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吧 关注:2,903贴子:38,256

虚伪残忍,狡诈伪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明宣宗朱瞻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云南1楼2020-01-11 14:42回复
    明宣宗朱瞻基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君”,史书上说他开创的“仁宣之治”在功绩上堪比文景。但这位“英姿睿略”的皇帝,真的只是一位类似宋仁宗那样仁慈贤明的君主吗?电视剧上,汉王朱高煦对他这个侄子有这样一句评价:论虚伪残忍,他不输他爷爷朱棣;论狡诈伪善,他超过他父亲朱高炽。
    那么,朱瞻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从历史上真实的“汉王叛乱”,来看看这位隐藏在“仁君”外表下的皇帝,是怎么对待自己二叔的。


    IP属地:云南2楼2020-01-11 14:43
    回复
      洪熙元年(1425年)5月13日,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此时他弟弟——素有篡位野心的汉王朱高煦就在山东乐安,离北京非常近;反而是太子朱瞻基,因被明仁宗任命前往南京筹办“还都”事宜,因此远在南京。第一时间得到明仁宗驾崩的消息后,汉王朱高煦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派出一队人马准备在半路上截杀太子朱瞻基。按理来说,太子朱瞻基远在南京,得到消息肯定比汉王要晚,这次截杀大概率会成功。
      但朱高煦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到朱瞻基的权谋水平。汉王的部队在路上等了好几天,愣是没见到朱瞻基的影子。一头雾水的汉王这才知道,原来太子于6月3日便火速返回北京,现在早已经在北京继位了!
      回看朱瞻基的这次继位,可以说是疑点重重。早在朱瞻基离开南京之前,南京城就已经有了“仁宗上宾”的传闻,要知道当时北京还并没有发丧,连近在乐安的汉王都还没有得到消息,可见明仁宗“上宾”的消息,早在朱瞻基的掌握之中。当时朱瞻基还对手下大臣说道:“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明宣宗实录》卷一)显得成竹在胸。刚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他“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却答道:“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明宣宗实录》卷一)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汉王算是被这位大侄子好好地涮了一把。
      那么,朱瞻基究竟是如何提前得知明仁宗驾崩的消息的呢?思来想去只有两种可能:一,他在明仁宗身边安排了大量的眼线,夜以继日的监视着自己的父亲,把父亲的健康状况一刻不停的向自己汇报;二,他虽然无法预知未来,但他创造了未来——他安排自己的亲信宦官海寿,密谋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以便让自己提前继位。
      后一种可能性当然非常可怕,要知道即便是“弑兄逼父”的李世民,也并没有“弑父”,“弑父”在古代中国是最严重的罪行,熟读儒家伦理的朱瞻基如果真能干出这种事,那么他的狠毒可能远超李世民、朱棣之流。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朱瞻基也够腹黑的了,派那么多眼线日夜监视父亲的健康状况,只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父子亲情也已经是荡然无存了。


      IP属地:云南3楼2020-01-11 14:43
      收起回复
        得知朱瞻基已经继位的汉王朱高煦当然不甘心,他素来轻视自己的这个侄子,觉得自己身经百战,对付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还不容易?于是他在宣德元年(1426年)正式扯旗造反,准备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可惜,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
        一收到汉王叛乱的消息,朱瞻基便火速开始筹备平叛事宜。杨荣等人劝他御驾亲征,朱瞻基表示同意。老将张辅认为不需要皇帝亲征,自己率军就可以把汉王收拾了,但朱瞻基认为“卿诚足擒贼,顾朕初即位,小人或怀二心,不亲行,不足安反侧”(《明史》卷一一八),显然他觉得这是一个彰显自己皇帝“天威”、向世人展现自己能力的绝佳机会。
        朱瞻基问身边的谋士,汉王下一步会怎么办?谋士们有的说他可能会攻打济南,有的说他可能会直趋南京。但朱瞻基却微微一笑,说道:“不然。济南虽近,未易攻,闻大军至,亦不暇攻。护卫军家乐安,必内顾,不肯径趋南京。高煦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今敢反者,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不能亲征耳。今闻朕行,已胆落,敢出战乎?至即擒矣。”(《明史》卷一一八)我这个二叔啊,济南他怕攻不下来,南京他又嫌太远,外表奸诈,内心怯懦,临事狐疑不决。他如今之所以敢于造反,只是欺负我年少,赌我不敢亲征。要是让他知道我亲自去了,肯定吓得魂飞魄散,到那儿就能生擒了他。
        果然,朱瞻基急行军至乐安城下,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汉王手下的许多将领看到皇帝亲征,都纷纷动摇,汉王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侄子竟然敢亲征,心中也大为畏惧。最后,汉王纠结许久,还是决定亲自向朱瞻基投降。于是,这场叛乱彻底演变成了一场闹剧,朱瞻基兵不血刃便平定了叛乱。
        擒到汉王后,朱瞻基表现的似乎非常宽容大度,他表示“帝令高煦为书召诸子,余党悉就擒,赦城中罪,胁从者不问”(《明史》卷一一八),让朱高煦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召回来,并没有杀汉王一家,而只是废为庶人,汉王本人被囚禁在逍遥城,好吃好喝供着。至于那些被胁迫造反的人则一概不追究。
        这么看起来,朱瞻基好像真是一代仁君?连造反者都不杀?呵呵,那你就太天真了。


        IP属地:云南4楼2020-01-11 14:44
        回复
          “一日,帝往,熟视久之,庶人(朱高煦)出其不意,伸一足勾上踣地,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缸起,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皆死。”(《明史纪事本末》)一天,朱瞻基跑去看朱高煦,盯着朱高煦看了很久。朱高煦可能被看毛了,于是伸脚绊了朱瞻基一跤。朱瞻基大怒,命令手下用一个大铜缸罩住朱高煦,但朱高煦力气很大,竟然把缸顶了起来,朱瞻基又命人在缸上放炭,点火燃烧,终于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缸内。然后,朱瞻基下令将朱高煦的儿子们全部处死。
          真实的历史,可能还没有这么简单。什么叫“熟视久之”?朱瞻基为什么要莫名其妙盯着朱高煦看半天?朱高煦是傻吗?之前都已经匍匐在朱瞻基脚下认罪“臣罪万万死”了,这会儿伸脚绊人家一跤有何意义?这么傻的儿子会得到朱棣的青睐?我想,史书为尊者讳,很多事情是不好明说的。我猜测,朱瞻基一定是想方设法的挑衅朱高煦,终于激怒了朱高煦,于是朱瞻基便以此为借口屠杀了朱高煦全家,而且还让后人以为他已经无比宽容了,是他二叔自己作死,连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都是这么写的。
          朱瞻基当年向他二叔的部下们承诺“胁从者不问”,可是最终又怎么样呢?“天津、青州、沧州、山西诸都督指挥约举城应者,事觉相继诛,凡六百四十余人,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编边氓者七百二十人……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明史》卷一一八)六百多人被处死,一千五百多人被株连,七百多人被被流放。
          呵呵,干坏事却留清名,好一个“仁君”!


          IP属地:云南5楼2020-01-11 14:44
          回复
            长期跟随爷爷朱棣,参加过血腥的战争,目睹过无数的宫廷权谋,练就了朱瞻基“虚伪残忍、狡诈伪善”的性格特征。但也就是这样一个虚伪残忍、狡诈伪善的皇帝,却能够体察民间疾苦、整顿吏治、改善人民生活、亲征稳定北疆,从而创造了大明王朝最辉煌的黄金十年。
            “坏人”和“好皇帝”,在帝制时代从来就不是矛盾的。
            但朱瞻基这样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又精于权谋、心黑手狠,一辈子几乎没遇到什么挫折,想干的事情几乎全都做成了,不像他爷爷经历了无数的屈辱、隐忍和失败,反而练就了刚毅的性格和铁打的身板。他杀了叔叔全家,却伪装成宽容大度;他用阴鸷的眼睛盯着自己日益虚弱的父亲,却没人说他不孝;他无故废了皇后,却没受到口诛笔伐。他装模作样的体恤一番农民,便得到了文官们的一致赞扬。但与此同时他也在享受着斗蛐蛐、玩书画、游猎无度、美女成群的奢华生活,隔三差五的向朝鲜索要秀女,搞得属国都不厌其烦。
            于是就像电视剧上汉王说的那番话:心机极重,手段极狠,天资极高,运气极好,这样的人,占尽天机,很难长命。也许,真的是上天都看不下去这样“占尽好事”的人了,公元1435年,在位仅仅十年、37岁春秋鼎盛正值壮年的朱瞻基,突然病逝。他的黄金时代也随着他儿子——超级败家子儿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而随风逝去了。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占尽人间好事的皇帝,一个是朱瞻基,一个是乾隆。朱瞻基留下了英名,后人黑他的很少,但代价是过于短命,仅仅十年的治世很快就被历史遗忘了,以至于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他。而乾隆倒是长寿,但他的代价,就是让现代的人们都几乎不再提他的功绩了,而只记得他的文字狱,他的闭关锁国,他的自我吹嘘,只记得他是中华衰败的罪魁祸首。也许历史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真的不能太顺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人生太顺总是有代价的。


            IP属地:云南6楼2020-01-11 14:44
            回复
              想想为什么发帖都五小时了还没人回复你。 你想, 你以为,你猜测 真厉害,史学家都没发现的细节逻辑被你发现了
              还有,谁说没人黑朱瞻基了,正事不做整天斗蟋蟀,蟋蟀天子的帽子不是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11 19:51
              回复
                问一下世上有哪一个君王不是这样的呢?好像直男君王的下场都不好吧?他若是中华衰败的罪魁祸首,那后面的清朝呢?敢情今天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怪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只在位十年的皇帝,真的是好样的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啊!真有才,墙都不服,就服你这样的。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1-11 20:17
                回复
                  文景之治,文帝和景帝不一样用阴谋杀人吗


                  IP属地:江西11楼2020-01-12 09:52
                  回复
                    老好人做不了皇帝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1-12 09:54
                    回复
                      明史,不堪闻问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1-13 04:17
                      回复
                        关于仁宗的死和宣总的继位,楼主这两种说法我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看到过,但我当时就觉得当年明月有点过度YY过度阴谋论了,因为他没有把最符合常理的一种可能性说进去,那就是 仁宗或是他身边的亲信近臣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为了避免国事不稳汉王篡位,提前通知自己的儿子,人家是亲父子,就算现在的老人觉得自己病有些重了也是第一时间把自己子女叫回到身边。


                        IP属地:上海17楼2020-01-13 14:28
                        回复
                          当你屁股坐上那个位置你就得告别人性,否则能不能干好皇帝本职先不说,命能不能保住都未必。


                          IP属地:陕西18楼2020-01-13 15:27
                          回复
                            太祖,成祖杀的人更多,但都是好皇帝,朱允炆倒是想做好人,战场上还勿伤我叔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1-13 17: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