………
                前文提到,第一注意力是相对它的创造物而言,是第一注意力让我们所谓的“事物”存在。
                譬如一辆汽车。什么是汽车?我们习惯用语言解释它,汽车当然客观上是一种物质机器,但是任何物质机器最初是什么,是观念,是草图,最最初则是一种欲望和意图的副产物。
                汽车已经制造出来了,当我们认识它的时候,它是什么?我们必须将其从印象的底色中区分出来,首先将它看成一个独立的事物!它的发展是它内部的观念或概念的发展,而带来的效果就是围绕它的感官印象的区分度。当我看到一辆汽车的时候,我看到的不仅是它的外壳,而是很多代表因果关系的意象碎片……它帮助我切分感官印象,让它们围绕这个复杂的观念结构,落实在合适的位置上。
                一个事物就是感官印象被拆分后又围绕一个形式重组。似乎第一注意力有创造的能力,而那其实只是塑形。当一种东西流行时,它迅速形成一种概念,我们可以在流行事物上快速体验事物形成的过程。但是流行的事物内部并不只是关于事物构造的形式,还有另一种东西,和人的自我反映有关。
                第一注意力并不能游离于事物以外,我们通常总是认为,似乎存在一个注意力的主体,独立于事物之外,是它在认知所有的事物。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在于,人并不是精准的处于理性的位点下,从而虚构了一个自认为可被当成公共事物的存在--自我。。当然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就是代表你的这个事物。
                ……………………
                这个世界的构成是由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事物”作为基础的。
                观念、概念等等,这些是事物的内核……在理性的世界里,人们共享“事物”的概念。
                无法沟通的私人观念是不存在的……理解这一点就是理解自我反映的关键。
                简而言之,一个人不能创造私人事物,得不到其他人认可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但是人可以创造主观的事物间的关系……第一注意力其实并不能独立于事物存在,也就是说人的意识从未离开公共空间。这一点人们可以去验证,你想到的任何场景、事件,你的注意力只能存在于其中,而这些场景、事件中的“物件”(并不限于物质)都是公共产物,这里边不可能有无法与他人沟通的东西。
                有些人可能会说,他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其他人无法理解的感受,让他很难在沟通的共识中言表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诚实一些,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不是难以言表,而是一个人总是撒谎不愿将其揭示出来而已。
                ………………
                私人的层面只能建立在公有的层面上才有意义,否则你的私人将是无法和其他人沟通的。所以第一注意力不可能自一个完全私有的事物中生长出来,一个人无法脱离其他人的认可去创造任何东西。
                一个人可以隐居,可以刻意回避其他人,声称自己脱离人类的领域……但是他的任何声明都和其他人有关。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特性,你所使用的第一注意力只能自公共事物中生长出来。
                人们的自我反映,从注意力的性质来讲,有很大一部分反映的是世界公有的一面,只是从人类整体加起来的角度来讲,它是自我反映…从个体的角度讲,他是在形成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认知。
                事物是公共的,每个人对于这一公共事物的看法中,属于其他人无法认可的部分,会自动被消除。认可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果有人说你的看法简直不可理喻,这也是一种认可,因为他希望你的想法能够改变。
                个体之间围绕公共事物的冲突,是这个世界事物的一部分。我们为其取了各种名字,来区分这些冲突的不同情况,如争论、鄙视、道德……人唯一可以看成是私人保留的事物,就是自己所经历的有关公共事物的认知冲突,但它仍旧是一个公共事物,只有如何安排这些冲突的秩序是一个人的私人领域。
                这样事情就清晰了,现象的发生是公共领域,一个人的回忆中除了必要的需达到能够被其他人认可的部分以外的其他细节,是一个人的私人领域。这就好比两个人吵了一架,各自都有各自的主张,这些主张的基本形式必须是能够被公共领域认可的,但是其中的细节却可由个人安排(也就是那些冲突的内在秩序)。
                假如我感觉对某件事非常不快,是因为某件事没有按我希望的那样呈现某种结果……某件事就是某种“私人事物”。
                这并不是真正的个人主观,实际上只有一个人怎么安排这种“不快的感觉”和其他好的、坏的感觉之间的秩序,是私人的领域,其他人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我可以注意到某个人飞扬跋扈,我很讨厌他,但是我对他的剖析和形容,顶多在公共事物的层面上,譬如把他像一辆车一样分解开,将其看成一类事物。
                ……………………
                反映私人领域的就是人的自我……我们围绕自己的认为所遭遇的冲突为其他人建立概念,也就是相对于我们的认为而言,其他人或事都按照引发认知冲突的重要性或其他什么方式进行的排序。
                自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它只有被当成“公有事物”的时候,自我才是存在的。
                极致理性的人,是没有自我的,他只有相对一个“公有事物”而言,其他的公有事物相对其的位置,而这样以来,理性者就是人类的自我反映,或他无线逼近整个人类加在一起的自我反映。理性者等于掌握自我反映的全貌……但凡一个人沉溺于自我的主观性,就不可能反映这个相对位置。
                而偏离理性精准位点的人,则称之为说话者。
                说话者的第一注意力,会将自己想象为特别的人。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将自己视为特别的人。
                因为从他们的角度讲,在介入任何具体的事物关系之间,处理第一注意力的内在关联(也就是组织世界)时,那个特别的核心——他们的自我,都会透过其和其所设立的私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搅入进来。
                这非常有趣,真正能够影响世界的,是那些接近于没有自我的人,而那些非常乐于想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却往往是那些自我痕迹很重的人。
                在说话者,自我反映就是自我重要感,在理性者,自我反映是一种义务。


                IP属地:河北8楼2024-08-17 09:07
                收起回复
                  现在有人对这些感到厌倦,他说想要超越这些……
                  我倒是想问,这人真的彻彻底底认识到他周围的世界了么,也就是第一注意力所构成的一切,由当下和回忆中,由公共事物构成的一个个场景,他的把自己当成特殊存在的自我,以及所有需要他去安排的各类冲突……
                  还是说,他其实只是对自己重复的自我对话(即保持各类现象之间的连续性的解释)感到厌倦,而这个厌倦也好,对唐望系列这种玩意的想象也好(自我派遣),都也只是棋盘上的道具……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的厌倦是一种独特的厌倦

                  有件事我觉得非常有趣,那就是很多人通过唐望系列的独特性来印证他们自己的独特性……这也是最讽刺的地方,强调自我重要感的虚妄的书,恰恰让这些自我重要感很严重的人感到狂欢,而越是觉得唐望系列独特和真实,自身的自我重要感也就越严重……非常类似宗教,很多有宗教脑的人,都对透过一种观念支配他人感到非常着迷,以至于虽然宗教谈的是有关忏悔和弃绝的事,这些人听到那些罪行的名字却有一种古怪的兴奋。
                  显然谈论什么往往不代表名副其实,我们人就是有这种古怪的理性缺乏症,使得无论在谈论什么都可以像是在谈论自己想要什么。


                  IP属地:河北9楼2024-08-17 11:19
                  回复
                    绝对理性位点的人,往往是话很少,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表达的能力
                    只是他们对于语言的误用认知非常清晰……
                    说话者则基本是以语言为本能去将周围的现象粘合在一起,而由于理性的匮乏,他们只能依赖语言的联想,这个过程是跌跌撞撞的,个别不严谨的地方完全可以忽略,甚至只要能串联起来就算达标。这个过程他们不在意将不同层次、质量、范畴的观念、想象、语言的碎片撺掇、交媾起来,形成一种注意力的自我延续和自我反映……
                    而这些表达,关键的并不是理性世界中事物关系的细节,而是为他处理内在冲突的秩序感的那个核心——他的自我的位置进行辩护:在这个结构里,任何与其安排不符的观点,都需要被审判。


                    IP属地:河北10楼2024-08-17 11:32
                    回复
                      有人可能想问,把我们卷入到这个世界的那种力量,是一种来自世俗的“命令”
                      并不是说有人拿枪逼着我们,而是当一个人把分散在各个事物之中所投入的第一注意力汇聚起来
                      以看到某种结论的时候,人发现不得不遵从这种结论的命令
                      这种结论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指令,它是一种有方向的感受,命令我们必须投入这种即将逐渐形成的
                      有关我们人格和世界的形象更为确切的一种效果里
                      …………
                      每个成年人的自我,也是一个阶段性成型的产物
                      烦恼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从内部建立的,随后才在与外部的接触中,使其变得更为确信
                      就像汽车的例子一样……每个成年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高压的东西,它催促人们,但又不给出具体催促的内容
                      以至于人必须从已经知道的事项中随意选择一些组合起来作为被催促的内容
                      但是它对人是否具备足够的理性,在理解了事物之间的真正关联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选择并不关心
                      …………
                      这项选择就是个体自我对话的基础,它是一种次序安排,是对人自身的解释
                      同时这种解释也是一个人的未来,因为一个人的自我对话就是他的未来
                      形成这种催促的内容是一种命令,自我察觉一个人的未来已经被这种聚集起来的内在秩序决定,却不是命令
                      所以每个人很难做到自我觉察,但是却坚定不移的必须去按自己选择的内容去自我反映。
                      …………
                      这就好比人站在一条河流旁边,在生命的初期人沿着河流前进,河流在流动,而人也在运动
                      而到了某个时候,人静止不动被迫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看着河流的流动
                      这是因为人真正进入这个世界,产生一种更为有深度的活动的时候,他需要一种更高强度的自我对话,才能建立起这种深度……纯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那个命令就是令我们来到第一注意力构成的世界的更深的层次之中。
                      这种不进入就会被遗弃的感觉,就是进入这个更深层次的前奏。
                      也就是说,在某个时刻,人的知觉扩充就会停止(人不再沿着河流运动),集中于个别事物,由其他人代为安排生活,这种存在就会终止。一旦这种只在个别事物的内部生长的第一注意力停止,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对于世界的存在(也就是不被遗弃的感觉)必须通过另一种注意力才能达成:那就是把已知的事项综合起来,去给予那种催促感以内容,去形成一种特殊的自我对话,类似一种情绪上的人格,或者一种庆典让人们突然明白了自己的角色。
                      而如今,人们不断的回忆,将印象的片段扔到某种滚动起来的东西中,去保持它的运转。就像一个不断铲煤然后丢到火炉里的奴隶一样。
                      …………
                      有的时候人会感觉自己并没有真正在活着……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有一种东西在替我们活着。
                      鉴于我们自己并不会自动投入到这种综合性的自我明了中(我们的理性并未发育完全),这种终止扩张在个别事物中的第一注意力的命令被我们知觉为一种内心的神秘催促感……成年人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处理事物和事物的关系,重点不在于事物,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透过自我这个概念。
                      并不是说,我们的筹划和算计都是透过自我来进行的,自我更像是一种印模或出口,我们的第一注意力只能透过这些筹划和算计的形成才能产生出来……就好比重复生产一种具有某种共同特色的饼干,虽然饼干的形状会有所不同。重点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那种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如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被需要,而我们也只能依赖这种注意力,才能延续我们的意识。而我们过去的第一注意力, 也就是存在于单个事物培养的注意力,只存在于我们的回忆里,而这种回忆正是为了让机器烧的更旺的煤。
                      …………
                      虽然说,最后得到的结论非常奇怪
                      但是这个结论基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第一注意力,首先在个别事物中生产(产生),随后它们被禁锢在回忆里(指不在当下发挥作用),这些回忆作为燃料,以保证一种对于我们来讲很陌生的意识材料被加工出来,我们的意识只能在因为这种材料加工所需要的必要性的注意力里延续。
                      也许有人也提出个这样的疑问,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为我们自己服务的,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脑子中产生的意识产物,就像不是为了我们而产生的……这也正是我们感觉自己并没有真正活着的感觉的来源。
                      人好像被强迫产生一种对这个世界的回应和期望……但不知道谁真正需要这些东西。


                      IP属地:河北11楼2024-08-17 19:59
                      回复
                        由此我们必须要了解意识的产品,才能够理解我们的第一注意力为何会被转移到这些意识的产品中。
                        第一注意力可以在个别事物中发展,即所谓创造。另一种使用它的方式,就是去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即所谓人格。
                        人们之所以感觉自己的人格总是牵扯如何将回忆的材料转化为当下满足现实需要的某种反应,正是因为所谓的,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发生在当下的事物之间,而是在回忆之中各项事物的关系。
                        人们看到的回忆并不是真正的回忆,而是这种人为强加的联系在调用这些回忆中的注意力,并将其转化为别的东西,所谓的“回忆”只是一种副产物……譬如一个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当他讲述自己的某段生命经历,他不可能客观的进行回忆,那需要额外的、特别的注意力,而即便在过去,人的注意力也从来不是自由的。人在回忆的时候,他更像一个编造者,赋予了一段捏造的素材一种特殊的情感期望……实际上,真正发生在过去精神之中的“现实”,只有第一注意力的成长。
                        人们可能会焦虑、恐惧、憎恨或高兴……所有这些情感其实都是一种东西,是某种力量强迫我们去感知,而不是我们自然产生的结论。第一注意力本身是一种平淡的东西,它的兴奋、哀伤、喜悦和激动,是另一种东西。
                        ………………
                        人们的人格,其实是一种不得以的选择,就像有些人的体态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局部肌肉过劳……随着人们不断的生活,他们的感知结果(也就是第一注意力的结果)将不可避免的融合以 逐渐催生一种结论
                        这种结论就是上述那种命令……我们觉得是命令是因为觉得压力是自外在渗透内在,好像有什么东西强迫我们加入。但实际上这个命令就是第一注意力本身。
                        不论我们吸收了什么素材,感知在经年久月的发展过程中变得如何不平衡,最终都会产生意识上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不会因为我们个别注意力的想要或不想要而推迟或提前。
                        而之后这个结果就变成那个奴役我们的人。
                        …………
                        个别意识(也就是曾经一点点构成第一注意力整体结论的这种现象)无法接受这种结论,就总视其为外部的挑战,撒谎是为了对抗这种“事实”,但就是这种“事实”在为我们提供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的那种强度的注意力,而从这个视角来看我们的个别注意力成了服务于陌生目的的意识产物。
                        实际上,我们的注意力就在这种意识产物里,它和其并不是两个东西。前面提到过人的第一注意力并不能游离于其处理对象以外,因为它透过其创造的对象来使自己被产生出来,一旦产生出来它就会认为自己不同于这个对象。
                        这样以来问题就清晰了,有一种由过去无数注意力的产物累积形成的结论,它透过施加于个别注意力强度下的素材从而产生的意识来自我产生(即以具体的形式产生),即便如此它太过庞大抽象的存在,也只是具显为一种“催促的命令”,一种精神上的外在压力
                        个别注意力才是我们世界的雏形,在这个形式里我们创造具体的世界范式……从环绕我们的感官印象中区分出不同的“事物”、我们自己、其他人的行为、基本的因果关联和解释:这个我们所熟悉的具体世界,从来都不可能以一个很大的规模来呈现,它只能构成回忆中一个个的小型单位,以存在感知和认知有限性的局部体验分别储存。
                        第一注意力的世界,并不像抽象的范例一样那么简单。它的复杂性是基于我们持续生活所形成的庞大整体,所形成的某种意志,透过对个别世界的加压而形成的一种效果中,来呈现更为复杂的“世界”和“人格”。
                        ………………
                        第一注意力的发展不仅限于我们在一个个别的、生动的储存单元里的区分能力,它作为一个这种小单元无法呈现的庞大经验的聚合体所形成的那种活动,对这种小单元的认知能力来讲是一种“异类的、来自外部的压力”,通过降临个别的小世界,持续、连续的展现它自身,而人在这个作用下,也表现出了“人格”的连贯性。
                        前者就是说话,而后者则是理性。很多人没有理解和操控理性的认知能力,他们只是具体世界中的表演者,被动接受并且表达出事物关联性的媒介。
                        第一注意力远没有很多人想的那样,那么容易被定义。
                        很多人都记得,第一注意力发展的早期,也就是他们的童年,人们并不经常被一种明确的期望或目的所驱使去填充印象背后的意义,他们看待下的世界就像一层印象的薄纱一样,任何形式都可能从背后涌现,或者什么都没有,是一片真实的空洞……他们的注意力透过一堆有如小石子般的事物区分之间延伸出去,直到碰到一个无法逾越不能再延伸的陌生之中,树皮、沙土、墙上的斑驳、废旧纸盒和轮胎,街道上毫无意义的车流,天空和云彩:童年的世界在于为印象的组合设立新的形式,生活了十几年的世界可以每天都不一样,而成年人的世界则是由一些抽象的反复出现的形式所构成,他被迫在具体的世界里反映固定的秩序,需要和外界世界保持表现上的一致性,以及和过往的经历保持一惯性。
                        ………………
                        治愈成年病的顽疾,只能靠发展理性。曾经靠一天天生活累积出来的效果,也只能靠一天天的生活来加以修正和抵消。想谋求第一注意力下的世界的任何改变,则也只能靠每天生活成你想改变成的样子,这样一份份的去改变。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僵化和不可抗拒,正是这种累积下来的力量对个别世界里的注意力所造成的效果。
                        理想的世界是基本上消除人格的存在……不会有整体对于具体的压力,因为任何具体正是整体的反映。
                        …………
                        而之后,才谈的上第二注意力。


                        IP属地:河北12楼2024-08-18 08:21
                        收起回复
                          你总是认为那些概念是被创造的。我已经数次遭遇无机生物了,还有亲眼看到身边的人遭遇。你是典型的没吃过橘子,就分析有人描述橘子的味道,那是别人想象出来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8-18 11:21
                          收起回复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如果他认为自己绝对理性,只能说理性是他的伪装。他自己本身,和这个世界一样,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他潜意识知道这些未知不能盲目地被归类为非理性所以不用管。当你遭遇死亡和虚无的时候,就知道了。在你看来,意识一定是物质大脑的产物,真是无趣的AI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8-18 11:26
                            回复
                              我在那个贴子的观点,你已经无法反驳了,只能仍然按照自己之前的观点继续胡说八道,你的观点并不能证实或者证伪,你认为是虚构和拼凑的,这只是你经验上的推测。可笑的玄学批评者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8-18 11: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