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吧 关注:3,130贴子:95,584

关于由《(反驳)崖山之后无华夏>想到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我很庆幸吧友终于会举事胤实来说明问题了。关于这句话,我最早的接胤触是崖山之后无宋,与此相对的是冉闵之后无汉。事胤实上这句话不能算全对。但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


IP属地:海南1楼2011-08-17 11:08回复
    再来说文化。说道文化就不得不提华夏和中胤华的区别了。华夏的概念是什么呢?汉胤族和汉胤族居地的古称。自公元前221胤年秦朝统胤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胤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胤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中胤华又是什么概念呢?中胤华民胤族指代56个民胤族。这是现代的指代。我想请吧友们注意了。华夏不同于中胤华。我看有些吧友的发言,感觉吧友在这些概念上有些模糊。我胤国古代文化是以儒胤家文化为主的。儒胤家文化很大的制胤度上是以宗族家族为首。君王可以看做是天下人共同的父。但事胤实上在历胤史上却不尽其然。在受儒胤家的影响下,国人首先看重的还是家,才是国。所以才有国胤家观念淡薄一说。所以历代都有一些世家为了自家的利益而出卖胤国胤家的利益的事情。如晋的八王之乱,其实也可以看做此类。
    


    IP属地:海南3楼2011-08-17 11:09
    回复
      但是我认为在宋代却是例外了。这又与宋代独特的政胤治环境有关。诸君看历朝历代,有像宋代那样对文人宽松的政胤治环境么?没有。“不杀士”这在我胤国文化政胤治史上是独一无二。由此造就了宋代文人归属感极强。宋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我胤国历胤史上的一个朝代。也是一个符号。一个文化的符号而不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所以宋末的文人胤士的跳海殉国也不是那么难理解的了。这是他们的朝代,他们的辉煌。就政胤治文化宽松而言。在我看来唐不如宋。唐的政胤治文化限胤制虽然宽松,但不如宋,唐代君主虽然对文士很容胤忍,但也没有到宋的不杀那种程度。
      


      IP属地:海南4楼2011-08-17 11:09
      回复
        宋代往往和积弱无胤能相伴。但我觉得,宋代的积弱无胤能也算是个古怪的现象了。宋的文士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文士。我发现了一条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就是宋,宋之前的文士文武双全,那是真的文武双全。宋之后的文士文武双全,我觉得那多半是吹出来的。古时朝代的积弱无非两个原因。一:国穷。二:民弱。但宋和这两个都搭不上边。宋穷吗?不穷。宋的民弱吗?也不弱,那么多如范仲淹,辛弃疾,岳飞,寇仲这样文武双全的人在,更有无数的热血男儿立志报国。这样的国胤家弱,那真是没话说了,说白了。君主不好这一口。老赵家的孩子多是安于守城的。宋的文化是婉约的,但在这婉约中绽放着一种豪放的热血,这热血中透着一股儒胤家文士的骨气。在宋代,儒胤家的文士已经超脱了一种境界。宋代的文士开始以国为先了。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崖山的那一面“宋”字大旗的落下而谢幕。文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他们选择为这个国胤家殉胤葬,为他们的时代殉胤葬。掌握着文化传承钥匙的文士的殉国,也将那些热血豪情带入了深深的大海,后代的人们如何还能完美的开胤启那扇美妙的文化大门呢?
        


        IP属地:海南5楼2011-08-17 11:10
        回复
          靠,还是被吞了一段......


          IP属地:海南6楼2011-08-17 11:10
          回复
            所以说崖山之后无华夏是有道理的。我们的文明虽然继续了下去。但我们的文化却出现了断层。就华夏而言,的确如此。虽然游牧民胤族最终选择了使用儒胤家的思想来治理国胤家。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妥胤协。宋后的文士有多少还有宋代文士那种婉约中的铮铮傲骨呢?又有多少可以像宋人那样的为国殉胤葬呢?


            IP属地:海南7楼2011-08-17 11:14
            回复
              说到宋。那就不得不提到明。在大一统环境下完全由汉胤族主胤宰局面的几个朝代中。秦,汉,宋,明。秦汉都在宋之前,所以我们不提他,我们来看看明。与宋代不同的是。老朱家的孩子比老赵家的孩子有骨气。在明代也确实出现了几个符合文武双全的文士。于谦就是其中之一。土木堡之变,老朱家的娃被游牧民胤族逮去了,老朱家都没低头。到最后,哪怕是亡胤国之君崇祯,也很有骨气的君王死社胤稷,天子守国门。只是明代的文士实在没宋代的给力啊。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把宋代的文士换到明代去,野猪皮他们还想轻易的入关寇我中原吗?


              IP属地:海南8楼2011-08-17 11:21
              回复
                思维有点乱哈,本来昨晚就想发上来的。昨晚想了很多。结果一睡醒。倒是忘了很多。再加上最近感冒有点头晕。就写这么多了。大家有不同意见的发上来,大家讨论讨论嘛。


                IP属地:海南9楼2011-08-17 11:23
                回复
                  也正如某些吧友说的那样。这句话是日本人提出的。为什么日本人会提出这样的话呢?我觉得这句话多少还是反应了在宋末后出现的文化断层。有句古话也可以反映些问题。那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胤行靠个人。可问题是什么呢?宋末的文士殉国。连师胤父都少了。谁来领进门。我们后人可以自习,但是那些由宋人总结和领胤悟的精粹呢?都埋在了深深的大海里。日本人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敢说这句话。这句话我觉得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呢?那就是日本人想取代我们成为汉文化中的正统。多么可胤怕啊。多少吧友意识到了呢?除了都在骂岛国外,有多少人意识到他们的心机呢?


                  IP属地:海南13楼2011-08-17 11:42
                  回复
                    还有,你有一点错了。灭国这事在中胤国常有。但是中胤国文明没有因为灭国而断绝。这才是事胤实。


                    IP属地:海南14楼2011-08-17 11:46
                    回复
                      首先。我观点就没有出现过以一个朝代的消胤亡来证明中胤华文明的断代。我在前面也说过。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胤国是唯一一个不已朝代的消胤亡更替从而导致文明灭胤亡的古代文明。我一直强调的是文化上的断层。我不否认文化出了传承之外还有创造。我一直在强调的是由于宋末的文士殉国从而导致的文化上的断层。如果没有传承,那么怎么创造。之所以严重的强调宋。是因为在宋一代出现了大规模的文士殉国的现象。这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而且我前面也着重的提到了华夏和中胤华的区别。要知道。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这些都是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宋,二是华夏。而非中胤华。


                      IP属地:海南19楼2011-08-17 12:47
                      回复
                        错了,我的意思是在宋之前,古代中胤国虽然经历过朝代的更替或者外族的入侵。但是由于没有发生像宋代一样文士大规模殉国的现象,所以说宋之前的华夏文化是传承着的,没有出现断层。断层是在宋这里才开始出现的。在这里。我又想问一句“崖山之后无华夏”中的华夏是指代什么?如果说是文明。那么这句话是错误的。但如果指的是文化呢?这句话又是有道理的。我一直侧重的是文化而不是文明。就文明本身而言的话,这句话都不需要解释了。因为我中胤华文明没断过。注意了,是中胤华而不是华夏。正如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国一样。都是经历了灭国的惨痛。但是都在原地方上建立起了新的政胤权国胤家。那为什么还评判为文明的灭胤亡呢?


                        IP属地:海南20楼2011-08-17 12:53
                        回复
                          正如那句冉闵之后无汉,很多人也认同啊。难道说自闵哥之后的汉真的灭族了吗?当然不是,只是相对于冉闵而言,后人没能表现出冉闵的那种气魄和血性。所以才这么说的。那宋呢?宋后虽然也有新的关于儒胤家的理论出现。可是有宋的那么辉煌吗?我不是说唐不如宋,而是说在对待文士的政胤策和制胤度上,唐不如宋。不光是唐不如宋,在这方面没那个朝代可以和宋比。那个朝代可以做到像宋那样对待文士一种以宽容到近乎于纵胤容的态度呢?


                          IP属地:海南22楼2011-08-17 12:58
                          回复
                            是文人手上握有打开文化大门的钥匙还是军人手上有打开文化大门的钥匙?我只是就着文化的这个角度去论述。


                            IP属地:海南27楼2011-08-17 13:03
                            回复
                              崖山之后,再无中胤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胤国封胤建社胤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胤国历胤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胤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胤民起胤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胤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胤抗精胤神,在蒙古横胤扫欧亚大胤陆后,独胤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胤队占领中胤国北方时,其种胤族灭胤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胤城记录。蒙古屠胤杀造成了中胤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胤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胤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胤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胤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胤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胤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胤臣了…..可以说中胤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
                              中胤国文明垂世而独胤立,可以说是除西胤方基胤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胤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胤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胤国。
                              古中胤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胤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次拥有?中胤华文明的复兴,需要今人的努力。崖山之役,应写入教科书,告知后人,华夏当有那样的气节。
                              


                              IP属地:海南30楼2011-08-17 1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