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汉吧 关注:22,039贴子:546,228
  • 8回复贴,共1

【翰林院】翰林院被焚真相一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翰林院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Imperial Academy或Hanlinyuan )。尽管其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无大变化,直至伴随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溯源流变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而以其名官,则始于唐代。北京翰林院(清朝)在东长安街路南**部院内,为明初鸿胪寺旧址。明代正统七年(1442)建翰林院。清初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康熙年间定为正三品衙门。清翰林院有登瀛门内堂5楹,堂西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厅(乾隆三十八年后改为功臣馆);右廊围之内有昌黎祠,土谷祠。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再后为后堂,后堂内有皇帝临幸时宝座。后堂东西屋为藏书库。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为重要的国家储才机关。(现在是国家**部驻地,所以不对外开放)






此碑上所刻文字为嘉庆皇帝临幸翰林院时所做诗。碑周刻吉祥的卍纹,座基已沉于地下。碑阴文早已风化无法辨认,阳文还能辨认出大概,文字为“幸翰林院赐宴礼成,复得长律二首命诸王及分子字诸臣和韵。东鲁曾登夫子堂,初来翰苑谒门墙。赋诗赐宴典重举,偃武修文颁漫扬,端本储才为国宝,持躬励志胜词章。我朝取士皆真学,天禄瀛洲陋汉唐。……嘉庆九年甲子二月初三日御笔”。



1楼2012-09-02 10:38回复
    中国兵匪自焚翰林书院
    翰林院内墙之大部与英国公使馆北壁紧密相连。英国使馆“墙厚八尺,高二丈有奇”不易攻破,而且“其大可容千人”,所以,在义和拳乱时期的围攻中,英国公使馆内不仅聚集了各国公使及其家眷,而且容纳了大量各地逃到使馆避难的中国教民。几乎所有使馆区内的洋人都认为,这里以翰林院为屏障,是最安全的地方。
    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领馆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围攻使馆(及西什库教堂)。据包括著名美国来华传教士、记者雷德(GilbertReid,中文名李佳白)和当时法国驻华公使皮雄(Monsieur Pichon,中文名毕盛)在内的诸多在华传教士、西方学者、驻华外交官记述,翰林院大火是中国官兵拳匪自己点燃的。
    


    4楼2012-09-02 10:41
    回复
      6月22日黄昏,清军烧毁英国领事馆东南角邻接的密集民居。次日,清军干脆引火翰林院,试图一举烧毁英国公使馆:“1900年6月23号,清朝甘军首领董福祥的部队(伊斯兰教徒)(注)在翰林院点燃了火,醉翁之意不在酒,很明显,他期待火势蔓延到毗邻的英国公使馆。”(In Search of Old Peking,by L·C·Arlington and William Lewisohn)。当时藏身使馆的一位美国女教士,安德鲁斯小姐(MaryE·Andrews,中文名安美瑞)记述说:“明显地,煤油被浇到了树上,以便助长火势。”(转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by Diana Preston,p139)注:原文为“伊斯兰教徒士兵董福祥(清廷“甘军”首领——引者)”
      对翰林院被焚事件最为详细可靠的记载,出自扑笛南姆·威尔(Putnam Weale)的日记,作者当时也是被围困者之一,他以见证当时情况为己任,每天各处观察情况,将亲历目击记成日志,编辑成书,名为《庚子使馆被围记》(In discreet Letters from Beking),于1906年出版。书中中卷第三章1900年6月24的日记写道:“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猫,用其灵巧之手术,将火种抛如翰林院,只一点钟间,众公使居住之地英使馆,顿陷於危险之域。”有说,“中国放火人逃走之时籍树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边抛弃烧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枪者。”


      5楼2012-09-02 10:41
      回复



        6楼2012-09-02 10:43
        回复
          1900年6月间被焚毁的中外建筑 他们错了。弗莱明接着就看到令他惊讶的事实:“次日清晨,风从北面强劲吹来。外交官们的判断再次被证明是错的。中国人在翰林院点燃大火,他们有条不紊地一个庭院一个庭院地烧。当董福祥率领的回教徒们(指清廷“甘军”,其士兵大都来自甘肃青海一代——引者)从上方的窗户里透越浓烟,猛烈开火的时候,怒吼声淹没了持续的枪声。这座古老的建筑在这怒吼中燃烧起火,就象一个易燃物。”(The Siegeat Peking,p121~122)当时躲在英国公使馆内的马丁(Lizzer Martin)也作了同样的记述:“翰林院是他们所珍贵的文学馆,我们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因为中国人没有必要摧毁它……。”不过这个传教士接下来就记述说,“我们相当耽心敌人会把我们烧死,因为他们自己在这个地方(翰林院)点燃了大火”(转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p383)。扑笛南姆·威尔在《庚子使馆被围记》中也写道:“如谓此地可以放火,吾欧人闻之,度未有不笑其妄者。然今竟何如?在枪声极猛之中,以火具抛入,人尚未知,而此神圣之地,已烟焰上腾矣。”
          中国自践神圣,西洋学者愤怒不堪 面对翰林院大火,公使馆内不仅弥漫着惊异的气氛,外国学者尤其为中国人践踏千古文明圣地的野蛮暴行感到震惊。这些学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价值,当然也懂得这些珍贵的书籍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财富,是人类悠久文明的辉煌象征。曾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的英国汉学家,当时英国驻华记者毛里逊(George Ernesr Morrison)痛见翰林院在大火中焚毁而记述道:“……灰烬中的大堆的残骸、木本与残枝败叶一齐飞散,装点着这个帝王中国的辉煌书馆的废墟。”此情此景令他极感愤怒:“为了向外国人泄愤雪耻,不惜毁灭自己最神圣的殿堂建筑。而这座建筑数百年来是这个国家及其学者们的骄傲与荣耀所在!对于作出这等事的民族,我们能够作何感想?这是一次辉煌的灾难圣奠。如此亵渎神圣,骇人听闻!”(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p139) 火势猛烈,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抢救翰林院里已经焚燃的典籍,那些没有被焚燃的价值连城、有些甚至从未在皇宫之外面世的古版书籍,被随意抛到院子里,池塘中。此情此景震撼着当时在使馆内避难的西洋学人,“公使馆界内的外国学者们在检拾灰烬中残片时,泪水几乎夺眶而出。”(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p139)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那部《国耻事典》还告诉我们,“八国联军还用《永乐大典》代替砖块,修筑工事和铺路,甚至做成马槽,肆意糟蹋。”对此,我想还是西方当事人的回忆比较客观:“多卷价值连城的百科全书实际上被攻、守的双方用于加固自己的工事。”(引自In Search of Old Peking)
          


          8楼2012-09-02 10:44
          回复
            洋人冒险救火翰林院 当时的英国公使馆人员,中国海关北京总税务司署官员扑笛南姆·威尔在他的日记中见证道:“……英国水手志愿兵均已成列,其往外线者亦皆闻信赶来,破墙而至院中,跨越许多障碍物,上面木屑纷纷下落,有时止放步枪一排,将院之内外搜查肃清。敌人所遗之铜火药帽约有半顿之多……此时火势愈炽,数百年之梁柱爆裂做巨响,似欲倾于相连之使馆中。无价之文字亦多被焚。龙式之池及井中,均书函狼藉,为人所抛弃。无论如何牺牲,此火必须扑灭。又有数十人从英使馆而来……人数既加,二千年之文字遂得救护。”(《庚子使馆被围记》中卷第三章)
            当时各国正规军尚未到达,在公使馆危急之中,前期抵达公使馆的警卫人员多是各国商船上的水手,客观来说,这些水手并非自愿抢救中国的翰林院,为救火,先要把自己置身于炮火枪弹射程之中,还要清理翰林院区域内可能藏匿的清兵团匪,而地上“半顿之多”的“铜火药帽”可以见出救火的环境非同一般,需得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这些英国水手“受有严令,逼其作事”,是被迫的,下此严令的,当然是英国公使馆最高首领,英国公使窦纳乐。


            9楼2012-09-02 10:46
            回复



              10楼2012-09-02 10:49
              回复
                ⊙ 严令禁止抢劫书籍
                洋人的诚实在于他们自己记录了“抢劫”的实况。“抢”得不容易。是在他们自己的严令禁止中“抢”的,确切地说,是违令偷的。偷的人,是公使馆内研究中国汉学的专家学者,当然懂得这些书籍的珍贵价值,所以看见这些与“黄金等价”之物,遍地残卷,四处飘落,“心有不忍”。
                时人记载:“有稠面华丽之书,皆手订者;又有善书人所数之字,皆被人随意搬移。其在使馆中研究中国文学者,见宝贵之书如此之多,皆在平时所决不能见者,心不能忍,皆欲捡选抱归,自火光中觅一路,抱之而奔。但路已为水手所阻。奉有严令,不许劫掠书籍。盖此等书籍,有与黄金等价值者。然有数人仍阴窃之。”
                这段文字引自扑笛南姆·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6月24日的日记。那天,翰林院大火未熄,他是在余烟焚绕中记下这些文字的。如果不是六年之后的1906年,作者出版这些日记的时候做过修改,他显然有先见之明—他在翰林院被焚第二天就写道:“将来中国遗失之文字,或在欧洲出现,亦一异事也。”
                中国在那次大火中焚毁的典籍众多,损失惨重,而落在洋人手中(英国人)的书籍极为有限。把全部损失统统算到外国人头上,简单方便,容易让后世接受,因为这样就可以跨越自我犯罪感的心理障碍。但是这并不能洗刷自焚祖典,自践古籍的耻辱。人可以没有记忆,可以忘记耻辱,但历史是有记忆的。除非利用国家力量把当年所有相关记录文字焚毁得一干二净。
                


                11楼2012-09-02 10:49
                回复



                  12楼2012-09-02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