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内鬼吧 关注:800,778贴子:46,227,662
  • 0回复贴,共1

解构妇女运动为何异化成女权主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里对现今女权的理解依旧未深入到底层,幸好我收集了不少统计数据可以给吧友科普一次。
首先我们从统计局和妇联出的妇女地位调查报告得知。
一期报告(1990年)统计男女劳动收入比为城镇1比0.77,农乡为1比0.79。
劳动在业率(18至64岁)为城镇男性90%,女性76.3%。
二期报告(2000年)统计男女劳动收入比为城镇1比0.70,农乡为1比0.59。
劳动在业率(18至64岁)为总体男性93.6%,女性87%。城镇男性81.5%,女性63.7%。
三期报告(2010年)统计男女劳动收入比为城镇1比0.67,农乡为1比0.56。
劳动在业率(18至64岁)为女性总体71.1%。城镇60.8%,农乡82%。
四期报告(2020年)统计劳动在业率为城镇女性66.3%,农乡女性73.2%。
而男女劳动收入比则取消公布。
而三期报告开始增加了三大产业分布数据,三期数据为
一产(农业)女性占比45.3%
二产(工业)女性占比14.5%
三产(服务业)女性占比40.2%
四期数据为
一产(农业)女性占比28.8%
二产(工业)女性占比17.1%
三产(服务业)女性占比54.1%
可以看出在我们经济上升期最快,经历赶超日本到三倍日本的快速发展三十年里,女性崩了。
男女劳动率不断扩大,男女劳动收入比持续拉开。
最新一期报告里不再对比男女劳动率,更取消公布男女劳动收入比。
而三大产业分布上,女性也快速从工农生产中转向了服务业。
如今农业生产男性占比71.2%,工业生产男性占比82.9%,服务业男性占比45.9%。
而从统计局数据看,女性占社会岗位比从48%降到43%。
种种数据都表明,女性在社会劳动中的占比在持续下降。
而这内在因素我们可以从最近的世界五百强之第47,京东集团的风波中看出一二。
京东集团主要业务为三产服务业,三产中男女比例4.5比5.5,接近平衡。
而京东公布自己女性员工占总比46%,内部男女比例也接近平衡。
但在内外勤岗位上却呈现两极化,京东公布数据显示,京东快递员90%为男性,而快递员占据京东总员工近一半比例。
这意味着京东员工性别分布为男性大多数在外勤岗位,女性大多数在内勤岗位。
而我们可以从京东三万女快递员中得知,京东招收快递员并没有设性别限制,这说明多数女性进入内勤岗位是出于自发选择。
快递员本身是一个很特殊的岗位,它的90%运动量被机械替代,人力只需负责最后的“一百米”劳动。
是很典型的被科技接近抹平体力优势的岗位。
而本身也不存在知识准入门槛,普罗大众都能参与的岗位。
最关键的是,它工资不低,快递员作为基层岗位,工资水平在基层岗位中是顶尖水平。
而就是这样一个门槛低、工资高、还被极大程度抹平了体力差异的大众岗位,为什么男女比例如此极端?
上述条件基本完美契合了女性对科技抹平男女体力差异的设想,但为何却并不被大多数女性青睐?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数十年来女性的变化,在老一辈能占据艰苦的农业生产近一半的女性中。
如果有了一个被缩减90%劳动量,并且门槛低收入高的岗位,无疑会拼尽全力去竞争上岗。
但在新时代女性中,大多数女性宁愿选择收入更低的内勤岗,也不愿去进行被科技缩减90%劳动量仅剩最后“一百米”冲刺的外勤。
新老女性观念之差让人唏嘘。
而这就是为何我们从妇女运动异变成女权主义的因素。
从高劳动岗位走向轻劳动岗位,随之女性整体权利无疑会下降。
女性亦对权利的下降产生情绪化不满。
“我的劳动强度是降低了,但我的权益怎么可以减少呢?”
这句话是对如今女权主义的写照,在轻度劳动岗位挥舞着政治正确的大棒要求享受重度劳动岗位的收益。
不满于多劳多得的生产底层逻辑,想以平均主义窃取多劳者果实,并对其产生的反抗充满污蔑和恶意。
逃离工农,抗拒劳动,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抹平劳动中的体力差距。
但女性却以超越科技进步的速度从无产阶级异化为精神小布尔乔亚主义者。
思想上为了私利甘愿背弃无产阶级革命,在精神上向资产阶级靠拢。
行动上转过头厌弃无产阶级同盟并试图模仿资产阶级对其尝试剥削。
如今多数女性对劳动的厌弃表示妇女解放运动长久以来的努力失败,只剩下一具腐烂生蛆的尸体。
对于得不到均分所得的不满甚至无法靠攻克阶级矛盾来解决。
思想从多劳多得变为平等享受,意味就算解决分配矛盾,仍然会不满于多劳者高出自己的劳动所得。
欲壑难填,依仗人类渴求的人文进步,以此忽视劳动产出要求享受平等,这就是如今祸害世界的性别矛盾起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22 20: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