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摊牌,我是车迷,而且是普速党。吧务可以删,我来这不是为了砸场子,而是出于好奇来问一问,希望大家看完,理性回答问题,静下心交流
1.你们反车迷的动机是什么
2.你们认为你们现在的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3.你们对您自己这种行为的后果心里有没有数
4.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以上三个问题
5.你们思考过以上问题之后,还打算如此发展下去吗
第二,针对吧里主要矛盾的看法
我在浏览大量贵吧帖子时发现,本吧与车迷的主要矛盾是本吧成员对动车的爱戴拥护与车迷对普速列车的支持和热爱之间的矛盾。其实本质上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我们热爱普速,但我们允许存在动车,允许动车存在客流,正像郭德纲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被所有人所认可,我们尊重动车组旅客的选择。我们所吐槽的,是铁总的运行方式。本应是当新的客专开行时,保留原有同走向的普速一段时间,在这短时间内分析客流情况,再根据客流情况进行运行图调整:这是由人民选择车。而现实却是,在新客专开行之时就停运掉许多原有普速,而客流是基本不变的,这样以至于许多人“被动车”而造成“民心倾向于动车”的假象:这是由铁总选择车。至此,本应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铁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本,完全偏离了修建开行时的初心。
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动车有恶意,我们承认动车的技术先进,我们承认动车在全局战略上的意义,但是,尊重是互相的,我尊重你们,你们也要尊重我们的选择,不要加以恶化我们,更不要在网络上随意抨击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对于有些车迷对各位的不尊重,我同为车迷感到深深的内疚与抱歉,我想,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积极的网络环境,一定有助于这些车迷养成更好的媒介素养。而如果我们整天只是在这里怼来骂去,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只会在这里滋生出更多的网络喷子,这,在互联网时代绝对不是一件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
还有些人,甚至把支持普速和阻碍国家发展划等号,这是毫无理论依据以及实例来支撑的。相反,因为爱,才有动力为建设新时代铁路,完善铁路服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远的不说王福春前辈留下了多少几十年前铁路上的珍贵影像资料,也不说某大师为了保护铁路遗迹奔走多年,最终抢救出许多文物级别的铁路设施。就说我,七月底在北京站购买通票时,发现值班主任窗口不办理购票退票改签业务,而有许多旅客为了此类业务在排队,耽误旅行时间,我不断的提醒着后面排队的人群,我买完票后回头望一眼,有个大哥也在提醒后面的旅客,我想这就是爱的传递。到家后立马在12306上写了份建议书给北京站,以节约更多旅客的旅行时间。今年初,在北京东站候车时,帮助了许多不会使用自助取票机的老人取了报销凭证,今年七月底,在北京站帮一个上错车的老人找到了他应该乘坐的列车,八月初,在嘉兴站遇到一位奶奶不会说普通话,与售票员沟通出现了障碍,我们算半个老乡,我把她的话翻译成普通话简洁的讲给售票员。这是我一个初中生能做的,而已经成人的您,我想一定不止这些。我们运转,看的是风光无限,品的是人间百味,我们在冰凉的铁路上给旅行注入一些温暖,这是在促进一个温暖的社会的形成啊!恰恰与阻碍国家发展相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要,每台车有每台车的使命。当京沪高铁有一百多对的时候,希望大家想想,为什么1461能够长期爆满。还有,不要往普速列车上贴脏乱差的标签,不要往普速旅客上贴素质差学历低工资少的标签。不必说京武王牌,京扬大直的硬卧车厢的舒适,单说我前不久坐过的K572。在北京九上站距较小,甚至有时候半小时就停一站,而列车乘务员每停一站都要扫地+收垃圾,列车直到终点一直是一尘不染。我问列车员为什么扫的这么勤,列车员只是说:为了干净,让旅客舒心。我曾经坐京承小票6420,碰见了两位在承德开矿的矿老板在交谈上百万的业务,在Z30上碰见了在苏州三四套房,六十岁仍去北京谈生意的一位爷爷,而在我所忘记了以及没了解过的旅客中,又有多少是比我们富裕的呢?不计其数。这至少可以否定坐普速一定穷的观点。去年在1462上碰到了一个准备考研而正在车上排除一切干扰刻苦念书的姐姐,还有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硕士去宿州实习。由于列车上交流学历的机会不多,我无法掌握覆盖面更广,更据代表性的数据。
再说说机车。韶八,韶三,东风四是老了,可是仍然为国家发挥着余热,我认为这是可敬的。而被拆掉回炉,也是大多数车命运的必然。但是他们技术上的缺陷不是我们语言攻击的入口。当你们在为报废一台车而幸灾乐祸时,你们有没有想过,老机车和我们每个人的祖辈有着相似的地方。与老机车一样,老人们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你一定不会因为他们跟不上时代,不会使用先进的电子产品而去笑话他们,当他们某一天有人故去,你一定也不会幸灾乐祸。我们的祖辈应该被尊重,老机车们也不应该背负你们的骂声,甚至是诅咒。为故去的事物而惋惜是人之常情,而我们,在惋惜过后会更加热情的迎接新的事物。也许,新的机车身上就有老机车化的铁水,流淌着老机车的血液,继续在复兴路上努力奔跑着。
快餐式的生活成就了高铁,高铁为快餐生活提供了方便。而快餐式的生活之乏味与枯燥想必大家都深有所感,这样的生活便不叫生活,这叫生存。不要说我是一个学生不知时间的价值,在考试时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着前程。 细细想想,现在能够踏实下来读完一本《苏东坡传》或是《杜甫评传》之类的书的人有多少,而不久前我在二十余小时的旅途中,读完了一百三十页苏东坡传。使人心静,这便是普速的魅力。如果说快餐式的生活顶多是枯燥,那快餐式的爱情那就是灾难。七夕快到了,应该有不少人会带着心上人搞一次旅行,试想如果一个人,陪你坐了二十余小时的硬座依然笑得那么甜,能够苦中作乐,那可以映射出TA能跟你同甘共苦,很大概率能够与你共渡四十载春秋。而有人跟你一起坐仨小时高铁还嚷嚷座椅硬的,那么可以映射出TA心里只有自己,这样的如果能走到一起,那大概率是强扭地瓜了。
关于有些同志说我们缅怀事故是装样子,那我问:我们装给谁看呢?我们也没有装的必要吧?我们是真真的痛心啊!历史之所以被记载,被流传,是因为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以史为鉴,吸取事故中的教训,以规范机车乘务员以及车迷们的举止行动,避免惨烈的事故再次发生。类比下,你们每年七月七,九一八时,内心难道没有任何感想吗?翻不起任何一点浪花嘛?以大看小,以小见大,一个道理
其实车迷就是把看车、坐车当做一种爱好,本身由于领域偏僻,不被人理解。但其实这与打游戏,钓鱼,看书一样,都是一种在平凡的世界中寻找乐趣的方法,都只是一种爱好,爱好与爱好之间有两个区别:1.有益于身心或有害于身心,2.冷门与热门。而看火车不会是你变的多么高雅,至少能锻炼你的感官,以及捕捉美的能力,算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爱好了,那么又有什么可唾骂,可侮辱的点呢?
深夜编辑了这么多,也许有些无逻辑,但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希望各位能够与车迷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也祝各位七夕快乐。
1.你们反车迷的动机是什么
2.你们认为你们现在的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3.你们对您自己这种行为的后果心里有没有数
4.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以上三个问题
5.你们思考过以上问题之后,还打算如此发展下去吗
第二,针对吧里主要矛盾的看法
我在浏览大量贵吧帖子时发现,本吧与车迷的主要矛盾是本吧成员对动车的爱戴拥护与车迷对普速列车的支持和热爱之间的矛盾。其实本质上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我们热爱普速,但我们允许存在动车,允许动车存在客流,正像郭德纲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被所有人所认可,我们尊重动车组旅客的选择。我们所吐槽的,是铁总的运行方式。本应是当新的客专开行时,保留原有同走向的普速一段时间,在这短时间内分析客流情况,再根据客流情况进行运行图调整:这是由人民选择车。而现实却是,在新客专开行之时就停运掉许多原有普速,而客流是基本不变的,这样以至于许多人“被动车”而造成“民心倾向于动车”的假象:这是由铁总选择车。至此,本应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铁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本,完全偏离了修建开行时的初心。
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动车有恶意,我们承认动车的技术先进,我们承认动车在全局战略上的意义,但是,尊重是互相的,我尊重你们,你们也要尊重我们的选择,不要加以恶化我们,更不要在网络上随意抨击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对于有些车迷对各位的不尊重,我同为车迷感到深深的内疚与抱歉,我想,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积极的网络环境,一定有助于这些车迷养成更好的媒介素养。而如果我们整天只是在这里怼来骂去,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只会在这里滋生出更多的网络喷子,这,在互联网时代绝对不是一件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
还有些人,甚至把支持普速和阻碍国家发展划等号,这是毫无理论依据以及实例来支撑的。相反,因为爱,才有动力为建设新时代铁路,完善铁路服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远的不说王福春前辈留下了多少几十年前铁路上的珍贵影像资料,也不说某大师为了保护铁路遗迹奔走多年,最终抢救出许多文物级别的铁路设施。就说我,七月底在北京站购买通票时,发现值班主任窗口不办理购票退票改签业务,而有许多旅客为了此类业务在排队,耽误旅行时间,我不断的提醒着后面排队的人群,我买完票后回头望一眼,有个大哥也在提醒后面的旅客,我想这就是爱的传递。到家后立马在12306上写了份建议书给北京站,以节约更多旅客的旅行时间。今年初,在北京东站候车时,帮助了许多不会使用自助取票机的老人取了报销凭证,今年七月底,在北京站帮一个上错车的老人找到了他应该乘坐的列车,八月初,在嘉兴站遇到一位奶奶不会说普通话,与售票员沟通出现了障碍,我们算半个老乡,我把她的话翻译成普通话简洁的讲给售票员。这是我一个初中生能做的,而已经成人的您,我想一定不止这些。我们运转,看的是风光无限,品的是人间百味,我们在冰凉的铁路上给旅行注入一些温暖,这是在促进一个温暖的社会的形成啊!恰恰与阻碍国家发展相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要,每台车有每台车的使命。当京沪高铁有一百多对的时候,希望大家想想,为什么1461能够长期爆满。还有,不要往普速列车上贴脏乱差的标签,不要往普速旅客上贴素质差学历低工资少的标签。不必说京武王牌,京扬大直的硬卧车厢的舒适,单说我前不久坐过的K572。在北京九上站距较小,甚至有时候半小时就停一站,而列车乘务员每停一站都要扫地+收垃圾,列车直到终点一直是一尘不染。我问列车员为什么扫的这么勤,列车员只是说:为了干净,让旅客舒心。我曾经坐京承小票6420,碰见了两位在承德开矿的矿老板在交谈上百万的业务,在Z30上碰见了在苏州三四套房,六十岁仍去北京谈生意的一位爷爷,而在我所忘记了以及没了解过的旅客中,又有多少是比我们富裕的呢?不计其数。这至少可以否定坐普速一定穷的观点。去年在1462上碰到了一个准备考研而正在车上排除一切干扰刻苦念书的姐姐,还有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硕士去宿州实习。由于列车上交流学历的机会不多,我无法掌握覆盖面更广,更据代表性的数据。
再说说机车。韶八,韶三,东风四是老了,可是仍然为国家发挥着余热,我认为这是可敬的。而被拆掉回炉,也是大多数车命运的必然。但是他们技术上的缺陷不是我们语言攻击的入口。当你们在为报废一台车而幸灾乐祸时,你们有没有想过,老机车和我们每个人的祖辈有着相似的地方。与老机车一样,老人们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你一定不会因为他们跟不上时代,不会使用先进的电子产品而去笑话他们,当他们某一天有人故去,你一定也不会幸灾乐祸。我们的祖辈应该被尊重,老机车们也不应该背负你们的骂声,甚至是诅咒。为故去的事物而惋惜是人之常情,而我们,在惋惜过后会更加热情的迎接新的事物。也许,新的机车身上就有老机车化的铁水,流淌着老机车的血液,继续在复兴路上努力奔跑着。
快餐式的生活成就了高铁,高铁为快餐生活提供了方便。而快餐式的生活之乏味与枯燥想必大家都深有所感,这样的生活便不叫生活,这叫生存。不要说我是一个学生不知时间的价值,在考试时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着前程。 细细想想,现在能够踏实下来读完一本《苏东坡传》或是《杜甫评传》之类的书的人有多少,而不久前我在二十余小时的旅途中,读完了一百三十页苏东坡传。使人心静,这便是普速的魅力。如果说快餐式的生活顶多是枯燥,那快餐式的爱情那就是灾难。七夕快到了,应该有不少人会带着心上人搞一次旅行,试想如果一个人,陪你坐了二十余小时的硬座依然笑得那么甜,能够苦中作乐,那可以映射出TA能跟你同甘共苦,很大概率能够与你共渡四十载春秋。而有人跟你一起坐仨小时高铁还嚷嚷座椅硬的,那么可以映射出TA心里只有自己,这样的如果能走到一起,那大概率是强扭地瓜了。
关于有些同志说我们缅怀事故是装样子,那我问:我们装给谁看呢?我们也没有装的必要吧?我们是真真的痛心啊!历史之所以被记载,被流传,是因为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以史为鉴,吸取事故中的教训,以规范机车乘务员以及车迷们的举止行动,避免惨烈的事故再次发生。类比下,你们每年七月七,九一八时,内心难道没有任何感想吗?翻不起任何一点浪花嘛?以大看小,以小见大,一个道理
其实车迷就是把看车、坐车当做一种爱好,本身由于领域偏僻,不被人理解。但其实这与打游戏,钓鱼,看书一样,都是一种在平凡的世界中寻找乐趣的方法,都只是一种爱好,爱好与爱好之间有两个区别:1.有益于身心或有害于身心,2.冷门与热门。而看火车不会是你变的多么高雅,至少能锻炼你的感官,以及捕捉美的能力,算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爱好了,那么又有什么可唾骂,可侮辱的点呢?
深夜编辑了这么多,也许有些无逻辑,但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希望各位能够与车迷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也祝各位七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