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3,232贴子:3,362,836
  • 7回复贴,共1

走苏联的老路---1973年全天候战斗机与战斗轰炸机合一设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73年有两件事看起来没啥关联,一是,60年代研制的老轰-7前线轰炸机正式下马,空军提出不再研制前线轰炸机,改为研制装备战斗轰炸机;二是,空军要求三机部提供能用的全天候截击机,当时选项是歼-5甲复产。歼-6甲复产,后来决定歼-6甲复产,由贵州011基地1977年起小批量生产,到1983年底生产了173架。
同期132厂设计科去空军夜航部队调研,飞行员对于单座夜航飞机提出异议,机舱狭小,热的浑身冒汗,各种仪表开关太多繁杂,手忙脚乱,如果是双座就更好些,速度是否超音速并不重要等。


IP属地:广东1楼2023-09-05 10:28回复
    战术轰炸机的技战术指标按1966年老轰-7的:起飞总重21-22吨,最高速度不低于1092公里/小时。最大载弹量5000公斤,正常载弹量3000公斤,可以挂载25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常规炸弹和1200公斤核弹,作战半径高低高1000公里、南方高温天气起飞距离不高于1800米、满足单发起飞等。
    截击机技战术指标跟轰炸机不同:截击速度要快,截击高度尽量要高,机载雷达可对付黑夜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中目标,机载导弹要能远距离发射等。
    因为老轰-7并没有实机,图纸模型也没外流,大家都猜测应该跟雅克-28类似布局,雅克-28本来就是先搞的战术轰炸机,然后同型改全天候截击机的。
    国内要搞类似雅克-28的机型,基本也能满足相关主要需要(部分部件、设备暂时无法满足)。
    也就是要先搞出一个轰炸机平台来,才有可能改截击机。
    发动机选择:
    1、涡喷-6推力过小,不适合;
    2、涡喷7推力适合,但因为质量和引进型号缺漏,需要做新的改型;
    3、涡扇-5推力适合,但速度对于截击机不适合;
    4、仿D-20P,曾经也被命名为涡扇-5,推力适合且超过轰炸机需要,但重量过大,仿制不确定较多;
    5、民用斯贝511仿制,同仿D-20P;
    6、涡喷-6丙,即涡喷-9,推力适合,但需要大改适应需求;
    7、老涡喷10,即奥地利专家给的设计图,推力适合,但需从头研制;红旗-2,十多年前停止的型号,推力适合,研制需重启。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9-07 15:35
    收起回复
      战术轰炸机的技战术指标按1966年老轰-7的:起飞总重21-22吨,最高速度不低于1092公里/小时。最大载弹量5000公斤,正常载弹量3000公斤,可以挂载25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常规炸弹和1200公斤核弹,作战半径高低高1000公里、南方高温天气起飞距离不高于1800米、满足单发起飞等。
      截击机技战术指标跟轰炸机不同:截击速度要快,截击高度尽量要高,机载雷达可对付黑夜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中目标,机载导弹要能远距离发射等。
      因为老轰-7并没有实机,图纸模型也没外流,大家都猜测应该跟雅克-28类似布局,雅克-28本来就是先搞的战术轰炸机,然后同型改全天候截击机的。
      国内要搞类似雅克-28的机型,基本也能满足相关主要需要(部分部件、设备暂时无法满足)。
      也就是要先搞出一个轰炸机平台来,才有可能改截击机。
      发动机选择:
      1、涡喷-6推力过小,不适合;
      2、涡喷7推力适合,但因为质量和引进型号缺漏,需要做新的改型;
      3、涡扇-5推力适合,但速度对于截击机不适合;
      4、仿D-20P,曾经也被命名为涡扇-5,推力适合且超过轰炸机需要,但重量过大,仿制不确定较多;
      5、民用斯贝511仿制,同仿D-20P;
      6、涡喷-6丙,即涡喷-9,推力适合,但需要大改适应需求;
      7、老涡喷10,即奥地利专家给的设计图,推力适合,但需从头研制;
      8、红旗-2,十多年前停止的型号,推力适合,研制需重启。
      这里还牵扯1977年的一个试验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9-08 09:08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2楼2023-09-11 08:58
        收起回复
          其实还有一种方案,即老歼-11方案,歼-11最早计划装两台涡喷-6丙,最高速度只能达到1.75马赫,如果按战斗轰炸机设计,改成串列双座。歼-11因为是歼-6后继机,强调机动性,空重设计的很轻,机体强度不太行,如果改为战斗轰炸机,必须强化机体机翼的结构,原战斗机设计的内油也少,还必须增大机体,加大外挂能力,这样搞下来,估计空重要增加到80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增加到12500公斤(内油按4500公斤计算),原来的歼-11正常起飞重量8700公斤(其实根本达不到这么轻,法国达索也没这个能力)。


          IP属地:广东13楼2023-09-11 12:02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4楼2023-09-18 10:18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5楼2023-09-18 14:28
              回复
                又看了一些资料
                有的说1973年是让602搞战斗轰炸机,有的说是搞超音速轻型轰炸机,我觉得后者可能更符合一些。毕竟603所是一个运输机、轰炸机设计所,我军对战斗轰炸机的理解是战斗机的一种变型形,而不是轰炸机的变型,如果是战斗轰炸机,应该601所设计才对,那么歼轰-8就是601所的战斗轰炸机提议。
                按超音速前线轰炸机设计的话,不许考虑大过载,机动性也不用过多考虑,只要中高空能平飞超音速就行。雅克-26/27/28的布局就是超音速轰炸机的标准布局,再就是B-58,这个比较大,属于中型轰炸机了。强-5其实算是轻型战斗轰炸机
                601所在1973年的研制任务,老歼-11、歼-13,这些都是图上作业,风洞吹风,强度计算之类,歼-8在试飞,其实没几个人管歼-8,处于无人过问状态。
                以上说过老歼-11曾经有过双发的设想,改双发并不是很复杂,缺的是合适的发动机。


                IP属地:广东17楼2023-10-10 1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