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 2,296,288 贴子: 16,493,351

我们都爱智慧!

  • 目录:
  • 人文学科
  • 66
    我认为: 我认为物质世界是固有且确定存在的,但人和其他智慧(拥有意识)生物无法理解,感受,描述这个确定存在的世界。以人为例,人对对于世界的首先理解在我看来是来自于感官,但感官给予我的并不是世界的本源(本质),她给予我的只是信息,而且是经过感受器反射,思维处理以后的信息,这个信息无法被证明为是100%世界发散的原信息。而且由于人与人的差异,不同人接受信息的结果也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人和人无法感受
    14个字劫 23:02
  • 564
    一切皆可辩证,是纯粹辩证法的最疯狂口号,于是纯粹辩证法,所到之处,鸡犬不宁,,, 进入数学领域中,玩玩辩证法,,,😋😋😋😋
    ydhdah88 23:01
  • 24
    先要会爱所有人才能会爱特定的人,这是我目前的观点
    0614 22:59
  • 24
    数学很很多学科一样就靠各种装X符号,和装X术语来隔阂正常人的,如果把这些术语和符号搞懂,一个初中学生都能搞定数学竞赛,我记得围棋没有被计算机破解之前,各种装X术语层出不穷,什么某人下这点很大力,力量很大,之类的,解说围棋的也装得很高深,结果被计算机破解了你看还有人装X围棋吗?我说过之前围棋没有被破解主要是围棋小众白人程序员不喜欢也不懂围棋而已,结果把围棋吹得神妙莫测吹大了,白人程序员稍稍过来了解了一下
    破晓鸟声 22:59
  • 2
    1、为了你,是为了自然人生命体获取需要的量,这种客观状态。即为了你的身体什么部位、在什么时间段、需要什么形式的量,需要多少。最后用对你身体形成的作用量,来认定对与错。 2、为了你的心,是让你的心为了教主贩卖意识产品,让你固守教主贩卖的观念、为了教主贩卖的观念,用立场、世界观认定对与错。 有史以来的文化人,都是为了你的心,文化人是要建立为了你的心的世界,我们是要建立为了你的世界。 意识产品多如牛毛,所以我
  • 14
    看了天葬后,突然顿悟的一件事,人类死亡后意识就消失了,身体内所以的运动都停止了,那不就和石头一样了吗?不能说话,不能动,只有样貌和人类一样
    彭工520 22:49
  • 5
    如何证明我真的存在?又如何证明我不存在?如何证明这个世界存在?如何证明这个世界不存在?(突然想到可以求助吧友)
  • 3
    问题就是“我是谁?”(你们的答案?你们关于这个问题你们自己的答案?)
  • 1
    假如一个人有100金,他捐了10金,这算慷慨吗? 同上,变成20金,这算什么“程度”的慷慨? “还是慷慨吗?” 捐了100金这是“什么样的慷慨”? 若因此饿死,又算什么? 慷慨,是个人的自我的评判的话。 1金呢? 1银呢? 1铜呢? 如果每个人有类似比例“款”,到底百分之几呢? 主流所罗列的“规”,为了推崇慷慨。 去定义慷慨。 去评判慷慨。 那?如何才能完全的发自内心的“真心慷慨”。或者看“超心慷慨”?。 (ps.图好看。)
    saiyalilh 22:22
  • 24
    微信读书上看见的,感觉戾气很大 我没有多少文化,先不说话😶
  • 1
    活着没意义,人真的会害怕死亡吗?还是说尝试自杀就会激活内心寻找意义的欲望,还是说真正无法在你身上找到意义时,那么你就算是无意义有效的促成了你的自杀?
    mahengrui1 22:11
  • 0
    因为我学习哲学,需要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我找不到相关的资源
  • 12
    什么才是真实的,人应该如何确定自己是真实存在着的?#哲学#
    mahengrui1 22:05
  • 4
    黑格尔哲学接触好晦涩啊,体系太强了,读的好累,有没有大佬能够指导一下怎样入门他的哲学啊
    mahengrui1 22:00
  • 6
    众所周知,存在主义建立于虚无主义之上,人生本无意义但你可以自己赋予意义。 但我就要问了,真的本无意义吗? 我本人曾长期有着虚无主义思想,虽然由于生物的本能不得不入世,也一直有入世的渴望,但理智始终站在一旁淡漠地看着这一切,如加缪著作所言:“今天,母亲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 但这种对于宇宙的淡漠真的是理所当然、不言自明的吗?我们并不知道宇宙为什么存在(如果宇宙有一个存在的原因的话,当然也有可能这
  • 14
    我们总说“唯”什么,无论唯心还是唯物,我认为人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去追求,人的行为处于主观控制,我们无法做出超越意识的行为,也无法用意识改变已有的事实。故此,人无法淘脱主观意识的控制而不能做的唯物,就行叔本华所说唯物主义从出生便孕育这死亡的心脏,但我们又无法逃脱物理规律的束缚。人的意志与万物是不可剥离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唯”呢
    mahengrui1 21:59
  • 0
    迟 有把尺子,可以丈量世间的真理,可以评判人间的公道, 但是,言说真理的人受尽磨难,作出贡献的人已经作古。 这些人,才得到公正的言论。 于是,这把尺子来迟了。 历史上有这样的事么? 很多。 很多站在历史前沿的人,当世的人,根本没有本事评判这些人的价值,对历史的驱动作用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只能随大溜的,墙头草,两边倒。 这是迟,本身的意思, 诺贝尔奖拣了杨振宁一个不太重要的理论颁奖,因为其他的,实在看不懂。
    赵梨鹤 21:46
  • 205
    宇宙最初只是一个残缺的趋向,称为“最初锚”,通过同化生命中“纯粹的自由意志”来完善自身的规则、逻辑,逐渐演化为了现在的世界。 人的意志可普遍分为纯粹的自由意志、生理杂念、社会杂念、谬论。生理杂念与生俱来,是最初锚为同化自由意志而定义的生命本真存在,如食欲、色欲等。社会杂念可看作生理杂念在社会形态下的杂糅体,如赚钱等。不基于生理杂念和存在逻辑谬误的社会规训架构,以及对群体概括性的偏见,统称为谬论, 追
    御火千行 21:48
  • 32
    新高三了,对人生之后的路最近想的有点多。 有说“我是故我在”,可是别人若和你没有一点接触的话,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对自己的存在做出质疑。 自己的存在究竟是自我暗示还是他人对我的认识才体现出的?
  • 0
    繁衍是为了什么? 基因传递是为了什么? 人类探索是为了什么?
    薄暮淡淡 21:02
  • 0
    我承认你的观点。爱社交的人不一定习惯群居,爱群居的人也不一定爱社交,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不能完全等同。这是因为社交和群居涉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有所不同: 爱社交的人:通常喜欢与人互动,享受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他们可能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愉快和充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习惯或喜欢长期与他人共同生活或在群体中度过大量时间。 爱群居的人:可能喜欢与他人共同生活,享受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但这不一定意味着
    ydhdah88 23:06
  • 33
    西哲最鼎盛的思想都是基于“上帝”而讨论的,无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还是斯宾诺莎提出的“万物皆上帝”核心的议题都是上帝。那真正的上帝是什么呢?是万物还是,凌驾于一切的至高物质?
  • 2
    意识的用途,仅仅是为了自然人生命体需要的量。 但是,在文化人那里,都是为了教主贩卖的意识产品。
    绝对式 20:59
  • 44
    近日偶然点开了贴吧所谓的热贴神贴,居然多数属于游戏的内容。这显然是不大正常的。当贴吧离有意义有价值的探讨论述越来越远之时,其存在的意义价值何在?
  • 13
    所有一切都没有意义
  • 91
    所谓客观与不客观,都是以人类的视角看到的,根本不存在真正客观,因为人类无法看到别的生物的视角,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地球上的有些鸟,能看到四种颜色,人类只能看到三种颜色,那人类怎么知道那个鸟看到的颜色是怎么样的? 你说人类有仪器能检测出这些人眼看不见的东西,对呀,就像红外线和紫外线,肉眼看不到,但是借助科学仪器,可以检测,那会不会还有别的暂时不能检测到的东西存在,人类不知道,那还怎么客观? 再说客观存在,
    14个字劫 20:05
  • 1
    1、意识的用途,仅仅是为了自然人生命体获取需要的量。千年人文都是为了教主贩卖的意识产品,这是愚昧。 2、人需要的,仅仅是大小在一定范围的,一些形式的量; 3、人认识的,主要是量的形式、量的大小; 4、一切意识、一切知识、一切认识,目的仅仅是编排正确的相互程序,而获得自然人生命体需要的量。 5、哪些人、哪个人、身体哪个部位、在哪个时间段、需要哪种形式的量、需要多少,是客观状态。是发现过程,是认识过程,意识的用途
    绝对式 20:33
  • 0
    事情的开始,2020年【还记的十年前【CCTV7】对于【脑控】的解释么?-哔哩哔哩】3年前陈宜张院士承认中国有脑控武器,1996年,中国成为由世界21国组成的“人类脑计划”组织的成员之一,目前,大多数国家有此技术,但碍于种种原因,不愿公布,如有人提起,就尽量掩盖、歪曲,因这种东西的使用反人性,且仅仅对掌握它的人有利。某些国家间还就此项技术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知乎一则新闻背后的世纪大阴谋)m脑机接口发展加速,是福是祸?#
  • 1
    换句话说,非意识与人,就不能叫做哲学
    绝对式 20:32
  • 0
    哲学不应该是精神病传承精神病的无能意淫,不是一种糊弄世俗的恶俗游戏。不是张三提出形而上学鸡八,李四衔接行而下狗屎就定义为两人在讨论哲学。只是两个脑残假装读懂了对方在说什么,假装在进行一场思想交流,如果一个人注重逻辑推理,会发现那些拿着巨头称号或者西方精神病意淫手稿的智障们之间的交流根本没有逻辑交互,基本就是对,是这样的,……&*%……&*。不错我补充……&()&*()。他们的对话除了开头能有逻辑交
  • 5
    立场、世界观认定好事、坏事,属于文化人摆弄歪门邪道。
    绝对式 20:28
  • 0
    世人是势利现实心机的,谁混的好往谁那里凑热闹,这就注定了即将踏入社会的你会面临一个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那就是刚踏入社会,非常弱小非常落寞,大部分人都不会搭理你们,于是你们往往大部分时间孤凌凌的,对人际关系非常渴望,但搭理你的人不多。 之后过上好多年,你发达了,然后各种乱七八糟的人扎堆找上门,让你烦不胜烦,此时的你人际关系严重过盛,根本没空搭理那过盛的人际关系。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供需失调”,需要的时候
  • 1142
    第一个是很出名的上帝悖论。 上帝能不能创造出一个他无法举起的石头?如果不能,那上帝就不是全能的。 很早的哲学家提出的悖论,围绕全能上帝之争。有神论说这个问题本身是矛盾的,无神论说这是标准反证法。我个人觉得,这得取决于对全能的定义,就跟完美一样,什么才叫做完美?什么叫做全能?只要人们的想象力还能无穷发散,就不会存在所谓全能。
  • 0
    谐 不经意间, 听到一个人理想中的和谐人间: 人们,吃饭不要钱,住房不要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不得不说,我很小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我听到那人的声音,大概二三十岁, 觉得不可思议。 干啥都不要钱, 那,谁去做事呢? 自从宋朝官员张咏发明了交子, 钱,成了驱动绝大多数人努力奋斗的动力,它,可以换来世间九成的物质,实现世间九成的心愿。 也许, 这个人,具有我小时候,空想主义的特性,且,不知道谐字怎么写! 和谐
    赵梨鹤 19:53
  • 35
    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的地位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德国古典哲学留给哲学的珍贵遗产。 但在面对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时,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十分脆弱,这些思想依然对于大多数人十分危险,必须得以广泛的批判。 马克思本人的批判虽十分优秀,但难以在当今网络世界得以传播,接下来,lz想请思想最先进的哲学学习者们,也就是我
  • 0
    哲学入门书籍有推荐的吗? 一起探讨哲学问题
    Philosos 19:34
  • 2
    我感觉别人发红包,和你关系不近,就算五块钱都是好事,当然一两块钱就算了,虽然十块二十块吃顿饭都寒碜,但我们穷人有人请从来不会挑肥拣瘦,毕竟我们请别人的时候也未见得就能百八十那样大方,就这样吧,说得更现实点,碰上势利眼,他五毛都不会给甚至咒你晦气
  • 2
    古代以皇为中心的贵族们为了更好的享受资源,就需要限制大家吃肉结婚,从而省出肉和美女们自己用。 而佛忽悠信徒们不吃肉不结婚,正好能帮皇他们实现限制大家吃肉结婚的愿望,于是皇就支持佛。 但问题来了,大家也不是傻子,没那么好忽悠的,不会随随便便就出家然后不吃肉不结婚,于是皇想出一个点子: 那就是,对于出家的人,可以不用服各种役,而且出家人的庙院有一定的自主性,皇一般不管那里的事,允许出家的靠搞迷信产业挣点钱
    Find_data 19:38
  • 21
    各位朋友: 今日,我站在这里,并非为颂扬科学之伟大,亦非为痛斥一切迷信之可憎。我所欲言者,乃是我们身边一种看似无害,实则腐蚀人心的迷信——那便是对于星座的盲目信仰。 现今之世,星座之说盛行,人们往往以星座之名,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乃至未来。此等谬论,实乃无稽之谈。须知,人非星象所定,命运亦非星宿所限。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由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由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岂能因几个虚无缥缈的星座,便定了
  • 90
    被虚无困扰折磨许多年了,做了很多尝试,但它就是会突然出现,然后吞噬各种感觉。我不知道怎么说,大家也可能以为我无病呻吟,或者我本身就是废。但是真的很困扰,每当我鼓起热情干些什么事,不知何时不知何处,就会突然感觉,那又怎样呢,有什么意义呢。每当我想干什么,想做什么的时候,它也出现,那又怎样呢。如何呢。然后呢。然后很多东西就搁置不前,突然失去了所有活力。我接触过一点存在主义文学,或者说是一些哲学思想,但
  • 6
    我觉得有的人并不适合广学多闻,我觉得学佛修行一门深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广学多闻,就像有的学生去学校学那么多东西,最后成绩很差,或者是学成了精神病啃老族,毕业之后照样找不到工作,有句话叫做书呆子,百无一用是书生嘛,就是说你想那么多学那么多懂那么多,可能没啥用处,改变不了什么,徒增困扰。
  • 12
    大家有没有什么对策
  • 11
    心理学概捋3.7需求类执念在人的本能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欲念完成不了心理循环,或者是快感在某一处固化下来,就会容易形成执念,执念常活跃显现又被称为执着。这里一分为二客观辩证看执着,由正常需求类形成的执念,一般情况下通过正确的引导,都可以转化为人生的动力,生活的奔头。如经历过长期吃不饱饭的人,对粮食就有特别的执着,看不得半点浪费,一粒米一颗菜都要收好吃净,同时还爱屯粮,甚至是屯坏了也舍不得扔掉,而且也会
  • 3
    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并将其当成偶像的哲学名人?
    启星宇 19:04
  • 1
    生辰 我信生辰么? 信一点, 生辰决定了你的年龄, 从出生的那刻起,就开始成长, 所以,人,可以装嫩,可以装小,也可以,充大, 但,生辰启动了,人的岁月旅程就不可逆的开始了。 生辰带来的具体年龄, 和生理年龄, 是有点差别的。 同一个岁数的人, 小时候,差别不大, 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以后, 会随着心境,疾病,经历, 呈现很大的差异。 很多明星,大家都是,冻龄冻龄还是冻龄, 很多现实生活中同岁的人, 一个陷于情绪的纠
  • 10
    能把事实反过来说本身没什么了不起。黑夜是白昼,男的是女的,死人是活人,热就是冷。这是个人都会说。但是能反过来说还能把反话说的实事求是,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深得人心,天衣无缝,难以反驳,甚至唱反调唱的比真理还好听,这就很厉害了。这要是放到以前或近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奇才。#为人处事。#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8

会员: 哲学大师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