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之战:
一般人理解:8万V90万
实际情况:7万V15万
前秦: 27万氐族兵(主力,投入决战者15万),20余万鲜卑等其他族兵力(主要在荆州战场),60万民夫(未投入实际作战)。
东晋: 8万北府兵,决战时,兵力为7万。
-------------------------------------------------------------------------------
赤壁之战:
一般人理解:5万V15万
实际情况:由于有长江天堑,陆军没怎么交手,水军对峙为:曹3万V孙刘2.5万
曹操:12.5万人的兵力,水军3.5万
西路进攻兵团4.5万人,其中水军2.5万(新降军,其中数千人在运输船队未到赤壁,即前线算2万人);
北路进攻兵团4.5万人,其中水军1万(新降军);
荆州防御及后勤部队2万人;
东线牵制性进攻部队3个方向,1.5万人;
(荆州新投降陆军:3.5万,在进行整编中,没有参加作战的迹象,其陆军大将蒯越也不在任何一支部队中,而是被曹操升官调到朝中去了。)
孙刘:近7万人的兵力,水军2.5万
周瑜军团3万人,其中精锐水军1.5万人以上;
刘氏兵团1.5万人,其中水军近1万人;
孙权的支援部队1万多人;
东线防御部队1万多人(分别抵御曹军的三路牵制性进攻部队)。
----------------------------------------------------------------------------
昆阳之战:
一般人理解:1万V40万
实际情况:3千V1万
王邑:当时对峙是有40万军力,但是其令各部按兵不动,只派1万人前去迎敌,同时主营却没有过多防备。
刘秀:总兵力有1万人,当时其率3千精锐冲击王邑1万出迎部队,击溃后直接突破到了敌军主营,从而大败敌军。
--------------------------------------------------------------------------------
官渡之战:
一般人理解:1万V11万
实际情况:3万V10万,其中曹操是坚守官渡,袁绍是攻城。后曹派5千兵力偷袭袁绍粮草才得以取胜。
袁绍:袁绍没有后方压力,加上所在地人口和粮草都富裕,和少数民族关系又好。所以10多万兵力可以拿出的,考虑后续部队,一万的骑兵和九万的步兵应该是差不多的。
曹操:
官渡一线:四年十二月,公军官渡。五年东征刘备,迅速击败刘备,关羽,可以看得出来其时投入在官渡附近的军队实力不弱,后来又派乐进等率3000士兵支援于禁,应该来说在官渡一线的兵力,应该是在3万左右。
其他地区:当年曹操处于中原四战之地,几个战略方向[合肥,汝南,宛]的战略要点上,都需要一定的警戒兵力,这样分布各地的部队,我觉得有2万人左右。
-------------------------------------------------------------------------------
巨鹿之战:
一般人理解:3万V40万
实际情况:30万秦军V近40万杂牌军
秦军:章邯军20多万(苦役,不是正规军),附王离和涉间的的边防军有5万的样子(精锐)。总兵力30多万。
楚军:先期渡河的蒲将军率军2万(见史记),按照一般的偏师比例(5军之一),项羽全军应该差不多有10万。另外项梁当初立楚怀王时已经得兵8万(史记)。其中有项家军的8000精锐子弟兵,彭越的部队约一二万。(彭越部队在黄河以南,打击骚扰秦军,既助楚,亦助汉)。
赵军:约10万。将领张耳、陈余等。
燕军:约5万。
齐军:约10万。
魏军:不详。(很少)
韩军:不详。(很少)
其它起义军:不详。(很少)
刘邦军:没参加。
匈奴军:没参加。
一般人理解:8万V90万
实际情况:7万V15万
前秦: 27万氐族兵(主力,投入决战者15万),20余万鲜卑等其他族兵力(主要在荆州战场),60万民夫(未投入实际作战)。
东晋: 8万北府兵,决战时,兵力为7万。
-------------------------------------------------------------------------------
赤壁之战:
一般人理解:5万V15万
实际情况:由于有长江天堑,陆军没怎么交手,水军对峙为:曹3万V孙刘2.5万
曹操:12.5万人的兵力,水军3.5万
西路进攻兵团4.5万人,其中水军2.5万(新降军,其中数千人在运输船队未到赤壁,即前线算2万人);
北路进攻兵团4.5万人,其中水军1万(新降军);
荆州防御及后勤部队2万人;
东线牵制性进攻部队3个方向,1.5万人;
(荆州新投降陆军:3.5万,在进行整编中,没有参加作战的迹象,其陆军大将蒯越也不在任何一支部队中,而是被曹操升官调到朝中去了。)
孙刘:近7万人的兵力,水军2.5万
周瑜军团3万人,其中精锐水军1.5万人以上;
刘氏兵团1.5万人,其中水军近1万人;
孙权的支援部队1万多人;
东线防御部队1万多人(分别抵御曹军的三路牵制性进攻部队)。
----------------------------------------------------------------------------
昆阳之战:
一般人理解:1万V40万
实际情况:3千V1万
王邑:当时对峙是有40万军力,但是其令各部按兵不动,只派1万人前去迎敌,同时主营却没有过多防备。
刘秀:总兵力有1万人,当时其率3千精锐冲击王邑1万出迎部队,击溃后直接突破到了敌军主营,从而大败敌军。
--------------------------------------------------------------------------------
官渡之战:
一般人理解:1万V11万
实际情况:3万V10万,其中曹操是坚守官渡,袁绍是攻城。后曹派5千兵力偷袭袁绍粮草才得以取胜。
袁绍:袁绍没有后方压力,加上所在地人口和粮草都富裕,和少数民族关系又好。所以10多万兵力可以拿出的,考虑后续部队,一万的骑兵和九万的步兵应该是差不多的。
曹操:
官渡一线:四年十二月,公军官渡。五年东征刘备,迅速击败刘备,关羽,可以看得出来其时投入在官渡附近的军队实力不弱,后来又派乐进等率3000士兵支援于禁,应该来说在官渡一线的兵力,应该是在3万左右。
其他地区:当年曹操处于中原四战之地,几个战略方向[合肥,汝南,宛]的战略要点上,都需要一定的警戒兵力,这样分布各地的部队,我觉得有2万人左右。
-------------------------------------------------------------------------------
巨鹿之战:
一般人理解:3万V40万
实际情况:30万秦军V近40万杂牌军
秦军:章邯军20多万(苦役,不是正规军),附王离和涉间的的边防军有5万的样子(精锐)。总兵力30多万。
楚军:先期渡河的蒲将军率军2万(见史记),按照一般的偏师比例(5军之一),项羽全军应该差不多有10万。另外项梁当初立楚怀王时已经得兵8万(史记)。其中有项家军的8000精锐子弟兵,彭越的部队约一二万。(彭越部队在黄河以南,打击骚扰秦军,既助楚,亦助汉)。
赵军:约10万。将领张耳、陈余等。
燕军:约5万。
齐军:约10万。
魏军:不详。(很少)
韩军:不详。(很少)
其它起义军:不详。(很少)
刘邦军:没参加。
匈奴军: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