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看过两本妹控书,《妹妹爱人》、《妹妹人生》,两本书都是happy end。比起《妹妹爱人》几乎全程发糖的剧情,《妹妹人生》则更多写了兄妹二人面对的世俗压力和立场转换。早就听说《流水线定制问卷》是国产的《妹妹人生》,于是这几天我就拜读一下。
全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成长线,一条是感情线。作者对于成长的描写太细腻了,日复一日地学习、家人的期望、通过自残的发泄、大学后看见别人都在前进而产生的焦虑、为了独立选择毕业直接就业(妹妹考研)、毕业后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认清现实后躺平(妹妹则选择“正确”,追求更好的生活)。
感情线中,二人的感情却是一波三折,从开始的互生情愫,到坠入爱河,在到关系被发现和未来生活的压力下二人的想法逐渐不统一,最后分手,四个月后复合,向父母坦白。番外篇中,随着妹妹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二人的间隙再次拉大,在天台迎来了结局。
早上10点刚看完的我认为这段感情是十分崇高且压抑的,但是看了其他人的见解、为了写书评又回去看了一些情节,我的观念也有所改变。文中这句话很好地表现了兄妹爱情的来源:“其实你知道,我喜欢你最大的原因是我难以相信、懒得相信外面的人,如果我愿意尝试风险,你就不会成为我的选择了。而你呢,喜欢我是因为我了解你、接受你,并且你乐于做被别人反对的事。”(休止)这句话是对的,但也包含了妹妹的盲目和偏见。在这段感情中,妹妹处于主动的地位,开始的海誓山盟在周遭的舆论、不合的观念下变成了谎言,而妹妹是提出分手的、后悔走这条路的强势一方,哥哥是挽留的、说出“我没有同伴了……”的弱势一方。妹妹在乎世人的眼光,于是她会迎合他人,更加上进;哥哥喜欢打破规则,但是现实将他死死地框在规则之下,他无法摆脱被剥削的命运,于是他选择了躺平。这就是二人的观念差。在妹妹的一次次压力下,最后,哥哥变成极力讨好妹妹的扭曲样貌,为了成为妹妹喜欢的模样更加“上进”,决定去其他城市发展。
综上,我认为本篇压抑的根本原因在于妹妹人设的改变,由纯爱人设变成番外的自私的人设。这个转变直接导致了番外篇中只能感受到哥哥在苦苦支撑这段感情。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本书结束于正文部分,那么妹妹还是纯爱人设,那么本书也是个happy end了。
我很喜欢本书中的环境描写、心里描写、以及兄妹对于爱情、人生的理解和对话。(可能是我言情小说看得太少了?)看完这本书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自由是什么?爱情是什么?人的一生要怎么过呢?
如果和《妹妹人生》对比的话,我还是更喜欢这本书。
全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成长线,一条是感情线。作者对于成长的描写太细腻了,日复一日地学习、家人的期望、通过自残的发泄、大学后看见别人都在前进而产生的焦虑、为了独立选择毕业直接就业(妹妹考研)、毕业后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认清现实后躺平(妹妹则选择“正确”,追求更好的生活)。
感情线中,二人的感情却是一波三折,从开始的互生情愫,到坠入爱河,在到关系被发现和未来生活的压力下二人的想法逐渐不统一,最后分手,四个月后复合,向父母坦白。番外篇中,随着妹妹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二人的间隙再次拉大,在天台迎来了结局。
早上10点刚看完的我认为这段感情是十分崇高且压抑的,但是看了其他人的见解、为了写书评又回去看了一些情节,我的观念也有所改变。文中这句话很好地表现了兄妹爱情的来源:“其实你知道,我喜欢你最大的原因是我难以相信、懒得相信外面的人,如果我愿意尝试风险,你就不会成为我的选择了。而你呢,喜欢我是因为我了解你、接受你,并且你乐于做被别人反对的事。”(休止)这句话是对的,但也包含了妹妹的盲目和偏见。在这段感情中,妹妹处于主动的地位,开始的海誓山盟在周遭的舆论、不合的观念下变成了谎言,而妹妹是提出分手的、后悔走这条路的强势一方,哥哥是挽留的、说出“我没有同伴了……”的弱势一方。妹妹在乎世人的眼光,于是她会迎合他人,更加上进;哥哥喜欢打破规则,但是现实将他死死地框在规则之下,他无法摆脱被剥削的命运,于是他选择了躺平。这就是二人的观念差。在妹妹的一次次压力下,最后,哥哥变成极力讨好妹妹的扭曲样貌,为了成为妹妹喜欢的模样更加“上进”,决定去其他城市发展。
综上,我认为本篇压抑的根本原因在于妹妹人设的改变,由纯爱人设变成番外的自私的人设。这个转变直接导致了番外篇中只能感受到哥哥在苦苦支撑这段感情。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本书结束于正文部分,那么妹妹还是纯爱人设,那么本书也是个happy end了。
我很喜欢本书中的环境描写、心里描写、以及兄妹对于爱情、人生的理解和对话。(可能是我言情小说看得太少了?)看完这本书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自由是什么?爱情是什么?人的一生要怎么过呢?
如果和《妹妹人生》对比的话,我还是更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