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素吹:“杨素灭陈时(其实跟他没半毛钱关系,战后论功也是韩擒虎和贺若弼第一), 当时湘州郡最高长官是这个陈慧纪,兵力按南陈和隋朝史书记载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他自 己带了三万人支援,杨素面对应该是七万人敌军,杨素一千巴蜀兵全歼吕忠肃”
驳:真实情况是,当时南陈全国总兵力只有十余万人
《伐陈诏》“我据上游鼓棹之能,吴楚不异,高舻巨舫,东西万里,扼喉抚背,水陆千途。彼之兵士,不过十万,首尾分布,所在危急。”
杨坚说的十万人是南陈全国的总兵力,虽然陈慧纪史料记载他带了三万人但并不代表其余兵 力全都在三峡一带。其余兵力其实是在建康一带“时建康甲士尚十馀万人”。并且,吕忠肃 是陈慧纪的下属。“陈荆州刺史陈慧纪遣南康内史吕忠肃屯岐亭,据巫峡”陈慧纪身为荆 州刺史(三品)的兵力尚且都只有三万人,而作为南康内史(五品)级别比陈慧纪低两级, 又是其下属的吕忠肃又怎么可能有七万人呢?
某素吹:“杨素面对的是一个国家的精锐兵团”
驳:从没任何一部史料记载杨素打的南陈将领戚昕和吕忠肃带的是精锐兵团。这纯属是素吹脑补。
关于杨素和陈将戚昕、吕忠肃实际兵力
杨素所统帅的实际兵力,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史书倒是有记载杨素在袭击戚昕时率黄龙战 舰数千艘沿江而下。而当时隋军黄龙战舰一艘能装载多少士兵呢?一百人。
“杨素在永安,造大舰...次曰:'黄龙',置兵百人。”
“素亲帅黄龙数千艘衔枚而下”
再看中路和东路的隋军数量,中路军兵力史料有明确记载是十余万人,而东路军根据《隋淮 南行台与平陈九十行军总管》统计是二十二总管(把不确定隶属者也算上了)。当时隋军总共是九十行军总管,五十一万八千人,分别为每一总管统帅5755人,二十二总管那大致就是十三万人。我们假设中路军的十余万为十九万,那跟东路军加起来兵力也就三十二万。结 合上面所述杨素曾率数千艘黄龙战舰沿江而下,杨素所统帅的兵力也至少有十余万人。
陈军这边兵力多少呢?史料记载的很清楚不到一万人
“将军戚昕以青龙百馀艘、兵【数千人】守狼尾滩” “忠肃弃栅而遁,素徐去其锁。忠肃复据荆门之延洲,素遣巴蜑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拍竿碎其十馀舰,遂大破之,俘【甲士三千馀人】,忠肃仅以身免。”
总结:虽然杨素吹张口闭口吹捧杨素参与灭陈之战时有多么多么出色,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 杨素在参与灭陈之战时表现的并不出色,因为如果对照本方歼敌数和本方阵亡人数来看,隋 军实际上并没有占多大便宜,比如打吕忠肃时杨素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四十余战皆败,被杀五千余人。
“杨素、刘仁恩奋兵击之,四十馀战,忠肃守险力争,隋兵死者五千馀人”
驳:真实情况是,当时南陈全国总兵力只有十余万人
《伐陈诏》“我据上游鼓棹之能,吴楚不异,高舻巨舫,东西万里,扼喉抚背,水陆千途。彼之兵士,不过十万,首尾分布,所在危急。”
杨坚说的十万人是南陈全国的总兵力,虽然陈慧纪史料记载他带了三万人但并不代表其余兵 力全都在三峡一带。其余兵力其实是在建康一带“时建康甲士尚十馀万人”。并且,吕忠肃 是陈慧纪的下属。“陈荆州刺史陈慧纪遣南康内史吕忠肃屯岐亭,据巫峡”陈慧纪身为荆 州刺史(三品)的兵力尚且都只有三万人,而作为南康内史(五品)级别比陈慧纪低两级, 又是其下属的吕忠肃又怎么可能有七万人呢?
某素吹:“杨素面对的是一个国家的精锐兵团”
驳:从没任何一部史料记载杨素打的南陈将领戚昕和吕忠肃带的是精锐兵团。这纯属是素吹脑补。
关于杨素和陈将戚昕、吕忠肃实际兵力
杨素所统帅的实际兵力,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史书倒是有记载杨素在袭击戚昕时率黄龙战 舰数千艘沿江而下。而当时隋军黄龙战舰一艘能装载多少士兵呢?一百人。
“杨素在永安,造大舰...次曰:'黄龙',置兵百人。”
“素亲帅黄龙数千艘衔枚而下”
再看中路和东路的隋军数量,中路军兵力史料有明确记载是十余万人,而东路军根据《隋淮 南行台与平陈九十行军总管》统计是二十二总管(把不确定隶属者也算上了)。当时隋军总共是九十行军总管,五十一万八千人,分别为每一总管统帅5755人,二十二总管那大致就是十三万人。我们假设中路军的十余万为十九万,那跟东路军加起来兵力也就三十二万。结 合上面所述杨素曾率数千艘黄龙战舰沿江而下,杨素所统帅的兵力也至少有十余万人。
陈军这边兵力多少呢?史料记载的很清楚不到一万人
“将军戚昕以青龙百馀艘、兵【数千人】守狼尾滩” “忠肃弃栅而遁,素徐去其锁。忠肃复据荆门之延洲,素遣巴蜑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拍竿碎其十馀舰,遂大破之,俘【甲士三千馀人】,忠肃仅以身免。”
总结:虽然杨素吹张口闭口吹捧杨素参与灭陈之战时有多么多么出色,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 杨素在参与灭陈之战时表现的并不出色,因为如果对照本方歼敌数和本方阵亡人数来看,隋 军实际上并没有占多大便宜,比如打吕忠肃时杨素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四十余战皆败,被杀五千余人。
“杨素、刘仁恩奋兵击之,四十馀战,忠肃守险力争,隋兵死者五千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