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吧 关注:528贴子:3,676

“抱团养老”终散伙,亲历者讲述现实真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 | 老年网校
如果年老时,不住养老院,不靠子女,应该怎么养老?
近日大家肯定都看到了这个新闻“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住着这么一群老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们众筹购买了一栋楼“抱团养老”十五年,如今他们毅然决定把这幢满载记忆的“慈舟养老院”捐出去。”
但这样的养老方式,真的可以大力推广,适合我们大部分普通退休老人吗?今天就来听听一位“抱团养老”亲历者的心声吧!或许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抱团养老的另一重困境
把我们拆散的就是“钱”
主持人:魏然
倾诉者:薛阿姨 67岁 退休职工
1、钱让这个团儿抱不紧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有关抱团养老的文章,好多同龄人也都在看。今天我决定也和你们说说,我的抱团养老经历。

一般抱团没抱成的原因,主要还是选择的方式不太合适,还有一些感情纠葛。给老年人提了醒。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就算是居住方式合适,不掺杂感情,也会出问题,而最大问题,就是钱。
不是说有钱没钱,而是说,在这个团体里,大家对钱的看法和基本的经济实力要相当。否则,这个团儿还是会被钱拆散。

我们有一个抱团儿养老的“小团体”,要算起来,有七八年了。我们从三四个人发起,到后来最多时发展到20多人,可之后,又慢慢地减少。现在,我在的这个“组”还有5个人,其他的人,有的回去“自己过”了,也有的成员另组了新的组。大家热闹过,也确实从中获得过快乐和帮助,但其中的烦恼真不少。

我们抱团养老的想法源于相关的新闻报道,据说在一些社区,早就有这种方式,有个“官宣”的说法,叫“互助式养老”,一个社区里的老人彼此关照,年轻的照顾年老的,或是同龄的彼此帮助。据说有的坚持了10多年,做得好的社区,还有社工在其中帮助。
我们住的是老小区,老年人口比较多,而且,都是住了二三十年的老邻居,平时打头碰脸的,关系挺好。看到人家这种榜样,大家也就慢慢说起这个话题。老邻居们年龄越来越大,空巣和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家商量后,就学起了人家的样子,渐渐形成了抱团儿养老的模式。只是,决定这个团儿抱得紧不紧,得用现在小年轻儿找对象的一个流行语来说:应该“三观”一致。
2、钱上不平衡心就不平衡
我们开始抱团儿的几个人住在同一社区,离得近。都是女性,也都没了老伴儿。这个组合是我们考虑了很久定下的,之后再有人想加入,我们也是这个“标准”。我们想的是,大家的生活境遇差不多,相互能理解,来往也方便。我们有很长时间相处得还不错,所以后来吸引了那么多人来加盟。
我们这个团体,一开始年龄最大的六十七,小的刚退休不久。身体也都还可以。我们每天早上准时到小花园集合,先晨练,之后一起去买菜,开始是各买各的,后来发现大家买的都差不多,因为你买这个,我看着不错也买了,结果各家做的饭都差不离。而且,这些人平时总是一个人在家,一个人的饭最不好做了,做多了就浪费。于是,大家就决定干脆一起买,一起做,一起吃。
开始大伙儿都争着掏钱,今儿你花,明儿我请。可是,我觉得这样不太好,每天花多花少不固定,多花的可能心里就不舒服。所以,我们改成每个月每人交400元伙食费(那是当时的物价啊,后来涨了几次),我们之中有个姐姐原来是会计,就由她管账,她挺细致的,每笔开支都记得非常清楚。

我们固定在一个人家里做饭,吃饭,因为她家房子比较大,住一楼有个小院儿,很方便。我们一般只做中午饭,因为老年了,晚饭吃得少,中午剩下的,大家分分,晚上就够了。
后来我们这个方式让好多人羡慕,就总有新人加入。不过,由于空间有限,我们“搭伙”的人最多加到了9个,其他人实在加不进来了。组里的人,其实也是有变化的,有人退出,有人加入。退出,就是因为钱。
大家虽然说都交了伙食费,可有的人慢慢就不平衡了,觉得太贵,自己在家过,用不了这么多钱。也有人觉得组里有人退休金多,一个月五六千,可自己只有两千多,人家要吃好的,自己将就就行,每天做三四个菜都是“便宜”了那些爱享受的,他们想吃好的,应该多拿钱。
也有人开始计较,有人吃得多,带得多,有人饭量小,或者这个月生病了,或是家里有事没在这里吃多少,可伙食费为什么不退呢?
大伙儿聚餐的那个姐姐家,每个月我们会买两桶油,一些调料啥的,还添过一些餐具。而且每个月我们会拨出一点儿钱给人家的煤气费、水电费。可就有人不乐意了,说那些东西根本用不了,认为那个姐姐占了便宜。

后来又发生了,谁住院了,大家摊钱买东西,厨房里灶具、油烟机坏了,大家摊钱换之类的事,有的人没什么抱怨,几十块钱也不在乎。可是,有的人就不行,不仅抱怨,还在大伙儿之间挑唆,弄出很多不愉快。
搭伙的这个方式,人员变动特别大,最终在今年6月,就彻底不弄了。不过,我们两三个核心的人还是挺怀念那种方式,但一想起那些为钱发生的争执,又觉得很别扭。


IP属地:广东1楼2020-09-22 09:07回复
    3、攀比心成最大障碍
    抱团养老,其实就是为了相互有个照应,这些年,大家也确实做到了。比如定时集合,要是谁没来,大家就过去看看,避免了很多意外。有谁病了,甚至住院了,大家轮流照顾,谁家有点什么事,大家一起张罗。虽然也有谁出力多,出力少的问题,但大家基本上都能接受。最终产生矛盾的,还是各自的经济实力和攀比心。
    团体里每个人生活条件不一样,确实有退休金特别高的,花钱大方,这个岁数了,还能开车,人家经常拉着群体里的人去玩儿啊,或是办事儿。
    有的时候,我们去短途游,就有两个人开车带着大伙儿。我们平摊给人家油儿钱,可就有人不乐意拿,还说:“她又不缺这个钱。”更有人让人家拉着去接孙子,偶尔还行,后来一到周末就这样,人家有车的也不乐意了。可一旦拒绝,对方就不满意,说人家:“有车了不起啊。”
    群体里有的姐姐爱美,经济实力又达得到,就总去美容院、健身房什么的,有时候也请别的姐妹去。可有的被请过的,就当应该的了,老跟着人家去,而且,有时候根本不是为了美容或健身,就为了去洗澡,一洗两个小时,弄得人家请客的很尴尬。可一和对方提意见,对方背后就说人家:“不就是嫌占她便宜了?她手里那么多卡,一个人用不了也浪费,她带我去不也为显摆她有钱吗?”
    群体里有的人自己经济实力一般,但孩子条件好,有时候带妈妈去旅游啊,给妈妈买高档物品啊,后来知道有这个抱团养老,有时候也给其他阿姨捎东西。这种事在有的人看来就是“嘚瑟”。还有的人比较自卑,觉得自己没什么可送的,怕别人笑话,之后就悄悄“退团”了。

    而大多数情况下,因为衣着、首饰、业余爱好等等,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和实力确实不同,就会有人心理不平衡。甚至有人说过,我们应该有“团服”,省得大家攀比,可那都不现实。要说,家还是我们最终的港湾,建设好每一个家庭,敦伦尽孝,家庭和睦,才是可靠之所,老了临时挂靠一个组织,再去磨合性格、生活习惯,毕竟有难处……
    总之,这个团队,从人少到人多,后来又到人少,有人还能是朋友,也有人后来都不往来了。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利益和攀比心。要是总觉得自己不平衡,养老这个团儿还真不好抱。


    IP属地:广东2楼2020-09-22 09:10
    回复
      早先央视报道: CCTV纪录片《抱团养老》
        她和老伴当月就去了纪录片主角的家里取经,回来便开始了自己的“抱团养老”计划。
        1个半月的时间里,王阿姨夫妇在家接待、面试了20多对老夫妻,从中挑选了几对一起生活。现在,王阿姨的家里多了11位素不相识的老人。
        
        他们住的是余杭200㎡的农家别墅,3层楼住13口人绰绰有余。
        
        别墅外围不仅有大院子,还有果园、鱼塘、菜地……一系列设施都是老年生活的标配。
        看到以上的生活环境以及吃饭的时候大家和睦热闹的场景,你是不是会有一丝丝心动与遐想呢?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IP属地:广东3楼2020-09-22 09:13
      回复
        抱团养老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相处,即便是一家人相处,都会有矛盾摩擦,更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心不一,成长环境不一,看看各地的敬老院里面情况,和抱团养老何异? 家才是最后的港湾,


        IP属地:广东10楼2020-10-04 17:21
        收起回复
          转:
           有的人说,老了就死了算了,呵呵,你们想的太天真了?你们有三十岁以上吗?有过住院排号,自己做检查自己去病房,自己盯医嘱,自己看吊瓶的经验吗?我曾经也觉得要什么孩子,麻烦死了,结婚也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伴,因为我年轻啊,我有收入啊,我一个人收入可以供我天南海北的玩,不说吃最好的,但是大部分好吃的我都能品尝一番。突然有一天我病了,不是什么大病,就是腿上长了个疙瘩,压迫血管,很疼,不能下床,在床上没事。刚好那一段,我孩子刚出生,我媳妇一个人没有经历照顾我,我一个人在医院趟了一周,夏天。三人间,什么感受,一个人,窗外都看不清楚,不能动。有时候还要自己忍着自己拖着腿去检查,跑上跑下。打针的时候不能闭眼,护士很忙,你需要自己叫护士,理疗要自己看着。洗澡,呵呵,擦身子都难。
          其实这些都还好,主要是孤独,身边的都是其他病人,我住了一周,我不是啥大病,就是要休息,人生百态。你们不理解那种孤独感,有些老头老太太们,也是一些小病,但是没有人陪伴,儿子女儿来了,骂他们一顿“告诉你不要喝酒了,你非要喝,现在好了吧,你怎么这么犟呢”“我大哥都不管你,你还对他那么好,最后还得靠女儿我吧”等等,他们反而开心了。我懂了,我想想我现在还能动,我还年轻,如果我到他们那个岁数,不说多,五六十岁,我得了什么稍微棘手点的病,我可能就不想活了,孤独寂寞,身边人的呻吟,痛苦,你无法体会的,你不站在悬崖边,你不知道你也恐高,你不到了死亡边缘,你不晓得死是多么恐怖,自己原来多希望活,你不遇到那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你多喜欢有个贴心的人骂你也是一种幸福。如果你现在想着自己一个人挺好,建议你就别去将就,将就就是对你另一半的不负责任,而不是对你。西方宣扬的个人自由,极端自私自利,只会害了你!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你不信,恰恰是保护你的底线。
          你只有体会到,两个人一个家庭的意义你才会真正维护这个家庭。家是人的港湾,人剩下就是群体动物,社会越发展,人情越冷漠,而家就是最后唯一的寄托,这是精神层面的,不是什么物质就能改变,你看到一个人生活潇洒自由,越来越小资养生,这个人精神基本就越孤独寂寞,人的精神生活就是在一些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低级趣味下感受出来的,不是啥小资情调,浓烈醇香的咖啡是比不上你的小不点叫你一声爸爸妈妈给你到一杯白开水更加温暖你的心灵的。


          IP属地:广东11楼2020-10-16 18:43
          回复
            发现,时下很多年轻人,看不起传统家庭结构。  他们追求真爱。  渴望享受自由。  认为家庭是束缚、累赘。
              尤其是在各种恶性事件发生后,  “每日恐婚”更是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但我想说,婚姻依旧是抵御人生风险,最好的选择。  除了有父母,  伴侣、孩子是现在社会结构里,离每个人最近的连接。
              最关键的是,  这种连接是受法律保护的。  孩子弃养。  伴侣离婚。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虽然,抱团养老也能签订协议。
              但这种协议,只能作为日常约束。  对方能否遵守,  甚至在你陷入危险时,给予及时帮助,全凭对方品性。
              所以,  我仍旧赞成,
              大家遇到不错的人,可以组建家庭。


            IP属地:广东13楼2020-10-17 17:31
            回复
               一个家庭,可以说,生下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整个家族都获得了兴盛的希望,父母的后半生人生价值也得到最大体现,一切事业、智慧、财富都后继有人!如果生下**低能的孩子,甚至有先天缺陷的孩子,那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受到拖累,按俗话讲,那父母真可谓是“生子来讨债的!”。胎教的重要不可谓不重要,做的好,能改变后代的命运,从身体和智能上改变家族的未来……
                现代胎教理论很多,但是很少有了解传统胎教的,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加工后变成帖子分享给诸位未婚男女吧!
                评价一个媳妇好不好,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她妈妈做得怎样。当妈妈很重要!要想生出一个好孩子,就得从做妈妈这儿用功。要不然,孩子生不好,就会留下祸根,一代代往下传,真了不得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母子的心是相连的。从怀孕开始,孩子就吃着妈妈的气血长大,妈妈的一喜一怒、一冷一热、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妈妈种因,孩子结果。孩子若有病,当母亲的最要反思自己,回想一下自己,那股气是跟谁生的。找到病根,面对现实,认己不是,找人好处。只要认真了,孩子身上就会有奇迹产生。
                同样,一个父亲,在妻子怀孕阶段他的身体素质,智能状态,甚至心理状态,开心还快乐、紧张还是豁达…… 都会如实的传递给孩子,孩子好不好养,好不好教,脾气、身体、性格如何?都和丈夫在怀孕阶段的状态有极大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父母生的几个孩子,秉性、身体、命运都不一样!


              IP属地:广东14楼2020-10-18 19:18
              回复
                三观相合,哪里找得到这样一群陌生人,是难的


                IP属地:广东20楼2020-10-22 11:54
                回复
                  看到很多宣传自我,极度自私自立,挑拨婆媳关系和弃老取幼的 新闻和论点,笔者痛心,要知道,善待父母,善待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老话叫种福田,为自己,为子孙种啊,要多些耐心……
                    其实,不论多大年纪的父母,都需要当儿女的耐心对待,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后,更需要我们付出百倍耐心。
                    善待父母,面对父母的唠叨不要烦躁,不要顶撞,要知道唠叨的背后都是关心与经验。
                    父母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了,思维不活跃了,面对他们理解不了的,要有耐心,慢慢给他们解释,要知道当你还是个孩子时,父母也是这样对你的,年轻时以为自己万能,老了的时候,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会变的,家庭的港湾作用才会体现,不要寄望外人,家人家庭的用心建设,此时就显得重要了


                  IP属地:广东23楼2020-10-24 18:24
                  收起回复
                    本质上究竟不是一家人,情感基础和家庭伦理没有,只有靠钱这个根本要素连接一群人在一起,钱成了关键变数!!


                    IP属地:广东25楼2020-10-29 11:39
                    收起回复
                      网友echo:这个模式还不如去所谓的老年公寓.
                        在老年公寓,几个性格相投的人报成一个小团体,自己玩自己的,一个人有事,有管理人员来应急.
                        这个模式下,一大群需要别人照顾人在一起,万一有急事,谁管谁?
                      就怕性格怪的人,不合群又带刺的,团队哪种人都有的,
                        但是一个人如果活到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相信的情况下, 这个世上他还有可以相信的人吗?


                      IP属地:广东26楼2020-10-29 11:54
                      回复
                        看到很多宣传自我,极度自私自立,挑拨婆媳关系和弃老取幼的 新闻和论点,笔者痛心,要知道,善待父母,善待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老话叫种福田,为自己,为子孙种啊,要多些耐心……
                        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关系孩子的未来,家里的老人家是否安心过世
                          其实,不论多大年纪的父母,都需要当儿女的耐心对待,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后,更需要我们付出百倍耐心。
                          善待父母,面对父母的唠叨不要烦躁,不要顶撞,要知道唠叨的背后都是关心与经验。
                          父母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了,思维不活跃了,面对他们理解不了的,要有耐心,慢慢给他们解释,要知道当你还是个孩子时,父母也是这样对你的,年轻时以为自己万能,老了的时候,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会变的,家庭的港湾作用才会体现,不要寄望外人,家人家庭的用心建设,此时就显得重要了


                        IP属地:广东28楼2020-10-30 11:49
                        回复
                          我觉得抱团养老必须有本事保持动态流动。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最后送走一批老的,自己身体也不行了,就必须有相对年轻身体好的补充进来。形成循环,
                            但是好多团做不到,甚至是身体不好的忽悠其他人伺候自己,还比较挑剔,最后形成能伺候人的退出了。剩下谁也不伺候谁,只能散伙。


                          IP属地:广东30楼2020-10-30 16:36
                          收起回复
                            记得是在八十年代,不记得我当时有几岁,记得哥哥好像已经上学。几岁的记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比较模糊的,但那时情景却很清晰地记在脑海。妈妈收了一地的西瓜,推着一辆二轮车,带着我们兄弟俩到附近旁边的一所中学摆卖。   “这瓜红不红?”从学校里面出来一位身穿墨绿色衣服、面貌肃然的中年人,看样子像是学校的领导级人物。“红!”妈妈卑躬恳切地回答。“看过才能确定!”那人脸带不屑,随手在瓜堆里面拿起一个,用手拍拍、敲敲,忽地用力一掰,西瓜被分为两爿。   那人勃然大怒:“这瓜能叫红吗?”“啪”的一声,把西瓜狠狠地掷在地上,瓜肉四溅。“我给你换一个。”妈妈急忙说道。“不用了,你也不用在这里骗人了!”一把抢过妈妈手中的称秆,在大腿上一拗,称秆立刻弯折。妈妈想去阻止,被他一把推倒在地。接着,那人掀翻二轮车,所有西瓜碌碌滚落在地,压扁的压扁,破碎的破碎。那人还不罢手,还一脚脚地往上面踏,直到红红的瓜肉撒了一地,汁液横流。   那人凶得厉害,妈妈吓得抱着大哭的我和哥哥瑟瑟发抖,不敢作声。周围热闹的人围了一圈,指指点点,就是没人支持公道,偌大一车瓜,就没有一个是红的吗?转瞬之间,一车西瓜统统化为碎沫,一片狼藉。那人酣畅淋漓地摧毁一车西瓜之后,临走之际,还狠狠撇下一句:“以后不许再到学校这里卖瓜!”
                              事后哥哥对我说,他想狠狠地捅那人几刀。哥哥这样离奇的想法,我却不感到奇怪。我记忆中,瓜是红的,我不明白那人为什么要睁眼说瞎话硬说瓜不红。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得那间旧泥房连一扇遮风挡雨的门也没有,只能用几根竹片、一些干草编织一块门状的物事拦在门口。其实那是不需要的,屋内四壁萧条,小偷根本不会光顾。为了帮补家计,妈妈一边照料我们,一边在地里种些西瓜,等收成之后卖去换点钱。那时候,哥哥常常在地里帮着除草、浇水,幼小的手也长满老茧,而我则在地里和那些昆虫打交道。好不容易等到收成,还没卖到几个钱,所有结果、所有心血、所有付出,就被这样被无情砸烂,委实令人心痛和愤恨!哥哥不是少年乔峰,乔峰在冷血的大夫见死不救,会在半夜从狗洞钻进去,将他一刀刺死,快意恩仇。那人蛮横无礼,无非是在欺负衣衫褴褛的女人小孩,我们受了委屈,泪水只好往肚子里面流,人穷被人欺,那又有什么办法?   哥哥告诉我,并不是我们的西瓜不红。那人是中学里面小卖部的老板,那时候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学校小卖部垄断经营的范围不仅是整个校园,而且还涉及学校附近周围的地方。那次,我们的瓜车停在学校外面,那人认为已经侵犯到他的地盘,就故意挑衅、破坏,真有武侠小说里面的恶人本色。他在学校里面经营已经是得天独厚,收入丰富,其实只须把我们像乞丐一样赶走就是,何必把整车西瓜都砸碎,连我们这么一点生计也不放过?   九十年代,我进了那所中学,哥哥指着远处一位扫垃圾的驼背老头说,还记得那人吗?他就是以前砸我们西瓜的人。显然,事隔多年,我和哥哥都没有忘记那惊心的一幕。哥说,那人从前倚仗着有亲戚当校长,就霸占了学校小卖部的经营权,现在亲戚下台了,他便丢了饭碗。据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杀人,一个吸毒,败尽家产,晚景凄凉…… 看着那样猥琐的老头,我心中已经没有仇恨,但我也难以同情,他为什么又不去同情当年那几个大热天卖西瓜的女人、小孩呢? (两个儿子,一个杀人,一个吸毒,可谓惨矣)..
                              真是报应不空,只看早晚啊


                            IP属地:广东31楼2020-11-13 10:48
                            回复
                              自然力有残酷性的一面。
                                自然力没有老者相、年轻相、幼儿相,你是哪个心就让你受哪个心的惩罚。关键在于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根本的心性。不明白自己什麽心怎麽能见性呢?一定要明白我是谁,我犯什麽错误了。不管什麽疾病都有因果,所有的因来源于心,心就是内因。像医疗是外因治疗法,我们这个是内因治疗法,从根本上治疗,釜底抽薪。既然用心佛都能修成,难道还治不了病吗?什麽都可以治疗得干净彻底。关键要找到对症的方法。什麽性格什麽命运,性格和命运是一体的。一般人以为用心爱人是好,结果爱别人倒给人添乱,越爱对方越倒霉。圣人真正爱人不用心——私心、狭隘心,用慈悲心祛除这个心,让所有的心都放下,没心没肺,此心非心方是空。爱恨不两边才叫中庸之道。过去还批中庸之道,不知道中庸之道是天道。你看社会上的人是不是说话往中间说的命好?爱说极端话的人有命好的吗?谁中庸谁得道。
                                化解事业、命运的灾难也是这样。人家为什麽骗我?原来我爱撒谎;为什麽有人打我骂我?因为我骂过别人;为什麽爱人有第三者?因为我怨恨别人生活作风不好……烦啥招啥,一一对应。为什麽你家孩子不听话?因为你小时候也不听话,因为你烦不听话的孩子,还笑过别人:“他家孩子怎麽那样?如果我家要是摊上这孩子……”好,自然力把这种孩子招你家来了。这叫直接找原因,直接找因果。--


                              IP属地:广东33楼2020-11-22 1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