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元英的话中,我总结出了凡人与圣人有如下三大差距:
1、凡人关注表面的“取经”,圣人关注内心的“解脱”
即“拜佛”、“修佛”都是依据教义循规蹈矩,是通过表面的清规戒律来抑制内心的贪念,而只有自己去“悟佛”,通过内心的觉悟来掌控自己的行为,才能得到解脱(涅槃)。
2、凡人“不落因果”,圣人“不昧因果”
凡人总寄托通过拜佛或恪守清规戒律能够“保佑自己”,追求“不落恶果”或者“不落因果”,这是“有信无证”,即只讲信仰,而不明因果证据。这样静态、教条地看待因果,导致一旦原来的环境发生变化,还是会“堕入恶果”。而圣人则是“不昧因果”(“不昧”指不迷惑),即清楚因果是因客观条件而变,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
3、凡人追求“圆满”,圣人追求“无量”
凡人总有各种目标,我们每天都在为这些目标而奔波,能达到就是“功德圆满”,但这是一个“有限游戏”的格局。但是圣人认为阿弥陀佛是“无量”的,是一个“无限游戏”,没有极限和终点,他们不断追求的是更多的觉悟,他们期待在觉悟中而达到解脱。
1、凡人关注表面的“取经”,圣人关注内心的“解脱”
即“拜佛”、“修佛”都是依据教义循规蹈矩,是通过表面的清规戒律来抑制内心的贪念,而只有自己去“悟佛”,通过内心的觉悟来掌控自己的行为,才能得到解脱(涅槃)。
2、凡人“不落因果”,圣人“不昧因果”
凡人总寄托通过拜佛或恪守清规戒律能够“保佑自己”,追求“不落恶果”或者“不落因果”,这是“有信无证”,即只讲信仰,而不明因果证据。这样静态、教条地看待因果,导致一旦原来的环境发生变化,还是会“堕入恶果”。而圣人则是“不昧因果”(“不昧”指不迷惑),即清楚因果是因客观条件而变,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
3、凡人追求“圆满”,圣人追求“无量”
凡人总有各种目标,我们每天都在为这些目标而奔波,能达到就是“功德圆满”,但这是一个“有限游戏”的格局。但是圣人认为阿弥陀佛是“无量”的,是一个“无限游戏”,没有极限和终点,他们不断追求的是更多的觉悟,他们期待在觉悟中而达到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