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6
-
260一.虽然唐代侍妾有的有出游有侍女随从,但沈皇后从来不是侍妾。 主要几点: 1.《唐会要》说玄宗西狩弃妃,《元和姓纂》记载沈易直女为代宗妃,沈参军故室李氏墓志说其姑以妃受选入宫,生雍王。不是妃的话,史书不会用这个字的。 2.沈氏本来就是广平王妃。 如果之前的以妃受选还不足以证明的话,睦王述的墓志可以说佐证了这件事。 王讳述,有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之第几子,令皇帝之爱弟也。某年封睦王。春秋若干,以贞元七年某月日,薨
-
5
-
1
-
3一楼给百度
-
13一楼给百度
-
4
-
65宋代制度与唐代相仿,资料留存的完善程度也远胜唐朝。因此,在缺乏唐代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借从宋代一窥唐代制度 曾有一些沈皇后黑借唐德宗遥尊皇太后册文中未提太后之前尊号来论证沈皇后之前无名份不足为据,实际上上皇太后尊号,皇帝以下位者身份尊上位者,确实未必会带上被尊者之前封号。以下两则宋代册文即可证明
-
12
-
4811.史书写的就是有,不写=没有! 2.只要是有的,史书就得提,不提就是没有! 3.崔妃=崔贵妃 4.代宗承认沈是妾 5.撕沈氏身份地位撕不过撕运气 老在那扯唐书,唐书又不是唐人写的,不是唐史的第一手资料,更不是一个人写的,唐朝中后期又是几经战乱,有误差,有缺失再正常不过了。 不写也可以是不敢写不能写没必要写好吧,还可能是史料遗失,总之,不写不代表没可能! 崔妃=崔贵妃,史料无载,史学家也不敢这么下定论! 代宗在哪承认沈是
-
60兼论唐朝皇后附帝谥问题
-
672诏书只写嫔于广平邸,没说何时开邸。唐代郡王大婚基本都在弱冠之年,李俶却是二十一岁。可以肯定的是广平邸在李俶和崔氏大婚之前(多久就不得而知了)已开。对比一下济王妃崔氏,乃媵蕃王,即开邸第!
-
45让皇帝妾韦夫人墓志里居然出人意料记载了一段良家子聘礼,让人一窥唐代亲王侧室夫人的聘礼流程与细节 从墓志看,如韦夫人这样从良家选出,却不是妃或孺人等级的侧室,可以被称为夫人 良家子由宫官进行铨选,然后由宫官和侍卫前呼后拥送入王府 良家子的聘礼流程比较复杂,不是红楼梦里娇杏一顶小轿送入王夫这么简单
-
5根据沈士衡墓志,我们可知直至唐睿宗垂拱三年,他的官职还是商河县令,此时他的长子沈余庆已逝,沈余庆病故时已经贵为六品的清官员外郎,算有一定身份的人了,但此时尚无赠父资格。此时沈介福还是雍州录事参军,也无资格赠父。 唐代,尤其是中前期,有赠两代资格的基本上都是宰相级别的大官。所以沈士衡被追赠为陕州司马,必然是因为他的儿子。而正好,唐玄宗时期的五品清望官是有资格赠父的。沈介福以尚书省郎官的身份试长安令,
-
107
-
16看到个有意思的墓志,墓主是唐宪宗时期藩镇战争战死的兵马使沈公的夫人。墓志提到沈公深受【祁连王】工部尚书郗士美的器重,在与王承宗的战争中不幸战死 行文中称郗士美为祁连王,似乎不见于其他史料
-
30沈珍珠一个远方堂侄女墓志。墓主的曾祖父是沈余庆,即沈珍珠的祖父沈介福的哥哥。祖父为渭南县尉沈逢年,父亲是和州刺史沈子云。墓主是沈子云的第十六女。墓主去世于大历七年,终年二十七岁。
-
18原本沈易从墓志铭说沈勰入周后是尚书左仆射,周武帝娶其女为皇后。但众所周知,北周无尚书左仆射,虽然唐代士人在墓志铭中追溯北周先祖不止一俩个提到尚书左仆射【有可能分不清西魏和北周,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但是毕竟沈易从墓志里提到那么久远以前的事,官职也对不上,不知道是否靠谱,但上半年出土的沈士衡墓志铭里提到沈勰是北周“骠骑大将军”,这个是北周仅次于“柱国”的武勋高官,并且还记载了沈勰的儿子沈峻是周司水大
-
46有论文说独孤挺墓志里的"先人之侄,颖国之妃"是贞懿皇后,感觉不对。前面写明母仪藩邦,必俟名族!独孤挺天宝十三年就去世了,独孤贵妃此时有没有进宫都难说,更别说封妃了!銮舆北幸,祗事寿宫,独孤入宫先是侍女。上居东宫,贞懿皇后方为独孤妃。所以"颖国之妃"不是独孤贵妃。 跟独孤挺关系比较接近的是颖王妃独孤氏,同出独孤藏一系
-
20一楼百度
-
33沈珍珠失踪和回纥纵兵大掠有关系吗?答案是:没有。沈珍珠在757年收复洛阳的时间还活着 因为757年回纥纵兵大掠的描述是这样的: 壬戌,广平王俶入东京。回纥意犹未厌,俶患之。父老请率罗锦万匹以赂回纥,回纥乃止。 严庄挟安庆绪弃东京北度河,回纥大掠东都三日,奸人导之,府库穷殚,广平王欲止不可,而耆老以缯锦万匹赂回纥,止不剽。 可知,回纥在唐代宗收复洛阳后,掠城三日,唐代宗动员洛阳富人主动拿出财宝都挡不住劫掠。回纥
-
27算是个初稿吧。沈盈及颜真卿家族的情况有待更多史料的发现。
-
6第一位沈氏已知属于睿真皇后的亲族,是皇后的堂伯沈从道,沈从道夫人是虞世南的曾孙女。 另一位是简州刺史虞愻的夫人,也是一位吴兴沈氏。而虞愻是虞世南的侄孙,虞世基的孙子。不过这位沈夫人在其夫的墓志中并未记载父祖,故属于沈氏家族的第几代第几支系成员未知。
-
5吧里有小伙伴读过《时鸣公传》吗?沈震的字“时鸣”,这是与名互为里表呢?还是他喜欢王维的诗?
-
81楼防吞
-
12这也在为什么他听说洛阳陷落后居然破防了,喊出御驾亲征口号的原因。具体见“唐故太中大夫太常寺丞兼江陵府倉曹張公墓誌”
-
44最近浙大墓志库上更新了吴兴沈氏家族沈亢,沈角,沈权三人墓志铭,此三人均为沈珍珠的侄子,其中沈亢沈权为沈易直长子沈震之子,沈角为我推测的沈易直次子沈豫之子 三人墓志均透露了一些唐德宗即位大封沈氏家族前,沈氏家受封赠以及生前官职的情况。沈权墓志还透露了沈震妻子的信息 对于我们研究沈太后家族的人来说颇有价值
-
62一楼给沈后
-
8最近在看唐代基层文官,此书提到赤县,畿县几乎不会做为一个刚刚入仕人起家的解褐官,除非在科举中获得高第,或家世强大依靠门荫,但依然比较少见 沈易从从墓志看仕途应该不怎么样,70岁的时候终于钱塘县丞之位,这应该是他第二或者第三个官职。虽然沈易从墓志上说是他无心做官所以才晚年入仕,但这也许是对志主一直守选而未能获得官位的美化。奇怪的是,晚年得官的沈易从入仕后的第一个官位竟然是对拥有功名甚至强大门荫的年轻士人
-
24宪宗即位之年九月,礼仪使奏:“太后沈氏厌代登真,于今二十七载,大行皇 帝至孝惟深,哀思罔极。建中之初,已发明诏,舟车所至,靡不周遍,岁月滋深, 迎访理绝。按晋庾蔚之议,寻求三年之后,又俟中寿而服之。今参详礼例,伏请以 大行皇帝启攒宫日,百官举哀于肃章门内之正殿,先令有司造祎衣一副,发哀日令 内官以祎衣置于幄。自后宫人朝夕上食,先启告元陵,次告天地宗庙、昭德皇后庙。 太皇太后谥册,造神主,择日祔于代宗庙
-
12颜勤礼碑:及君外曾孫沈盈、盧逖,並為逆賊所害,俱蒙贈五品京官 颜惟贞墓志:及外孫博野尉沈盈、盧逖,並為逆胡所害,各蒙贈五品京官 颜元孙(颜杲卿父)祭文:甥侄八人,季明、盧逖等被賊害者,並贈五品京官 卢逖应该是颜杲卿外甥,沈盈则是颜真卿外甥,虽然新旧唐书记载为杲卿甥,实际应该是从甥
-
29曾祖父葬长安细柳原,曾祖母姓颜,
-
24吧里有没有小伙伴读过这篇文章
-
10我现在发现独孤粉不倒贴沈珍珠严重不能活
-
1我现在可知道独孤贵妃粉为什么会倒贴郭子仪了,因为唐代宗连独孤的谥号都懒的想,一上来就直接抄袭郭子仪父亲的
-
6必须经过SolonaAmell的同意才可以,否则就是侵犯版权。
-
9是李唐皇室的远亲,淮安王李神通之后。父亲为持节金州诸军事李权。是李唐皇室远亲。沈房自称是李平钧从外弟
-
15代宗大厯 徐岱【嘉兴人修撰】 沈房【武康人监察御史】 章八元【桐庐人句容主簿】 ——浙江通志 沈房按照嘉泰吴兴志是大历中进士,这个当御史的速度也可以说是坐火箭了
-
24所以广平王与建宁王也不例外,他们应该先行一步去扈从唐玄宗了,后宫另外安排逃跑 详情见下,马嵬坡之后太子要北上灵武,唐玄宗派人将东宫被人送还唐肃宗,可见他们原本与后宫们不在一起 又使【送东宫内人于太子】,且宣旨欲传位,太子不受。人叔、倓,皆太子之子也。
-
21毕竟德宗做太子的时候,连宪宗妈这样的小妾都有正牌孺人名分的。 要是肃宗和代宗父子俩在李隆基心目中有那么一点点地位,能混的什么都保不住么?
-
8作者常衮
-
81既然这个吧叫沈珍珠,那理应也该贴一份 参考文献包括《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全唐文》,沈珍珠堂伯墓志铭、沈珍珠伯父墓志铭等
-
6诛姜庆初等并削裴仿官爵制不敬之大在於毁犯陵园,自擅之重,切於矫诬诏令。有此乱常之道,必贻无赦之责。姜庆初自以顽劣,得参姻娅,录其先效,擢在西台。素无行能,已速官谤。朕永感霜露,式瞻松柏,以其职司,俾往厎事。辄於禁域,擅凿连冈。当衣冠之出游,临岁月之所建,既有犯於神御,又不利於王室。知其不可,固有所专。(疑)一昨临遣,再三戒敕,无君弃命,凶蠹尤深。《书》不云乎:“刑故无小”。况释之明陵土之义,申屠致
-
51沈氏失踪,是发生在洛阳第二次沦陷的时候。史书记载,洛阳第二次沦陷时,当时的守将是李光弼。李光弼眼看洛阳不保,下令洛阳百姓以及上阳宫的宫女宦官转移,最后落在叛军手里的洛阳其实是一座空城。作为皇太子(李豫当时已经被立为太子)长子的生母,在母以子贵的宫廷里,那些宫女宦官在转移过程中对沈氏一定采取了重点照顾的政策。沈氏被落下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沈氏极有可能在转移过程中自动出走,而不是像世人猜测的那样又落到
-
32德宗以嫡长子自居,如某粉所言,他是以长子身份立储,是最有资格的。那么正不正不都是嫡长子了,又何需请正长嫡?直接请立储贰不就行了?代宗玄宗肃宗代宗都不是嫡子,但都是当时最有资格的,为啥他们没正长嫡?
-
2
-
13唐 代著名歌姬。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大历 中,有才人 张红红 者,本与其父歌於衢路丐食。过将军 韦青 所居。 引青 於街牖中闻其歌者喉音寥亮,仍有美色,即纳为姬。其父舍於后户,优给之。乃自传其艺。颖悟絶伦。尝有乐工自撰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加减其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闻,先印可(“印可” 亦作“侑歌”)於 青。青 潜令 红红 於屏风后听之。 红红 乃以小豆数合,记其节拍。乐工歌罢, 青 因入问 红红 如何,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