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00贴子:656,626
  • 3回复贴,共1

关于五年复辽——与王博士探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王荣湟博士。


IP属地:福建1楼2020-11-03 12:34回复
    欣闻王荣湟博士《袁崇焕全传》出版发售,本人忝为袁粉,亦得获赠一册,不胜荣幸。早在几年以前,袁传初稿之时,就时闻审稿的网友提出王博士与我对于袁崇焕观点相左之处,心知此书面世之际,就是不得不与之“掐架”,各抒观点之时。
    对作者最大的尊重,除认真读书之余,提出不同的浅见,以供商榷。此书史料之丰富,是读多年来袁毛问题所少见的,很多细节之处,不避麻烦,尽量叙述清晰,还原当时的历史剧情,这也是难能可贵的。我看书挺慢,前面的章节已有不同意见之处,但是出入不大,细节而已。“五年复辽”(以下不用引号)的篇幅是跳过某些章节提前来看的,不同意见之处就比较明显了。虽然,针对此书的观点,最后肯定会有更多地方意见有出入,那也只能等以后再说了,现在自然是忍不住将关于五年复辽的部分先“掐”为敬。释卷之余,草草成字,以供抛砖之用。
    在书中,王博士认为:
    “五年复辽”的战略构想虽有宁锦鏖战的经验之得,但主要来源于袁崇焕的个有臆断。(180页)
    他接下来分析总结道:
    它严重错估敌我情形,末全面考虑各种情况,忽略了战场上诸多可能的形势变化,即缺乏坚实的基础,又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因而这个构想注定不可能成功。(180页)
    然后,王博士分四点来阐述五年复辽战略考虑不足之处,我们一点一点分析。
    首先,高估了明朝的战争力量……在党争激烈、国库空虚、贪污横行、冒功靡饷的时代背景下,指望朝廷为辽东战争供应充足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是不可能的。(180页)
    明朝党争激烈、国库空虚、贪污横行、冒功靡饷的时代背景当然是不可否认的,甚至还有一种更加恶劣的情况,就是嫉功妒能的人大有人在,所谓“自己做没主意,别人做不中意”,时时将责任推委给他人。
    但是袁崇焕并不是没有充分考虑这样的情形啊,相反,由于他在平台召对这一时间内,将辽东战事所有的问题从各个角度提出,并针对各部分提出他的需要和意见,所以看起来他所提出的条件比较多,甚至比较苛刻。可是,仔细想来,袁崇焕不仅没有提出比以往更多的资源,实际是充分考虑到减省资源,仅在用银方面,就提出缺银一百二十万,可以先省下六十万。平台召对以后,户部尚书毕自严也对此赞赏不已。
    昨督师尚书袁崇焕于召对时,慨然以节省六十万自许,臣未尝不击节壮之,又未尝不盱衡望之也。————毕自严的《石隐园藏稿》卷六:辽饷不敷疏
    在上任督师以后,除了需要立即着手解决宁远叛乱之事,袁崇焕第一时间就是整理辽东的钱粮问题,并向朝廷提出一份辽东需要资源的报告,提出关外约略钱粮,加上补齐以往的积欠七十余万,崇祯元年需要大约五百八十四万。
    这怎么能说袁崇焕高估了明朝战争力量,对明朝的物资人力等供应过度指望了呢?从明末到当今,从现实到网络,正是流行一种错误的推导,认为袁崇焕提出五年复辽是一种仓促的战略,于是提出了更多的资源需求,明朝在提供过多的资源以后,其他地方供应不足,导致明朝最后灭亡。这当然是对明末历史的误读,或者史料掌握不丰所致,可王博士也持这种观点,岂不是要将我等带入沟里?实际上,辽事起,萨尔浒之后,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以及崇祯三年以后,都比袁崇焕督师在任的崇祯元年和崇祯二年所花的资源要大的多,至少在用银方面是多的多。
    我们先把王博士针对五年平辽的第三点提上来说,王博士认为,袁崇焕忽略了战场上种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并举一例:
    例如:战线越往前推,来自后金的威胁越大,如何争取时间屯筑?万一后金轻骑猝至或者轮番袭扰,如何防守、交战?若收复广宁,明军与后金隔河对垒,到时如何防御后金渡河?又如何渡河作战,反攻辽、沈?若后金长期围困明军前线城池,如何救援?若后金实行围点打援,如何应对?若前线城池不幸沦陷,如何夺回?若后金避实就虚,以偏师牵制宁远、锦州,而以主力攻袭前屯卫、中卫所、山海关,甚至绕道蒙古直攻蓟镇诸口,如何化解?(181页)
    看起来虽然提了七八个问题,其实就两类,一个是守怎么守?另一个是战线推进了以后,进击、驻守、后勤怎么办?
    围点打援这个贱招,后金不时在用,也素有成果。我很疑惑,王博士既然提出五年平辽“有宁锦鏖战的经验之得”,怎么就忘记了宁锦之战袁崇焕就已经几乎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呢?宁锦战时,后金也是围了锦州,等宁远的援兵来打,同样也围了宁远,等山海关的援兵来打,结果都不成功。锦州被围时,宁远出兵也出兵,是时满桂率部前往,打完了就跑,纯属给皇太极的围点打援添堵,只能称为袭扰战,不能称为解围战。锦州还是守锦州的,宁远则自己打宁远的,基本属于各自为战,各自坚守,不给敌军围点打援以机会。战后,袁崇焕总结战争经验为:
    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步步活掉,处处坚牢” ————《明史纪事本末》1474页。[清]彭人杰撰《东莞县志》卷六十一,人物,略八:18页


    IP属地:福建2楼2020-11-03 12:34
    收起回复
      我们再举一个很实际的例子,袁崇焕在辽东实际处理军务的进度。到任之初,袁崇焕就奏报了当时辽东的情况,其中关于当时的军马是这样的:
      ……除九边旧饷另疏披陈外,乃若辽左兵马征调……自天启二年始有册报部,大约除班军外额设官兵多不过十一万有竒,马骡多不满四万上下……今则日益不同矣,总计关内外官兵一十三万三千五百八十五员名,马骡二万二千八百四十七匹头……————,《石隐园藏稿》卷六:《清查辽左军饷疏》崇祯元年八月。
      到了次年八月:
      督师尚书袁崇焕疏言:…………实用之于辽者,合四镇官兵共计一十五万三千一百八十二员名,马八万一千六百零三匹…………臣未任之先,通支本折色共银六百余万,今额定正应支本折色四百八十余万,减去新饷银一百二十余万矣。————《崇祯长编》二年八月:
      也就是说,袁崇焕上任一年的时间,就增兵两万多(原来的兵员里,有清汰掉老弱的营兵,所以实际增员不止两万人),增马更甚,增加了五万八千匹。并且,是崇祯二年五月斩毛以前,就将军队改制,完成了将孙承宗以十五营个车营为主的辽东军,改制为十五个骑兵营为主的关宁军(袁崇焕督师题本《为“更定关外营堡将领”事》),并且重定了五十员将领及各自分驻的营堡,将辽东关宁军整个军制改组完成。正是因为军制的改组,到了崇祯二年十一月已巳之变的战场,关宁军在北京城下,已经有了一支可以与后金八旗在野战战场上正面硬刚的队伍。这支队伍,在北京两役之后,按户部的清查,尚有兵二万人,马一万一千(《度支奏议·堂稿卷十·遵旨查明援兵实数疏》:臣复将见在者与臣部月来所供亿者逐一磨,对除祖大寿兵丁二万人、战马一万一千匹费用不貲……)。这支骑兵队伍,也是在袁崇焕身后,不断被派往内地剿匪时战绩裴然,以及祖大寿、吴三桂所部在宁远坚守了十余年的关宁军,时明人称之为“关宁铁骑”的前身。再之后,明末活跃在各处战场上的风云人物,如祖宽、曹文诏、祖大寿、何可纲、张弘谟、周遇吉、赵光忭、左良玉,无一不是出身自这支关宁军的队伍。重点是,在完成这些军事业绩的同时,袁崇焕并没有因此增加辽东的费用,而是不断的缩减,从平台召对称可省六十万,再到实际清查再称可省至584万(含补还上一年的70万),并承诺次年再省至每年480万两银,崇祯元年也确实践言仅用了583万两白银。请再注意一个细节,这只花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以这样的军政进度,可以说已经初步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的阶段,到下一步进入战略反攻的准备时间,可以说,也不是那么难以企及的,这个时间上所谓尖锐的矛盾,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而且,此例同时可以来回答王博士关于五年平辽的第二个意见了,他认为袁崇焕对后金的轻视。
      由于对对手过于藐视,袁崇焕对后金的战略准备情况,战略企图,主要的作战方向缺乏足够的思量,他天真地认为后金仍会像往常一样进犯宁锦,还会采取攻坚作战的方式,明朝可以以逸待劳,制敌死命,使其坐困。他没有想到对手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反思总结以前失利的经验教训,谋划新的作战策略和作战方式。(181页)
      试问,如果天真的认为后金仍会象往常一样进犯宁锦,采取攻坚作战的方式,那么袁崇焕养战马训骑兵干什么?后金可以有新的作战策略和作战方式,但是归根到底,实际战术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攻城战,另一种是野战。辽东明军要保证的,是先保证守城战,再转换到可以野战,最后进一步到可以攻城战。从实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初步完成了守城战向野战转换的军队结构,这完全可以反证,当初提出五年复辽的计划的时候,并没有怀有多少对后金的轻视之心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袁崇焕在面对敌军时是有藐视之意,比如宁远战时对窗外的敌兵笑曰:“贱至矣”。伟人不也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吗?这也不是什么毛病啊。
      那,五年复辽就没什么问题吗?
      有。
      五年复辽,在时间上与其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所有人都持怀疑态度的时限。不仅包括当时的明人,甚至包括现在研究袁毛问题的不管是学界的学者,还是对历史感兴趣的爱好者。但是这完成的忽略了当时的环境所致,当时满朝文武,在提出以后持怀疑是有,但是在提出以前,满朝期待也是有。各种史料都显示,面对辽东局势,袁崇焕是“举朝争请之”,即如崇祯皇帝本身,也是第一时间召袁崇焕并“敦促上道”。“敦促上道”什么意思,表面上是督促你马上上路进京赴召。当时官场的潜规则,官员的任命,尤其是大员,循例要谦辞,就是上到内阁阁员、尚书等职务的任命,要谦辞两到三次,才敢前往赴任。所以当时更换的六位阁臣,都是谦辞两次以后才陆续赴任,首辅韩爌是谦辞了三次,这才有了“敦促上道”这个待遇,从天启七年十二月任命,拖到了崇祯元年九月才到任。同样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也是拖到了元年六月才到任,如果他早两个月,就不至于出现他的胞弟毕自肃的事故了嘛,官僚主义害死人啊。这可见,当时朝局对袁崇焕的殷切之期。
      另一个问题,辽东战局十余年败多胜少,士气低落,举朝鹰派实少,又不敢轻言进取,所以《明史》有言:“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五年平辽就是议战守啊,议战守当然需要提高士气啊。如果连口号都喊的不利落,那打起来当然更不得劲。如果你说十年八年复辽,那辽东已经十余年,再来个十年,谁都觉得没劲。如果说两年三年,或者象毛文龙那样,我明年就可以把后金消灭光光,那还不如在自己的肚子里装个轮子去拯救世界,肯定也靠不住。所以细想下来,五年这个时限,实际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被限定死的。也就是说,你来,你只能说五年平辽,两年三年,十年八年都不行,平不了辽更不行。
      再有一个,提出一个目标,并坚持一个目标,不是看这个目标是不是可信,而是看具体是不是在做,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正是因为有了五年复辽的提出,才有的打造关宁军的可能啊。不然的话,孙承宗出镇时,也征召了全国强兵,包括楚兵、浙兵、粤兵、闽兵,甚至包括当时西南动乱地区的四川白杆子兵和广西狼兵。也出现了象满桂、马世龙这样的悍将,怎么就没组成强军。反而到了袁崇焕以后,才出现了北京城下可以野战的关宁军,以及内地剿匪名动天下的“关宁铁骑”呢?
      所以,五年复辽,是我们以局外人的身份,或者以后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持有怀疑的态度。是我们看问题看错了,并不是袁崇焕督师本身提错了。


      IP属地:福建4楼2020-11-03 12:39
      收起回复
        重复三楼的,据说被吞了。
        至于战前往前推进,甚至攻占辽东全境以后的防守问题,不仅王博士对此有担心,当时明人就已经有多人提出疑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毛羽健在崇祯二年提出的五问中的第五问。(毛羽健属于爱言事的御史,啥事都往前插一杠,扯上几句,这些问题也不是他第一个人问,也不是他第一次问)
        云南道监察御史臣毛羽健谨题:《为恢复虽无期著数宜蚤定敬发伍问以质督师并听圣裁事》
        …………
        第五问,善后。夫帝王之兵,动出万全,老成谋国,期为经远。今辽土陷没久矣,五年不能复,则兵连祸结,民穷财尽,祸固不可言。即使五年能复,彼辽沈一带,昔当全胜之时,闾里相望桑麻垂蘙。而今非其旧矣,冷月沉沙,千里无烟。我即得之,彼毛嶙海盖,诸夷开原、铁岭诸卫能不置重兵以守之乎?即置重兵矣,能不转饷以养之乎?是辽民一日不生聚,则辽兵一日不得撤;辽兵一日不得撤,则辽饷一日不得停。窃恐今兵十二万以之守关门而有余者,他日兵三十万以之戍辽而尚不足。今饷四百万以之养守关兵而尚不足者,他日饷四千万以之养戊辽兵而益无余,将竭天下力以供一辽,而国家事遂有不忍言矣。督师於此亦未见出一疏具一揭,明白开陈曰我何以取之,何以守之,直是一个不进不退,日复一日,空空说恢复也。此之善后,不可不蚤定,臣愿持此以问之也。————《明清史料甲编》卷八,648页,云南道监察御史毛羽健题本
        在此问题中,毛御史提出的问题,比王博士更进一步,占领之后“冷月沉沙,千里无烟”,一片萧条景象,怎么防守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已经用兵十二万守关门(实际是关宁锦防线正面),到时候恐怕三十万都不够。现在已经花四百万饷银,到时候不得花个四千万?袁崇焕怎么回答的呢?
        五问,曰:善后之经理宜定也。臣愚,谓:谋贵万□□□□□□□□手即为了手,臣久已为皇上言之。使五年而辽不复,安用□□□□□□□守之之策也?今主兵七而客兵三,主土著也。客之流寓而□□□□□□□□□矣。况国初辽东主客兵不过十三万。至万历年间,除丁尽户□□□□□□万。今新兵已十六七万。即辽复,而永戍有减无增。若辽民见在国外者已数十万,流散各处尚数十百万,不忧乏人也。壬戌之□□外,遂委瓯□□□,渐成桑麻矣,何虑辽沈?若钱粮以时损,益变有减□□。总之,守之□□□亦可胜战之胜者,攻亦可取。夫即力能取之,而安在守之不足乎?————《明清史料甲编》督师袁崇焕题本,督师袁崇焕商定恢复之谋等事(第十三号)崇祯二年五月初六
        袁崇焕的这个回复,也可以很明确的回答王博士的批评。我们来逐句分析这段话。
        使五年而辽不复,安用□□□□□□□守之之策也?————如果五年不能复辽,那守御之策就不用说了,继续干呗。
        今主兵七而客兵三,主土著也。客之流寓而□□□□□□□□□矣。————现在已经是主兵七成,客兵三成,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了。也就是说,经过一年多的汰兵减饷及重整军队,已经大大缩小客军的份额,逐步实现了“辽人守辽土”。
        况国初辽东主客兵不过十三万。至万历年间,除丁尽户□□□□□□万。今新兵已十六七万。————何况国初的时候,也就是洪、永两朝,也有客兵,主客兵加一起还不到十三万。到了万历年间,那是什么时候,后金还没有崛起的时候。再到现在,新兵(这个新兵是指现在的兵,比国初和万历当然比较新嘛)都已经十六七万了。这里还应该加上一部分蓟镇的军队,因为差不多时间,袁督师题本奏报关宁蓟辽总兵数是十五万三千多人。
        即辽复,而永戍有减无增。若辽民见在国外者已数十万,流散各处尚数十百万,不忧乏人也。————既然已经复辽了,而另外派戍辽东的军队也有减无增,就是逐步把客兵调回去,更进一步实现“辽人守辽土”。但是辽民在国外(这个国外是指长城以外,也就是辽东),已经有数十万,就是散落到名地的,辽东恢复了以后了(也会逐步回归的辽民),还有数十百万,不用担心到时候没人(防守)。
        壬戌之□□外,遂委瓯□□□,渐成桑麻矣,何虑辽沈?若钱粮以时损,益变有减□□。————很偏远的地方,都可以渐成桑麻(种桑种麻,恢复生产的意思),何必担心辽沈呢?就算钱粮偶尔不足,也不是太需要担心的事情。
        总之,守之胜者战亦可胜,战之胜者攻亦可取。————防守打得赢,野战也打得赢;野战打得赢的,攻城也能攻取。也就是说,重点还是在军队的作战素质。
        夫即力能取之,而安在守之不足乎?————最后这一句话才是点睛,我既然有能力把他干下来,干嘛还需要担心防守的能力不够呢?
        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回复王博士,我既然能把战线往前推进,生产当然就会跟着次第恢复,有能力打得下来,还怕没能力守得住吗?所以说,认为袁崇焕没对战场突发情况充分考虑到位,是有点站不住脚的。
        第四个意见认为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存在逻辑上矛盾,王博士指出:
        “五年复辽”的决策还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那便是战略方针上的持久战与战略目的上的速决战的尖锐对立……(182页)
        通过防御中的攻势,不断削弱敌人的力量,当敌我力量发生根本变化,出现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条件时,就要适时地转入进攻,消灭敌人。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持久型的构想,正如袁崇焕所说,“以实不以虚,以渐不以骤”,它决定明军必须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的阶段,最后才转入战略性反攻阶段。在辽东形势已经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袁崇焕认为五年时间就能具备足够的条件,促成双方力量的强弱逆转,进而转败为胜,这显然脱离战争实际,也与渐进持久的战略方针相违背。(182页)
        应该说,这段话,的确是王博士对袁崇焕提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的精确解读,个人是非常同意的。辽东战场,确实存在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的重要前提也确实是时间。但是,五年时间真的不够吗?试想一下,抗战之后,到解放全国,用了多长时间?同样也是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再到最后的胜利。相比之下,袁崇焕要解决的只是辽东一隅而不是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有明朝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资源而不需要就地解决生产供应问题。明朝方要解决五年平辽的这个矛盾,恰恰不是袁崇焕本身的问题,他考虑到了,却需要朝廷解决的问题,就是政治清明,至少对辽东战局的政治清明。而这一方面,独独是不需要时间就能解决的。所以,他在平台召见时提出:
        “圣明在上,各部臣俱公忠,无有不应臣手者。但以臣之力,制东奴而有馀,调众口而不足。一出君门便成万里,忌功妬能,夫岂无人。即凛然于皇上之法度,不以权掣臣之肘,亦能以意乱臣之方略。”
        上曰:“朕自主持,即有浮言,亦不可听也。”————《颂天胪笔》卷三,平台召对
        我办辽事,没问题。但是朝中有人心怀不轨怎么办,有人办事掣肘怎么办,有人乱出主意,风言风语捣乱怎么办?并且,崇祯皇帝也当面回复且支持他。


        IP属地:福建45楼2022-04-25 14: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