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改国号为周,取代唐,同时改元天授。加武则天的尊号为“圣神皇帝”。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正式诞生。在以周代唐的革命过程中,武则天充分利用各种“祥瑞”,表示她革命的合法性。当时拥护武则天的人群中,也一样高呼革命是顺天意、应人心的。著名文学家陈子昂在天授元年(690)上书《上大周受命颂表》中就说道:“今者凤鸟来,赤雀至,庆云见,休气升,大周受命之珍符也。”雷家骥先生把武则天的这种行为称之为“革命的意识形态与行动”。在各种祥瑞、符瑞漫天飞的天授元年,关于女皇个人身世的神迹却是罕见的,而各代史学著作无不表明一个规律,即开国君主无不具有个人的生命神迹。李君羡家属的诉冤,是从一个特殊角度证明女皇的天命存在。女皇的天命早已存在,在贞观时期甚至天机有所泄露,好在因为李君羡的各种特征吸引了唐太宗的怀疑,于是李君羡冤死掩护了武则天。为了女皇和武周的伟大事业,李君羡死得其所,但是如今的朝廷至少应该承认这种牺牲吧。武则天及其武周朝廷,显然需要这样的证明,恢复李君羡的官爵,以合适的礼仪进行重新埋葬,朝廷虽然会花费一些金钱,但是从政治合法性证明的角度看,这些花费显然是物超所值。李君羡家自然很高兴,从此以后就拥有了政治资本,李君羡的子孙也可以在李君羡官爵基础上,继续为朝廷服务。而他家举行的葬礼,也应该有政府的高级官员到场,声势浩大,广为人知。恢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让李家和朝廷获得了双赢的效果。李家诉冤的诉状和朝廷的诏书,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但本文怀疑,如今《旧唐书·李君羡传》《新唐书·李君羡传》和《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相关文字,论证李君羡之死与当时流行的“女主昌”等是因果关系,最初就应该来自李家的诉状。朝廷下诏表示认可,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这份诉状中的相关内容,而这一切文字都会进入国家档案,至少收入国史馆。在后来修撰的实录和国史中,涉及贞观二十二年(648)李君羡之死,很自然地采用了李君羡冤死这种观点。因为这种观点代表着武周的国家立场,长寿二年(693)牛凤及的《唐史》和长安三年(703)武三思领衔编修的《唐史》,都不可能拒绝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