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四下,主攻语文】
我说过我语文不好,很难冲上120。作文有60分,我的作文在测验时往往徘徊在45分上下,从来无法超过50分,一来是写字不好看,二来写字速度慢,基本压800字完成(一般少于900字都别想拿48分以上),三来是思维的局限性,应试时没有时间去构思很精彩文章,只好写马马虎虎的议论文(一篇文章自己都觉得马马虎虎,别想老师会觉得它精彩)。
所以我只能在非作文的板块少扣分了。拼音、成语、实词、虚词都考积累,多读多看。病句和排序讲语法。
剩下的只有诗歌鉴赏和一般论述文和现代文阅读了,其实在我看来这三种题目都是阅读题。
古诗词鉴赏考的不外乎四个方面,内容大意、情感意趣、写作技巧。一般论述文,尤其涉及美学,一般都考内容大意和情感意趣。现代文阅读也是这样。
内容大意不会考很多,毕竟这个只是基本能力,并没有办法区分学生的知识水平。
情感意趣不仅仅是涉及概括,也要求学生会文中提炼作者的关键字句来形成一句话。
写作技巧就是大家最头痛的了,这个东西从小学开始困扰我,到了高四才不再害怕。
在这里,我问一下大家,什么是比喻?什么是借代?不少人可能会说,比喻就是“A像B”,借代就是“用B来代表A”。其实他们回答的是比喻、借代的具体形式,而不是比喻、借代的定义(【概念】)。如果遇上了限制答题答题字数的题目,要求他们回答这些问题,那就只能慎重考虑然后碰运气了。在考试中,在一道题上思考的时间过长,意味着对知识不确定,就是不熟悉,这种半桶水是最危险的。阅读题近30分,我却要用1个小时去答题,而且得分很低,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把政治和历史复习完了后,我开始想:能不能用相似的办法穷尽语文这一块的知识点呢?于是我开始找了三本工具书,综合里面的靠谱的【概念】和【关系】,然后开始整理。我在政治那一篇里讲过,【独立式】笔记很耗费时间。但整理对我而言却是一种平静心情的手段,当时3,4月,是开始躁动的时候,我也几乎要失控,因为文综当时基本是完成了,数学也止步不前,英语也是徘徊在120,难以冲击130,脑子里也难以创新。所以大概有三周的时间,除了正常的完成练习读书,我都在整理语文。把这一块整理完后,我答题速度提高到贴近“花一分钟拿一分”的速度,涨了10来分,最高纪录是现代文阅读拿了14分。2014年高考的语文是最难忘的一次,我终于留了80分钟给语文,然后一路狂飙,把作文写到了1000字,虽然作文有点离题,最后得分也不高,但绝对是答语文答得最爽快的一次。以下是语文的笔记,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做的唯一有用的语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