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柏台认为纳税当兵为人民应尽之义务,指出国家为人民之国,只有国民奋发图强,共同纳税当兵,才能保国家繁荣昌盛。“否则何以供国用,何以固国防乎?夫国用足则国富,国防固则国强,人民之幸福也。”(梁柏台:《纳税当兵为人民应尽之义务论》,原载陈刚主编《梁柏台》。)
梁柏台赞美华盛顿的高风亮节,“时英廷虐政,民不堪命,于是万人一心,推华盛顿为元帅,起于英抗。后既战胜,国本以立,华盛顿之功大矣。”然而华盛顿“反解甲归农”,“军民皆依恋不舍,请即王位。”“然而华盛顿怫然有忍贪王位之说。”梁柏台发出由衷的赞叹:“殆所谓君子人矣。”于是议论说:“有功而自恃,柄权而不肯解者,小人也。有功而不以为功,解职而隐居山野者,君子也”,“若易他人,必自以为吾血战七年,创造美国,南面而王,亦不为过,未有不许请者也。”盛赞华盛顿“至公无私,功成而退,非君子而何。”“吾辈青年,当奉之为模范也夫。”(梁柏台:《华盛顿解兵归农论》,原载陈刚主编《梁柏台》。)
梁柏台希望“后世为民牧者,法尧之爱民,勿若桀纣之暴民”,“桀纣之待民也以暴,只图一己之安乐,不顾万民之生死。”“若唐之帝尧,可谓真能爱民而有人君之道矣。所居茅茨土阶,所食菜羹土器。宁一己之苦辛,不忍一民不安乐。尝曰:一民饥我饥之,一民寒我寒之。其不敢自宽其责也如是。”(梁柏台:《一民饥我饥之一民寒我寒之论》,原载陈刚主编《梁柏台》。)
梁柏台讴歌热生万物,“植物之所以为生长,衣食之所以由来,皆热之功也。”然而推而广之,认为“热”“非特生物之不可少,至于人之立志作事,图治安者,亦不可少。”“尝观古之所谓圣贤豪杰者,其功业非一时所能成就,亦积其以趋以步,日砥月砺之热心得之耳。至于治国家亦非热心不可。”“盖不热心则为冰心,冰心则国必亡,此定理也,夏桀也,商纣也,后主也,孙皓也,非冰心之昏君乎?”“夫热心则国治,冰心则国亡。”(梁柏台:《说热》,原载陈刚主编《梁柏台》。)
梁柏台的作文,立意之高远,情趣之高洁,理想之高大,已超出了穷乡僻壤一介少年的胸襟眼界。他的目光所及,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顾影自怜,更不是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而是探讨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思考民族国家的盛衰兴亡。他在《共和与专制区别说》中,表达了对共和制封建专制两种国家体制的理解:“专制者,以皇帝一人为主,他人不得过问。即全国之大小官员,皆由皇帝一人黜陟”,“共和者,由人民选举议员,更有全国议员选举大总统,以为全国行政之长官也。然总统虽为全国之长,而其国权仍在人民。”“要而言之,专制国之主权在一人,共和国之主权在万民,此共和与专制区别之大要也。”
他在《无财非贫无业为贫论》一文中提出:“一社会之中,无论何人,贵有职业。苟有一业,必不贫穷。”倘若“训蒙不克也,稼圃不能也,商贾无术也,工作无技也”,“身无职业”,“乃真贫夫”,只落得“冻馁而乞怜,而转乎沟壑者”,因而,他希望世人都能“就职业”,“以富家而富国”。他认为,作为国家,应该认真考虑国民的就业问题;作为国民,都应努力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之材。他在另一篇《游民为国蠹说》中认为,因为是“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所以“国者,人民之国也。既为人民之国,则当就职业,以尽责任。”“若无职业,则为游民”,“游民者,游戏之民也”,“只求一己之清闲,不顾光阴之旷废。及其囊橐空虚,床头金尽,乃流为盗贼”,结果“政府必欲除之”,因此必须“兴学校以绝蠹之种,税烟酒以毒蠹之食,禁赌博以塞蠹之窝”,但“政令虽严,而为蠹如故”。最后愤怒地责问:“蠹乎!蠹乎!何必欲蠹败吾国而后已矣?”
梁柏台在《兴农劝学论》一文中,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和教育的治国方略。他说:“学所以增知识,农所以充食用。知识增,食用足,则国无游民,无盗贼,而上下乐业。”汉武帝“大兴学校,以导民智,故民智益进百士多节义。”秦孝王“重农贵粟,戮力本业,以富民食,故民食益足,而以富强。”因此梁柏台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为培才之地,粒食乃民生之,兴之劝之,其益靡穷。不兴不劝,害难悉举。”
感时忧国的情感,革新自强的志向,许国献身的胸襟,常常流淌在少年梁柏台文章的字里行间。梁柏台的作文,立意高远,境界开阔,文采斐然。老师常常在梁柏台的作文中欣喜披阅,褒奖有加,诸如“文气条达”、“思笔双清”、“爽快澈透”、“不枝不蔓”、“入情入理”、“言明且清,气疏以达”、“推阐尽致,畅所欲言”等字眼。
1915年11月18日,新昌召开第一次全县小学成绩展览会。梁柏台和部分师生前往参加。设在南明小学的展览会上,不仅有泥、豆、厚纸手工艺品,还有算草、图画、习字及作文、地图等作品。梁柏台在《邀友人赴展览会书》写道:“夫人之性不同,彼与我多有异点。我欲观人之异点,人欲观我之异点。必有一枢纽之地,以辨优劣,展览会是也。今其会开矣,吾辈往观之,见人之成绩异,视己之成绩劣,则起竞争心,竭力以加工。见人之成绩劣,我之成绩优,则起奋励心,愈加其功修。则学问日进,知识日增。”“他日为国家出力,救民生于涂炭,致国家于富强,方不负丈夫之素志。”看一次展览,与致国家于富强、救民生于涂炭相联,这是一种怎样的济世救民的博大情怀!
大市聚镇南六七里地的真君殿,是梁柏台常去游览的地方。史载十八高僧、十八名士雅集于此,“或游焉,或止焉”,盛极一时,堪与庐山白莲社、山阴兰亭会媲美。唐大和二年(828年),头陀白寂然得浙东观察使元稹资助,重建沃洲山禅院。后世以白道猷开山、白寂然兴寺、白居易垂文而建“三白堂”。真君殿明时称石真人庙,清光绪三十年(1904)捐资重建,耗资三万余金,历四年竣工,殿堂五十余楹,构筑精致,气度恢宏,是一座佛道合揉的庙宇建筑。走进真君殿,两边有一副柱联:“两朝三敕赐,千古一真君”的金字,殿正中供奉着一尊红脸黑须炯炯有神的真君大帝——宗泽。殿前檐有一对西坑青石悬雕的蟠龙石柱,龙身间隙还悬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刻画细致,形象逼真,堪称石雕艺术的精品。大殿后门门额上方砖雕篆书“于越”二字,两侧墙壁上12幅三国、水浒等人物故事及花卉图案,为瓦灰色堆塑,古朴高雅,栩栩如生,显示出民间艺人的高超手艺。宗泽系宋朝抗金元帅,又是岳飞的恩师。他出生于金华,病死于扬州,似乎同新昌没有什么关系,新昌民众兴建真君殿纪念宗泽,曾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当时百姓对民族英雄宗泽的崇敬之情。
梁柏台在《三月十九日旅行记》中说:“入真君殿,见殿前二石柱,各凿一龙,墙上凿人物形,宛然如生。柱上对联不少,吾仅记其一云:罗香炉峰,烟云供养;环水帘洞,风月关阑。”
几次周末回家,梁柏台与家人亲朋谈起宗泽岳飞的忠义,说起精忠报国的壮举,常常神采飞扬,激动不已。听说三坑也有一个真君殿,梁柏台曾邀约三五知己,月夜步行数十里山路前往观瞻。
一次,梁柏台和几位同学游览十里外的水濂庵,无意间发现了一种不方也不圆的褐色空心石。带回请教老师,老师说这叫禹粮石。为什么叫作禹粮石呢?老师从大禹治水说起:史志记载,鲧治水失败被杀,大禹接父治水大任。大禹治水的著名工程就是开凿箕山(今临邑县翟家乡以南,林子镇以北一片高地,古代称箕山)。箕山开出的石头不牙碜,能当粮食吃。当年洪水灾害,粮食歉收,饿殍遍野,大禹让灾民吃这种石头充饥,从而延续了人们的生命。为纪念大禹,百姓就把箕山石叫禹粮石。这种石头大都是空心石,内腔有核,动则有响声,敲之如木鱼音,所以又叫木鱼石。
这个故事使梁柏台激动不已,感慨良久。他对同学们说,凡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民总是记着他,深深怀念他。我们只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故事,却不知道还有禹粮石的动人传说。为此他还特地去了一趟绍兴大禹陵,奉上捡拾来的禹粮石,祭奠这位心目中的英雄。
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氤氲着梁柏台的精神世界,培育着梁柏台的意志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