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吧 关注:287,593贴子:5,841,263

【落叶飘羽】装备控的轮滑打开方式——配件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装备控的轮滑打开方式——辅助工具篇
拖更了很久,原因是因为66club论坛打不开了,编辑到一半的帖子草稿调不出来,又懒得从新再写。原来都是在论坛页面上直接编辑,方便调整排版的美观度。再加上现在装备上有营养的学术探讨越来越少,帖子也是文字越多,探讨越深刻,越无人问津。知音难寻使我一直不愿意从新动笔去写些什么,最近突然觉得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了,不管能有多少人认真看完,至少为了自己的爱好,我应该做点什么。
既然这篇是以装备控为打开方式,就首先说一下自己作为装备控的发烧进阶等级:第一阶段是烧鞋子;第二阶段是烧配件(轮子、轴承、刀架、穿钉飞碟等);第三阶段搞轮滑收藏;第四阶段是烧轮滑工具和轮滑周边;第五阶段是研究优秀轮滑装备的历史、参数、性能及如何改进。
这篇主要介绍一些本人烧过的轮滑配件,分享一些有趣的、脑洞的设计,同时普及一些轮滑小知识。


IP属地:北京1楼2019-10-25 11:37回复
    1.刀架
    之前有几个帖子已经聊过一些经典刀架,下一篇也会继续讨论一下速滑刀架的结构和品牌,所以这篇就不再鳌述了。
    2.轮子
    轮子方面知识点:
    ①PU(聚氨酯)轮子的诞生与兴起
    轮滑鞋的轮子,早期有用骨头、象牙、木头、金属、橡胶制品等材料制作的,但要说到近代轮滑轮,是从1973年PU(聚氨酯)轮诞生开始的。1979年-1982年由Scott Olson和Jim(Rollerblade创始人)推广并广泛使用到轮滑鞋上,使PU轮子奠定了它在轮滑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
    ①轮子大王Hyper的辉煌与衰败
    Hyper美国品牌,始创于1987年。主要生产各种PU轮滑轮子,也生产一些轮滑鞋子和其它配件,曾是知名运动品牌Nike旗下品牌。Hyper真是把一群匠人和研发疯子都聚集到一起的品牌,从合金轮毂的轮子、碳纤维轮毂、高纤维、复合纤维轮毂各种尝试,从轮毂的结构、轮毂的外观各种设计,从PU的配方、多硬度PU(未申请专利)、PU中加入气胎等各种研发,从曲棍球、速滑、自由式、双排轮滑等项目的不同用途需求,不同体重需求,不同软硬度需求,不同抓地力需求,每年设计共50-70款任君选择,虽说不是每款都是经典,但每年都能从不同项目中挑出5-10款经典。曾经在意大利、美国等国都设有工厂和研发基地。2004年以前没有任何品牌可以动摇Hyper在轮滑PU轮市场的地位,当之无愧的轮子大王。2004年东家Nike与Hyper股东因未来发展规划有不同的理解,Hyper第一次分家,部分股东和技术人员带着自己的专利退出了Hyper,加入其它品牌或成立自己的品牌,其中就包括Matter品牌(国内俗称的马达轮)。2005年以后,Hyper每年的款式减少了很多,每年15-30款。2007年因为Nike的曲棍球装备在美国的销售疲软,Nike Bauer品牌宣布放弃曲棍球,但Bauer品牌仍将保留,同年Hyper也减少了曲棍球轮的生产与研发,同年意大利厂关闭,只保留了研发基地。Hyper也面临再一次分家,又一次的股东和技术人员退出,加入其它品牌或成立自己的品牌,其中就包括TLTF品牌(比较低调,所以小众,但却是顶级轮子)。2008年Nike卖掉了著名曲棍球鞋品牌Bauer,同样减少了对Hyper生产和研发的经费预算。2008年以后Hyper每年的款式更少了,只生产几款,出不同硬度满足不同需求,但几乎每款都是经典。2010年Nike彻底放弃轮滑市场,把Hyper品牌及一些专利技术卖掉了,一些价值较高的专利技术被其它品牌收购。换了东家的Hyper品牌,保留了意大利的研发部,并在泰国设立工厂生产轮子。2010年以后大家用得Hyper+G其实和原来的Hyper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基本都是泰国工厂生产的,已经不能和原来的美国产、意大利产的Hyper轮同日而语了。很多人都说Hyper输给了双硬度PU,但其实直到2010年,Hyper的速滑轮子都依旧是顶级的,赛场上的表现并没有输给任何双硬度轮子。真正打败Hyper的不是双硬度,而是败给了Nike的放弃。
    ②双硬度的开创与鼎盛
    双硬度PU是指轮子内层用更软的PU材质,外层用硬一些的PU材质制作的轮子,轮子有两层不同硬度的轮肉。使轮肉侧向支撑的时候产生更大的形变,增加接触面积,带来更多的抓地力。正向支撑的时候不会因为轮子外层过软增加接触面积,带来不必要的抓地力。(但实际动态轮滑滑行中,尤其速度轮滑,很少有正向支撑,所以双硬度理论在速滑方面比较理想化,理论并不完全成立。)双硬度轮子,在曲棍球方面非常常见,我个人认为双硬度轮的理论,用在曲棍球运动上比用在速滑运动上更合理。曲棍球运动,急停、急转、快速启动,双硬度轮子的形变带来的抓地力,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完成这些动作。由于曲棍球运动特点,滑行姿势相对速滑比较站立,蹬冰角度更小,支撑脚轮子正向支撑也更多,所以双硬度轮,我觉得更加适合曲棍球运动。
    1997年,K2注册了双重硬度的各种用途专利(见下图1)。发明人是John A. Roderick 和 Albert C. Chiang 和 James A. Vandergrift(专利技术属于个人)。2002年,前K2员工John Rodirick创立MPC品牌(Mearthane Products Corporation),开始生产自己的双硬度轮子,并聘请了他的前同事兼共同发明人Albert Chiang共同研发。双硬度轮子正式在比赛中使用,是在2004年的意大利世锦赛上,Luca Presti使用MPC Black Track 84MM轮子。2008年以后,众多品牌都开始研发和生产自己的双硬度轮子,如现在Matter、TLTF、Arma、Atom、Gyro等等都有自己的双硬度轮子,其中Atom还生产过3层硬度轮子,Gyro生产过4层硬度的轮子。随着Hyper品牌的衰败,外加众多品牌双硬度轮的崛起,以及聪明的商业合作和赞助,双硬度成就了鼎盛之势。至此,我也提出一个疑问,单硬度轮子就一定会比双硬度轮子差吗?速滑短距离场地赛,要求得是轮子的抓地力与运动员的体重和力量相匹配;长距离公路赛,要求得是轮子的硬度和转动惯性与地面粗细相匹配;剩下的就看运动员的个人水平了。其实论性能要求,单硬度都可以达到。但确实双硬度也给了我们性能方面的更多可能性,脚感上更多的不同体验。说后面这几句,并不是要说双硬度不好。只是想提醒一下,不要因为商家的炒作迷信双硬度,冠军用不用双硬度他都是冠军,不练的人用什么硬度也成不了冠军。




    IP属地:北京2楼2019-10-25 11:40
    收起回复
      上面说了,2003年-2010年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的型号+Grip款,只是国内接触得不多,其实+G系列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成员众多,要是完全统计大概有50-60款之多,下面只展示一些我用过的几种Hyper+G。








      IP属地:北京5楼2019-10-25 11:51
      回复
        2010年的Hyper Sidewinder,两种硬度84A(黄色)和86A(绿色)。最早吸引我是因为Joey Mantia用这款轮子打破速滑300米世界纪录。 自己用过之后,深深爱上这款轮子,当时买了很多套。110mm轮子里我最喜欢的一款,没有之一。我用过的轮子里,这款轮子的轮毂是最棒的。轴承安装的时候有顺滑舒适的阻尼感,轴承安装到最下面的时候,有“咔”一双卡住的声音。轮毂形变特别特别小,想要把轴承拆下来,需要用扳手转着圈一点一点的才能撬出来,轴承卡得特别紧,也就意味着滑行中,轮毂形变对轴承转动影响特别小,媲美合金轮毂。而且这个轮毂看上去很纤细,但超级结实。我曾一度就想把这个轮子轮毂用坏,各种跳台阶,各种从110mm用到几乎90mm大小,也没有坏过一个。和他一起接受我暴力测试的鞋子和架子都报废了,它依旧“他强任他强”。从我得到的数据参数来看,说是轮毂里加了某种秘密比例的纤维,但因为是商业秘密,Hyper并没有公开成分,只是说是先进的复合材料。真想找个懂材料的朋友给分析一下轮毂成分,这轮毂真心的牛。


        自己的2012款高端Cityrun速滑上鞋,Canariam 4x110刀架, Hyper Sidewinder 110mm 84A轮子,接受测试前的样子。(轮子用了好几套)

        后来上鞋和刀架都挂了。。。轮子轮毂依旧。。。




        即使轮子从110mm用到90mm大小,接受各种6-9节台阶的跳跃,这个“变态”的轮毂依旧。。。(Canariam架子跳断,Powerslide Triple XXX和Powerslide Icon和Powerslide Vi pro变形。)

        后来Bont收购了Hyper这款轮毂的技术,生产了自己的轮子。Bont Velocity(应该是原美国Hyper厂代工的)。但这款轮子我没有用过,因为当初买了太多的Hyper Sidewinder轮,所以这款没有入手。

        在125mm轮子里也见到了这款轮毂,Bont和MPC联名款Red Magic轮。由Bont出轮毂技术(由Hyper收购,2009年Hyper就生产过这款合金轮毂的轮子),轮肉由MPC制造。由于塑料轮毂(为了方便叙述,PU、尼龙等材料这里简称为塑料)整体加工精度很难精确到0.01,而且塑料轮毂在受力会形变,受热会形变(天气因素,轴承转动),使轴承不在最佳的运作条件,即使用了高精度飞碟也不能保证轴承最佳运作。合金轮毂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合金形变指数小于塑料,但同样也有一些问题。合金轮毂:1.力反馈虽然比塑料轮毂更清晰,技术好的运动员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操控性,但长距离也更容易疲劳。2.合金轮毂带来更大的重量,启动比别的轮子慢,但速度起来后惯性会比别的轮子大,但长距离比赛滑到后半段时候也更容易疲劳。3.至于随着轮径的逐渐变大,对轮毂强度的要求更高。合金轮毂形变指数小,而且生产的时候,安轴承的位置比塑料更容易把握精度,从而使轴承在最佳的运作条件。不过,就125mm来说,也可以改变轮毂结构和材料做到125mm所需要的强度和惯性。Hyper很早就尝试了合金轮毂的轮子,后来通过PU+纤维的材质(Hyper Sidewinder轮子的轮毂)也解决了强度的需要。PC-V轮子的设计,也可以解决轮毂内扣精度问题。所以我认为合金轮毂噱头更大于实际使用效果。



        IP属地:北京6楼2019-10-25 11:55
        收起回复
          2012年Hyper新东家复刻了经典的自由式Hyper+G,增加了更多颜色的选择。泰国生产,已经和原来不能同日而语。也就是现在大家经常能用到的Hyper+G,国内老玩家称为的“第三代Hyper+G”。

          TLTF美国品牌,比较低调的一个品牌。喜欢用各种动物命名轮子的款式。其主要特点是双硬度外露技术,不同于其它双硬度轮子的是,它贴着轮毂的一圈可以看到一些里面的软芯。轮肉脚感相比MPC更加细腻一些。比较适合短距离的轮子。




          PC-Vane德国品牌,在德国和台湾生产,曾经也是顶级轮子,现在这个品牌没有了。特点是每颗轮子上有生产日期。轮子卡轴承的位置加入了特殊材质的内扣,解决了轮毂内侧卡轴承位置的精度问题,最早是镶嵌金属垫圈,后面改成了硬质的复合材料。轮肉特别耐磨,非常细腻。后2008年其台湾的工厂独立成立了AM-Wing品牌,也就是俗称的台湾轮。
          PC-Vane Rocker轮,当年最喜欢的一款轮子之一。耐磨,细腻。就是国内货源太少。

          PC-Vane非常早就解决了轮毂与轴承之间的精度的问题,因为塑料轮毂在整体加工中很难精确到0.01(前面介绍MPC 125mm Red Magic有详细解释过)。所以导致即使同一品牌,同一批次,同一个轮子测量轮毂内扣不同的位置都会得到不同的高度(安装轴承的位置),就需要精确测量高度,用不同高度的飞碟使轴承在最佳运作状态。而且即使用了最合适的飞碟,还要考虑轮毂形变对轴承的影响。PC-Vane用了分体制造,再嵌入金属轮毂内扣或独立二次射入复合材料内扣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PC-Vane这个设计非常简单而且聪明。
          同一批次MPC轮子,轮内扣的高度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轮子,测量不同位置高度也不一样)

          PC-Vane内嵌轮毂内扣,保证了中心位置的高度精度。



          IP属地:北京7楼2019-10-25 11:59
          回复
            2008年PC-Vane其台湾的工厂独立成立了AM-Wing品牌,也就是俗称的台湾轮。轮毂的内扣继承了PC-Vane的设计,但轮肉比原来的PV-Vane要差了不少。下面随便放几张AM-Wing的轮子。




            Matter美国品牌,始创于2004年。特点是轮肉耐磨,以及速滑的中空轮毂。2008年Powerslide成为Matter唯一的全球代理商,Matter也通过Powerslide的推广渠道打开了全球的市场,成为了最顶级的轮子品牌之一。知名度最高的就是速滑轮G13,公路王者。G13也是双硬度轮。Matter近几年的顶级款轮子,都启动略慢(速度启动阶段相对其它轮子需要花费更多的力量),但惯性比较大,所以比较适合长距离。

            2008年-2010年也经常用Matter自由式的轮子跳跃和刹停,当时自由式的马达轮,轮肉非常好,但轮毂并不结实,经常裂轮毂。



            顺便放两张上面HV后来的样子。。。可见我有多能造。。。



            IP属地:北京8楼2019-10-25 12:02
            回复
              Arma美国品牌,比较低调的品牌。使用感受是,轮毂比Matter和MPC更结实,性能方面没有什么短板,轮肉性能更像是MPC(场地性能好)和Matter(公路性能好)中庸之后的产物。

              MPC美国品牌,目前最著名的双硬度PU轮生产品牌。也是美国唯一一个和Hyper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顶级轮子品牌。轮子也是国内场地赛使用率最高的。缺点是一直没能解决轮毂不结实和轮毂精度差的问题。


              由于平时滑行比较多,比较废轮子,一年大概5-6套速滑轮。所以速滑轮子定期也是屯不少。

              Looka韩国品牌,现在已经没有了。特点是半度的硬度,轮子经常会看到83.5A硬度、85.5A硬度。轮肉不错,挺耐磨,但轮毂很不结实,经常裂轮毂。



              OCRA韩国品牌,特别小众。但有一款设计让人记住了这个品牌。在轮毂中加弹簧和钢珠,随着滑行产生的惯性,钢珠会从轮毂内圈顺着弹簧轨道向轮毂外圈移动,从而产生由小逐渐增大的惯性。但后来这种设计的轮子被比赛禁用,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IP属地:北京9楼2019-10-25 12:05
              收起回复
                GYRO韩国品牌,韩国老牌轮子品牌。特点是轮子色彩绚丽,广告和宣传比较有新意。轮肉非常细腻舒服,但耐磨度比较一般。



                当年玩刹停,最惨的一颗轮子,就是GYRO的。。。

                2010年Gyro 2NT2轮,4硬度轮。也并没用出什么特别的感觉。。。


                轮子用过的还有很多品牌,以上只介绍了一些知名度高,性能优异或设计独特的品牌。
                总结:轮子有适合场地的,有适合公路的,有适合力量大的,有适合力量小的。每位玩家选择轮子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力量、使用地面、用途、和鞋子的搭配度来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轮子。不见得贵的,好的,流行的就是最适合你的。(比如:经常看到一些在红绿灯密集的城区里用3x125mm刷街的玩家。其实,125mm轮子启动慢,启动累,并不适合走走停停的城区,比较适合平坦畅通的道路。城区刷街不如选择用3*110mm。)


                IP属地:北京10楼2019-10-25 12:08
                回复
                  3.轴承
                  轴承方面知识点:
                  ①钢珠轴承在轮滑鞋上的使用
                  1884年,Levant M. Richardson申请并获得了在滑轮中使用钢球轴承以减少摩擦的专利。这也使得轮滑鞋不仅易于滚动并且减轻了鞋的重量。1900年以后钢珠轴承广泛使用到各种轮滑鞋上,标志着近代轮滑鞋开始出现。
                  ②混合陶瓷轴承在轮滑鞋上的使用
                  Jacob Csizmadia在1998年打破24小时耐力赛直排轮滑世界纪录时,亲身体验了陶瓷轴承带来的优势。 1997年24小时耐力赛世界纪录是402公里。1997年晚些时候创造了470公里的新记录,1998年Jacob Csizmadia再次打破了纪录,打破了500公里的魔法障碍,24小时内滑行了505公里。这一成就,他自己主要归功于他自己做出的改变,从钢球到陶瓷球轴承。(注:混合轴承即轴承内外圈是钢制的,里面的珠子用陶瓷球,陶瓷球材料常见的是氮化硅和氧化锆。)
                  ③轴承方面一些误区问题汇总
                  1.陶瓷轴承不怕水
                  因为轮滑用得陶瓷轴承大多是混合陶瓷轴承(内外圈和普通轴承一样是钢的,珠子是氮化硅陶瓷),只有陶瓷球不怕水,内外的钢圈遇到水,如果不及时保养维护还是会生锈的。有的轴承外表会有防水防锈涂层,但珠子轨道外圈上不会有防水涂层,即使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磨损掉,所以还是会怕进水。而且好的轴承不会用不锈钢,因为不锈钢耐磨性不好,用一阵珠子轨道外圈就会磨掉很多,所以号称不锈的轴承都不会是什么好轴承。全陶瓷轴承不怕水,但轮滑运动不适合全陶瓷轴承,内外圈太容易碎了,见到太多滑行中陶瓷内外圈碎掉,摔得很惨的案例。
                  2.陶瓷轴承不用润滑油
                  混合陶瓷轴承中的陶瓷球确实有一定自润滑效果,但只是相对于钢珠而言,并没有达到完全不用润滑油。陶瓷球想要完全脱离润滑油,就需要轴承的保持架、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也都用带有自润滑的材料制作。
                  3.陶瓷轴承不能跳
                  轴承珠子因为其形状特性,强度和分压会非常好。只要用优质的氮化硅和氧化锆制作的陶瓷球就不会碎。(我用混合陶瓷轴承各种跳台阶没碎过。当然某宝100-200元的杂牌不敢保证。)严谨的说,混合陶瓷轴承可以承受跳越动作的冲击,全陶瓷轴承不可以。
                  4.陶瓷轴承比钢珠轴承快
                  陶瓷轴承和钢珠轴承如果第一次上脚,脚感和操控度有很大的区别。用惯钢珠轴承的人,陶瓷轴承第一次上脚,简单的描述就是一个字“贼”,所以导致很多人有错觉,陶瓷轴承快。就比如某宝上100-200元的陶瓷轴承,上脚第一感觉就很“贼”,但滑起来并不稳定,跳摆,丢转,保持架不好,易爆死。实际使用速度和稳定度不如好一点的钢珠轴承。在同一加工等级上,陶瓷球轴承确实比钢珠轴承性能更优秀。但不是所有陶瓷轴承都好过钢珠轴承。而且,顶级的钢珠轴承和顶级陶瓷轴承在短距离比赛中实际起到的效果并不大,最主要是起到的用了陶瓷轴承的心理优势。只有长距离和长时间使用,陶瓷轴承更轻,摩擦更小,热膨胀更小的这些优势才会体现出来。
                  5.我的轴承能转3分钟
                  这应该是轮滑轴承最大的误区了,很多人喜欢看空转(空转即单独看轴承无承重情况下,手动转动轴承的速度,或安在轮子上看能转多久)。如果只是单纯看能转多久,其实这个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5毛钱一颗的新轴承,我都可以让它空转很久,只要把里面的油脂清洗干净,加上粘稠度超低的一层油膜,安装在惯性大的轮子上都可以轻松空转3分钟。但如果人站上去后,你会发现它还是那个5毛钱轴承的速度。因为空转并没有承重,很多轴承承重后速度并不好,因为精度不行或轴承类型不对。还有,油脂的种类也很影响轴承空转的速度,粘稠度越低的油脂,空转越好。很多昂贵的高端轴承,新的时候空转并不好,是因为用了粘稠度相对较高的油脂,需要滑行一阵,磨合油脂,把多余的油或脂推到并吸附在保持架上,使油脂在轴承球上只形成一层均匀油膜,空转就会一样很好了。其实,轴承空转,我在自己的鞋上也经常会去看,但我看得是轴承空转减速是否衰退和均匀、轴承有没有不稳定的跳动和异响。
                  6.ILQ-9系统标准的轴承比ABEC标准精度轴承更好
                  如果懂轴承的老师傅,你问他轴承好不好,他会告诉你,“看轴承好坏,先看它是不是精度轴承,是什么级别的精度轴承”。很多大国都有自己的轴承精度标准系统,轮滑上我们常见的是ABEC标准,是美国轴承制造协会制定的(很多轴承都标ABEC-7、ABEC-9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这个精度等级)。当然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大轴承厂,觉得这种标准不能完全体现自己产品的技术,有自己更严苛的轴承分级系统,但只有少数那种大品牌大厂,才真正做到了超越一般精度等级。至于轮滑、滑板等这种特种用途的轴承品牌,弄个自己的轴承分级系统,只是商业吹嘘的噱头罢了。
                  7.轮滑轴承比工业轴承快
                  这个枪,工业轴承也是躺了好多年。主要都是玩家从五金店、网上等购买的廉价的工业轴承和选择轴承种类不对导致的,这类轴承都是用得粘稠的油脂,一般是放在某些电机上带动转动用的,不是让人力去运转它的,而且这类廉价轴承都不是高速轴承。工业轴承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在承重抗压方面、速度等各各方面,都可以碾压所谓的轮滑轴承。同轮滑常用的608型号轴承来说,工业上有些需要高承重的工作条件,这类抗压工业轴承要比所谓轮滑轴承强太多了。工业上有恶略条件下需要高转速轴承的工业需求,这类轴承可以达到1分钟30000-40000转,甚至更快,而且防尘性和耐其它恶略条件,都强出所谓的轮滑轴承太多。而且很多很好轮滑轴承都是工业轴承厂代工的,只是轮滑贴牌而已。自己曾经用过800元一颗德国进口的608型号工业轴承,朋友厂子进了一批,是安装在机械上的轴承,他偷偷拿给我,我围着他们厂房试用了几圈,速度和稳定度太牛了。工艺也确实牛,纳米氮化硅轴承球,轴承钢圈轨道上有特殊的超耐磨耐热自润滑涂层,反正是我用过最快最顺滑的轴承。
                  8.我的轴承1年不用保养
                  其实轴承的保养周期和轴承的精度、制造用材、密封等级、油脂类型都有关系。但玩家常说的Powerslide金盖Classic(也是Twincam代工)和Twincam ILQ-9 Classic不需要经常保养,其实主要是因为油脂的原因,有这两款轴承的朋友可以打开看一下,里面用得油脂是膏状的,也就是俗称的脂润滑。这种脂状润滑就可以大大的延长保养周期,因为这类油脂不容易挥发干涩,而且可以封住从缝隙进来的灰尘,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用经常保养的原因。而同为Twincam ILQ-9 pro和Classic plus就需要3个月左右保养一次,主要原因是因为用了液体的润滑油,俗称的油润滑。所以不想经常保养的,可以选择脂润滑的轴承,或自己把轴承里的油更换成这种油脂。而追求速度的,可以选择油润滑的轴承。当然根据油脂所用不同的配方、不同品牌,也会有不同的粘稠度和其它性能。可以自行搜索大品牌的油状或脂状低粘稠度的润滑油,作为维护的替代品。比所谓轮滑专用的油脂要好用,还经济实惠(商家们不要打我,实话实说而已)。
                  9.我的轴承是进口的
                  和轮滑鞋、速滑鞋一样,品牌可能是国外的。(或是国内厂家在国外注册个洋牌,市场营销,没办法,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嘛)但其实,90%都是国产的。但其实这不太影响什么,中国生产水平是完全OK的,出口的轴承非常棒,但内销的就有一部分不能完全保证了。所以不要再天真的认为会有什么进口产品了。(例如美国Twincam,完全国产,工厂就在宁波。)


                  IP属地:北京11楼2019-10-25 12:10
                  收起回复
                    这些年,和轮子一样,基本轮滑圈子里比较知名或性能比较好的轴承,都一一试用过了。很多价格昂贵的轴承,性能也很一般。所以,为了使更多玩家少走弯路,下面介绍一些自己用过轴承里性价比和性能优秀的轴承:
                    Bones Reds轴承,俗称的“中国红”轴承,产地中国。Bones是美国滑板品牌轴承,虽然自己的轴承等级我觉得很扯,但Bones的轴承确实非常好用,前提是买到真的,某宝假货实在太多了。这款轴承200元以下,我个人觉得性价比第一位的。速度和抗造型都非常不错。

                    曾经的Twincam ILQ-9轴承,2003-2009年Twincam的ILQ-9系列性能和性价比非常不错。中国宁波生产。2009年以后加了二硫化钼的黑色保持架换成了尼龙的白色保持架,耐用性和速度稍有下降。算是200元左右性价比第二三位吧。

                    Bones Spuer Reds轴承,俗称的“超级红”轴承,产地中国。速度方面比“中国红”要更快。个人觉得300元左右性价比第一位。

                    Twincam ILQ-X Mr2轴承,产地中国。Mr2是一款轻量化且防尘性非常好的轴承。Mr2轴承的性能优势是,用铝合金内圈取代部分传统轴承的内圈钢材质,同时外圈钢材也改薄,使轴承整体重量下降。其次,轴承钢珠排布比传统轴承更加靠外,从转动惯量的公式质量*转动半径的平方,也就是m*r2。所以Mr2轴承比同工艺等级传统的七珠轴承转动惯量要大,因为转动半径R增加了,弥补了钢珠更小的质量不足。适合马拉松和长距离使用,不适合短距离爆发滑行。但缺点是一直没解决内圈套管容易裂的问题。适合休闲玩家长距离和马拉松使用。

                    LTM High Speed Swiss ABEC-5,LTM德国品牌,这款是在瑞士制造的。速度非常快,稳定性和操控性一流。钢珠轴承里的顶级,性能不输一般的陶瓷轴承。600元左右的价格。

                    BSB Speed Bearings swiss轴承,美国品牌,Hyper轮旗下品牌。BSB是Boss Speed Bearings的首字母缩写。低中端轴承是在国内代工生产,高端款是在瑞士生产。BSB Speed Bearings swiss这款轴承是一代传奇轴承,如果说Hyper是当时最好的轮子,那BSB的这款轴承就是钢珠轴承中的天花板。曾经的比赛中,基本只能看到两款赛级轴承,其中一款就是BSB Speed Bearings swiss轴承,一款是Bones Swiss Ceramic(陶瓷球轴承)。可见这款轴承的盛名。以至于到现在都随时可以看到假的BSB轴承。真BSB轴承,无论是商标和轴承上的字母,最后一个“B”是反着写的(见下面的图)。无论国内代工还是瑞士生产,商标一直都是如此。所以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BSB轴承,99%都是假的。这款BSB Speed Bearings swiss轴承也是我用得最多的钢珠轴承,前前后后买了5-6套,轴承用得是脂润滑,起初用速度一般,20-30公里油脂磨合开后,速度、稳定、操控一流。价格600+元。



                    BSB Speed Bearings swiss 688微轴版本



                    IP属地:北京12楼2019-10-25 12:15
                    回复
                      介绍完钢珠轴承,下面来介绍一下陶瓷轴承。陶瓷轴承我用过的要比钢珠轴承还要多。陶瓷轴承的价格都不菲,所以水比较深,只介绍我用过的性能和性价比高的产品。
                      郭丹定制款德国LTM Soldier Ceramic轴承,产地德国。这款最早是给江苏队和国家队特别定制的一款黑陶轴承,因为LTM的陶瓷轴承虽然性能顶级,但价格太昂贵了(后面会有介绍),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郭丹定制了一批,并把利润压缩得很低(基本和Takino金陶价格差不多)。并在江苏队和国家队内部消化。起初需要有些关系,才能搞到货源。现在正式对外出售了,算是玩家一大福利,用赛级入门陶瓷轴承的钱享受顶级陶瓷轴承的性能。但由于是德国订货,经常断货。。。2000元以下,性价比第一,如此福利产品,希望可以一直保持品质,不要因为对外出售而产品质量下降。



                      Bones Swiss Ceramic轴承,产地瑞士。俗称的“灰盖”轴承。专业速滑比赛中,常能见到它的身影。早期防尘性不太好,后来有所改善。2000元以下,曾经性价比第一位。现在因为有了郭丹LTM黑陶,所以只能算是第二位了。


                      郭丹定制款德国LTM Navy Ceramic轴承,产地德国。和LTM Soldier Ceramic轴承一样,最早是给江苏队和国家队特别定制的一款黑陶轴承。这是一款给力量较小的运动员设计的长距离专用轴承。





                      IP属地:北京13楼2019-10-25 12:19
                      收起回复
                        LTM Hybrid Speed Bearings Ceramic ABEC-7轴承,产地德国。LTM第二代顶级款黑陶轴承(第一代我也没用过,那时候还是学生,穷)。德国LTM这两代黑陶和韩国JnT的顶级款黑陶并称为轮滑陶瓷轴承中的天花板。但这种顶级天花板轴承,价格实在是太贵了,4000+人民币。大家作为知识点了解一下就好。



                        J&T(JnT) Untitle和Styx两款轴承,产地韩国。JnT是韩国一家专门做半定制轴承的公司。JnT Untitle和JnT Styx这两款和LTM的两款顶级黑陶并称为轮滑陶瓷轴承中的天花板。价格同样昂贵,4000+人民币。作为知识点了解一下即可。




                        总结:轴承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项目、使用目的来挑选。不管自由式还是速滑,初级练习阶段最好的选择就是钢珠轴承。操控感会更好,很多不熟练的动作会更好把控。我自己练一些新技术的时候也会换回钢珠轴承。当动作熟练后,进入体验和享受阶段时候,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需求和经济预算,更换陶瓷轴承。


                        IP属地:北京14楼2019-10-25 12:20
                        回复
                          4.飞碟(套管、轴芯、隔套)
                          飞碟方面知识点:
                          ①套管向飞碟的转变
                          比较早期的轮滑轴芯是套管,或叫隔套。是一种更长圆柱体,没有现在中间多出来的圆型碟盘,上下是更细一些圆柱,可以把轴承固定安放在上面,同时也要用更细的穿钉才能穿过去。后来发展成更简易的形态,是短一些的圆柱体,和现在的飞碟类似,只是没有碟盘(下面有两种套管的图)。但在使用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轴承和飞碟都安装到轮子里后,因为套管没有碟盘,在轮毂内扣里的位置相对飞碟没那么居中,穿钉很难直接穿过去。所以后面套管又改进为现在的飞碟。所以加上碟盘并不是某些玩家口中的增加转动平衡、增加惯性的说法。只是单纯为了更方便的穿入穿钉,方便安装罢了。

                          ②飞碟和轴承的关系
                          飞碟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小配件,但它对轴承的转速和使用寿命影响其实很大。合适长短的飞碟,可以使轴承处在最佳的压力状态下,使轴承不丢转。飞碟太短,轮子安装到架子上,轴承内、外圈会因为压力错位,卡住里面的珠子,所以轴承不转(如果不明白,看下面的图,就一目了然)。飞碟太长,轮子安装到架子上,滑行中轮子压内、外刃的时候,左右两边的轴承会有错位而产生异响,长期使用对轴承的保持架也有很大的损伤,对轴承的使用寿命和精度都有影响。
                          ③飞碟和轮子的关系
                          选择飞碟长度,其实看得不是架子,也不是轴承(部分轴承厚度精度不高除外)。而是看轮子轮毂内扣的高度,前面讲轮子的时候说过,因为轮毂注塑的原因,大多时候很难精准的控制细微的误差,所以导致了即使同款轮子轮毂内扣高度都不同。况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轮子轮毂内扣高度都不一样(其实如果国际轮协制定一个统一的内扣高度就方便多了)。飞碟短了,轮子安装到架子上不转。飞碟长了,滑行就会出现异响和轮子的偏摆。
                          ④精度飞碟的出现
                          自韩国速滑MST(Max Speed Technology)品牌提出飞碟精度以后,逐渐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飞碟的精度问题(MST品牌,下一篇谈速滑架子时候会详细讲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一篇)。很多品牌继MST后都开始生产不同高度的飞碟,用来调整轴承的工作状态。同时很多品牌都生产了测量轮子轮毂内扣高度的仪器。
                          飞碟过短示意图

                          飞碟过长示意图(图中只是大概示意,实际使用中,飞碟过长产生的空隙,不会平行左右移动,会由下至上侧向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飞碟会使轮子偏摆的原因。)



                          IP属地:北京15楼2019-10-25 12:26
                          回复
                            下面介绍一些精度飞碟和飞碟里一些有趣的设计。
                            MST(Max Speed Technology)飞碟,韩国高端速滑品牌。最早提出飞碟精度(2004年),并生产不同高度飞碟的品牌。


                            相继很多品牌都开始生产不同高度的精度飞碟。其中最优秀的就有韩国J&T品牌和Fierce(原来的Viper品牌)的飞碟。用不同颜色来区别高度,尤其J&T的飞碟,对轻量化做得更好。Fierce给飞碟内圈设计了一个小斜角,安装到轮子上,飞碟内圈和轴承内圈会有一个小斜角,方便一些拆轴承的专用工具,可以卡在飞碟和轴承之间,把轴承拆卸出来(下面第一张图,观察内圈有个小斜角)。





                            国内Takino也紧随其后,生产了轻量化的精度飞碟,并在飞碟上镂空进一步降低重量,并继承了Fierce方便拆卸的斜角设计。第一代由于镂空过大,导致飞碟经常出现形变,有点失败(就不贴图了)。第二代更改了镂空,非常不错(下图)。



                            IP属地:北京16楼2019-10-25 12:28
                            回复
                              Ficrce品牌一款智能飞碟,一个比较有想法、有意思的设计,但并没有理想中方便。飞碟是分体设计的,两个部分有螺丝和螺纹,可以转动螺纹调节高度。配有一个工具,可以插入飞碟内部,即使飞碟安装到轮子里面也可以调整高度。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买了一套,发现并没想象中的方便,因为滑行中会产生震动,震动就会使螺丝和螺纹松动并旋转,飞碟调好的高度就会变低,导致顶不住轴承内圈,造成轴承不转。需要配合螺丝防松动胶水一起使用才行。当更换不同飞碟高度的轮子时候,需要用热吹风机把螺纹处的胶水吹融化再从新调整。


                              总结:从最早的长套管→短套管→飞碟→不同高度的精度飞碟→轻量化精度飞碟→方便拆卸的精度飞碟→镂空更轻量化的方便拆卸精度飞碟和可调节高度的智能飞碟。从小小的飞碟,就可以看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以及逐渐对精度的要求。也是器材进步的一段精彩发展史。至于是否有必要追求飞碟精度?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的项目不太追求极致速度,轴承也不是陶瓷轴承,没必要追求太高的精度。飞碟选择大概合适的高度就可以了。如果你的项目对速度要求较高,或使用了昂贵的陶瓷轴承,就有必要精确选择一下飞碟的高度,测量轮子轮毂内扣的高度(或用不同高度的飞碟安装上去试),因为如果不精确一些,轴承的性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什么不说100%发挥,因为不同的轮子受力后,轮毂会有不同程度的形变,产生误差,也会影响轴承性能。这也是我前面为什么对Hyper Sidewinder和PC-V轮子轮毂好评的原因)。昂贵的轴承使用寿命也会打折扣。所以,飞碟的精度有没有必要,要看自己的目的和项目需求,还有使用轮子形变的大小。


                              IP属地:北京17楼2019-10-25 1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