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淘宝上买了点方块小曲。
从超市买了点糯米,果断给它蒸了。
然后浇凉水冲洗,再复蒸一次,效果如下图(看起来还行?):
搅拌摊凉后如下(经过搅拌,颗粒感就没那么好了,看起来粘糊糊的):
拌好曲(35.1加曲量0.6%,室温大概18度),尼玛都这个样子了测温还有30度,可见太粘了散热非常不容易啊。这一看未必药丸啊?
入坛,这个玻璃是特意买来做一个验证的(28.4)。
总结:
1、糯米粘性极大,本人推测很有可能是蒸的时间太长了,不能水洗后复蒸,很可能要一次性蒸到位,然后强制通风快速冷却。
2、自然降温非常麻烦,还是要引入通风降温好办点。这个搅拌自然降温有点麻烦,明明看起来和手摸起来都感觉冷的,但是温度计还是显示有37度。一度是怀疑温度计坏了不准确,赶紧掏出疫情时候买的祖传的红外测温枪,发现确实有36度多,相差也就一度。
3、糯米一斤3.7,一则成本高二则过粘,还是要掺入30%的大米比较合适。要是量大的话,新手因为蒸米经验不够,估计还是得加入适量的稻壳。否则曲粉都拌不均,影响糖化和出酒率。
看样子这个蒸饭还是要点经验技术的3528。
下一步:静置糖化24-48小时,再决定加水与加多少水。
从超市买了点糯米,果断给它蒸了。
然后浇凉水冲洗,再复蒸一次,效果如下图(看起来还行?):
搅拌摊凉后如下(经过搅拌,颗粒感就没那么好了,看起来粘糊糊的):
拌好曲(35.1加曲量0.6%,室温大概18度),尼玛都这个样子了测温还有30度,可见太粘了散热非常不容易啊。这一看未必药丸啊?
入坛,这个玻璃是特意买来做一个验证的(28.4)。
总结:
1、糯米粘性极大,本人推测很有可能是蒸的时间太长了,不能水洗后复蒸,很可能要一次性蒸到位,然后强制通风快速冷却。
2、自然降温非常麻烦,还是要引入通风降温好办点。这个搅拌自然降温有点麻烦,明明看起来和手摸起来都感觉冷的,但是温度计还是显示有37度。一度是怀疑温度计坏了不准确,赶紧掏出疫情时候买的祖传的红外测温枪,发现确实有36度多,相差也就一度。
3、糯米一斤3.7,一则成本高二则过粘,还是要掺入30%的大米比较合适。要是量大的话,新手因为蒸米经验不够,估计还是得加入适量的稻壳。否则曲粉都拌不均,影响糖化和出酒率。
看样子这个蒸饭还是要点经验技术的3528。
下一步:静置糖化24-48小时,再决定加水与加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