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64,538贴子:14,629,877
  • 4回复贴,共1

华文汉字起源史,以及为何中国是世界文字语言的起源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文汉字起源史,以及为何中国是世界文字语言的起源地?
——
——
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一种是象形文字,另外一种是拼音字母文字。
其中,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是世界文字的源头。而正式使用的拼音文字,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象形文字的每个字,都是由一幅画演化而来,所以,充满了“天地万物自然意境”。
因此,华文汉字,属于“天然文字语言”。
——
文字的载体,主要有陶瓷器、龟壳、骨头、金属、竹简、纸张、岩石等。其中,陶器、龟壳、骨头、金属、岩石最耐腐蚀,保存期长。
——
在世界各地,如:
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年左右。
苏美尔的楔形象形文字,距今5000年左右(由于是泥板作为载体,而不是坚硬耐腐蚀的陶瓷或者龟壳等,真伪一直存在争议)。
玛雅象形文字距今1500多年使用历史。
印度达罗毗荼人的印章象形文字距今4000多年。
西欧最古老的文字遗址—古希腊克里特象形文字:线形文字A型距今约4000年,B型距今约3000年。
……
《易传·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因此,进入文明社会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文字书契文章”的出现。
————
————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文字的起源地呢?
————
————
(一)经典古籍文献记载
——
根据古籍记载,文字书契,最早是从伏羲开始的,之后有仓颉作书说。说明华文汉字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经过先圣整理创建,逐渐完善的过程。
——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通鉴纲目》说伏羲有“画八卦,造书契”的功德。《史记》中也有记载:“太昊(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龙马负图。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孔安国《尚书》序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
《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则天雨粟,鬼夜哭”。
——
(二)考古发现
——
首先要讲讲陶器。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出现在中国,那就是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距今两万多年前的陶罐。而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南宁豹子头、柳州大龙潭鲤鱼嘴、桂林庙岩,广东英德市清塘,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苏溧水神仙洞,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北京转年、东胡林,等多处遗址中发现的早期陶器,经过多种方法测定,其年代均在距今1万年前。
根据大量出土考古,中国至少在9000以上,就已经存在了早期的象形文字,而这些早期象形文字就记录在陶器和龟壳上。中国是世界文字语言的起源地。
——
以下是介绍一些7000年以上的考古,象形文字发现:
(1)贾湖文字遗址
——
贾湖文字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距今约7500年至9000年。
“贾湖遗址迄今共出土骨笛40多支,大多为七孔。其中部分骨笛可吹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
——
他们将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贾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粳稻种子和整地、收割、脱粒等系列农具;在种植水稻的同时,他们还学会了驯养家猪、养殖鱼类……贾湖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大豆起源地。
——
大约9000年前,贾湖先民就学会了酿酒。
——
贾湖遗址还出现了最早的陶鼎及冥器鼎罐壶组合,更有太阳崇拜的物证,世界最早的人类利用绿松石饰品的证据……可见早在9000多年前,贾湖先民建造房屋、耕种水稻、驯化家畜、制作陶器、吹奏骨笛。
——
贾湖遗址中有成组龟甲,内装石子,从龟甲的8、6等偶数组合和内装石子看,贾湖人可能已有正整数概念,并认识了正整数的奇偶规律,表明当时可能存在用龟甲内石子占卜的现象。
——
贾湖遗址内出土了纺轮、骨板、骨锥、骨针等一大批反映纺织技术的文物,许多陶器上也发现有绳纹、网纹和席纹等样式。有的骨针、骨锥通体磨光并有刮磨痕,说明经过了长时间使用。纺轮和缠线骨板的出现以及骨针的精细化标志着贾湖纺织技术的出现。
——
在贾湖还检测到了蚕丝蛋白的腐蚀残留物。综合分析表明,贾湖先民可能已经能够利用天然纤维织造纺织品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这一成果将中国丝绸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4000年,证实了中国是首个发现蚕丝和利用蚕丝的国家,对于丝绸发展史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
贾湖遗址的制石工艺很发达,石环、绿松石饰等制作精致。贾湖遗址出土了为数不少的绿松石,绿松石以圆形、三角形穿孔饰为主,基本作为个人装饰品,装饰头、耳、颈等部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24 23:38回复
    (2)湖南彭头山文字遗址
    ——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常德澧县,年代为距今9400~8200年。遗址面积为3万平方米,其中出土了一件棒形坠饰,上面刻了一个非常工整的“五”字。
    ——
    由于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由此可见,这可能应该是最早的文字,由于数量太少,只发现了这个文字符号。
    ——
    彭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24 23:53
    回复
      (3)大地湾文字遗址
      ——
      ——
      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东北,发现“大地湾遗址”。
      ——
      大地湾遗址第1—3文化层形成于60000—20000年前,地层中仅发现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
      ——
      第4文化层形成于20000—13000年前,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开始出现,但在遗物总体数量上处于从属地位;
      ——
      第5文化层形成于13000—7000年前,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
      ——
      第6文化层形成于7000—5000年前,主要文化遗物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
      ——
      大地湾遗址具有最早的彩陶、农作物种子、度量器、原始水泥、原始地画、宫殿式建筑、文字符号、消防设施8项“中国之最”的大地湾遗址,大型人群聚落遗址,被称为“陇原第一村”,其拥有距今6万年的人类持续活动史和8000年人类文明史。
      ———
      大地湾符刻象形文字出现也有距今8000年左右历史。
      ——
      古籍记载,伏羲氏的出生地,就位于甘肃天水。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25 00:10
      回复
        (4)安徽双墩文字遗址
        ———
        安徽双墩文字遗址,距今7300年。
        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中,与“水纹”相关的刻划符号已接近90件,占总数比例的六分之一。渔猎经济在双墩先民的生产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如此种类繁多的刻划符号,十分罕见,是惊人的发现。这些符号大都刻划在器底部位,内容广泛,涉及日月、山川、动植物等写实类,狩猎、捕鱼、网鸟、种植等生产类,记事与记数类。
        出土符刻文字如下: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25 00:20
        回复
          应该发在西史辩伪吧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26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