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 50,590 贴子: 350,586

各求本性,致极良知,止于至善!

  • 目录:
  • 历史人物
  • 22
    王阳明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
    周赫煊 21:28
  • 0
    儒学中的“良知”概念,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儒家学者的阐述下有所丰富和发展,但其核心意义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方面。以下是对儒学中“良知”概念的几个重要层面的归纳: 1. 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起源:最早由孟子在《孟子·尽心》中提出,“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这里,良知被描述为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即不需要 通过后天学习或思考就能自然感知到的道德原则。 内涵:孟子认为良知是天赋的认识本能,同时也是先在的善性,它包
    周赫煊 21:23
  • 14
    严嵩,字惟中,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人,是列入《明史·奸臣传》里的人物。早在严嵩离开历史舞台不久,以他为主人公的故事和小说在民间各种流传,又被改编成戏文搬上戏台,老百姓听着故事看着戏曲,严嵩的奸臣形象从明朝中期开始便慢慢深入人心。 徐阶,字子升,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为官期间斗倒严嵩,提拔海瑞,为张居正铺路,史称“贤相”。人们称赞他为“明朝头号政治家”。 然而仔细考察二人的为人行事,尤其是他们之间争权夺利
  • 11
    《传习录·下》中的这句话困扰了好久,通读全书都没有一条能和这句能有个对照的文录,今人对此的翻译大多言不及义,半知半解。下面选取了《传习录注疏》和电子书上一位网友的解释,不知道他们 分别 表达了什么意思?说法是否正确?
    弗迷 20:09
  • 1
    世上哪里有德行,智谋,心性都优秀的人呢?
  • 1
    此处所言“随物而格”是否是湛甘泉先生“随处体认天理”之义?如果此处的“格”字是正的意思,那不就是 随着外物而正心 的意思吗?而良知又是向内寻求,和“常存本来面目”有什么关系?
    zhanpar 00:28
  • 1
    允许小人做小人,允许君子做君子。
    杨清源 7-23
  • 1
    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泡妞哲学,行为,心理……4000+电子书,应有尽有
  • 1
    阳明先生在回答周道通对程子论性及朱子有关注释的学术疑问时,其中有一句说“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这句是什么用意? 而且这一句明明说过了气即是性就已经落在一边,为什么后面还说“气即使性,性即是气”?
  • 55
    快乐是一种感受,让别人快乐是一门学问,让自己随时都保持快乐则是一项技能。 技能,就说明具有通用性,可复制性,有效性。 婴儿生来就是纯真,会哭、会笑、会撒娇、会咆哮,这是人人都与生俱来的技能。 抑郁、心里内耗是现今社会上困扰人们找到快乐的两座大山,当然你说美貌、没钱、名望,我也不会反对。 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问题,我们以后有时间慢慢讨论。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快乐的基本要素,温热、松弛。 松弛和快乐的关系想来大
    jiguanpeng 7-22
  • 3
    很安静
  • 2
    我刚下决心开始学习阳明先生心学时,生活的重击、亲友的疏远背离和希望的逐个破灭接踵而至,还有随之而来的痛苦,仇恨,迷茫,绝望几乎充斥于心智中。然而,仅仅是一本传习录,以及两个月中抽取一切闲暇时间的努力攻读和体会思考,让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希望,看到了内心中的光明,有勇气和信心面对解决之前困扰不已的所有难题,生活也开始越发地有所起色。特别是学有疑问时,通过己身的体察与思考,以及和同道们的交流学习,
  • 6
    “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看,似乎是在说,在面对任务或事情时,如果无法圆满完成,那么至少也要在过程中注重自身的培养和提升。但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哲理。 首先,这句话强调了培养的重要性。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有些事情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种培养不仅仅是为
    周赫煊 7-22
  • 4
    真正的格物就是。不是格外的学重视内心不重视外在。也就是不断的学习复盘。实践得出世界的真正的规律。
    周赫煊 7-22
  • 20
    儒家治理天下 需要的是精神境界 王阳明的心学也指的是内心的精神境界 可不是什么先有心 后有物 这纯粹断章取义 虽然王阳明有很多名言看上去就是主观唯
  • 0
    以前一直在尝试致良知的具体做法,从非常放松,到时刻控制住自己等等等,最近发现,致良知,很多的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用心”。 但用心没有具体的做法,有时候可以平平淡淡,也可以感情强烈。有时候可以轻松自在,也可以咬紧牙关。有时候可以无欲无求,也可以不死不休。 但始终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心”在。 但是在太过模糊,可能是我不熟练,可能是它原本就模糊,只能凭借“心”的感觉。 没有用心的感觉,任何具体的做法,多是“沉滞
  • 378
  • 1
    一、心与良知的关系 心之本体与良知:王阳明认为,心之本体即是良知,良知是人人具有的道德本原,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存。无论妄念如何发动,良知始终未曾离开。 妄心与照心:妄心是充满私欲的心,而动中亦有静,即照心。照心是不为私欲所蔽,恒照不变的心,它如同明镜,能如实反映万物。 二、良知的特性 无起无不起:良知无始无终,没有所谓的起点或终点,它始终存在并发挥作用。 恒照恒静:良知如同太阳,恒照万物而不息,同时又能
    周赫煊 7-20
  • 3
    吧友们知不知道网上哪里有《王文成公全集》的白话译本,原文相比之下还是有些晦涩难读的
  • 0
    今天上午慕名而来,去游览王阳明的故居,今天上午去游览一下王阳明故居,听过他好多传奇,读过好多书,今天慕名而来,更加了解到王阳明不平凡的一生,为国为民的一生,严于律己的一生,传播心学思想的一生。正因他的心学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影响力还一直继续。
  • 0
    理性作为一个哲学和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具体何时被明确提出并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来讨论,则存在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对理性最早提出时间的一种探讨: 1. 古代文明中的理性思想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了对理性的探讨。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对理性有着深入的阐述。苏格拉底强调通过对话和质疑来寻求真理,这可以被视为对理性思考的一种实践。柏拉图则在他的理念论中区分了
    周赫煊 7-18
  • 0
    本心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孟子。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本心与物质欲望相对应,指的是道德心,即人心本来的状态,天然的具有良知良能、含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良心、赤子之心。孟子认为,此心从根本上维系着人的价值存在,也就是他之前所表述的仁义之心——良心。 然而,孟子也指出,尽管本心或良心是“人皆有之”,但人若不操存涵养,没有坚定的道德操守,则又可能失去它,这便是孟子所说的“失其本心
    周赫煊 7-18
  • 0
    本心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孟子。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本心与物质欲望相对应,指的是道德心,即人心本来的状态,天然的具有良知良能、含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良心、赤子之心。孟子认为,此心从根本上维系着人的价值存在,也就是他之前所表述的仁义之心——良心。 然而,孟子也指出,尽管本心或良心是“人皆有之”,但人若不操存涵养,没有坚定的道德操守,则又可能失去它,这便是孟子所说的“失其本心
    周赫煊 7-18
  • 8
    如果我想系统性的学习,王阳明心学应该从哪里先开始,比如先看哪本书,各位吧友,有什么系统性的方法吗?
    浮白 7-18
  • 0
    知行合一,致良知 给大家分享一篇天涯神贴知行合一,,素材整理不易,大家且看且珍惜。 王阳明有一句话是泄露天机的,他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宜,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是听言动,以至富贵平静,患难生死皆事变也。 事变一直在人情里。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王阳明的意思是,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只是感觉和体验人情的变化而已。这看起来像是跟名利和得失打交道,但其实我们一辈子都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而已。 就像大部分人都经历
    鹧鸪哨7 7-18
  • 2
    在儒家思想中,“何思何虑”的具体含义主要源自对孔子《系辞》中相关论述的阐释,特别是与阳明心学等儒家学派的思想相结合时,其内涵更为丰富。以下是对“何思何虑”在儒家思想中具体含义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概念 “何思何虑”原指所思所虑的只是一个天理,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别的所思所虑了。 这并不是说真的无思无虑,而是强调心的本体即是天理,天理是唯一的、纯粹的,因此人的思虑应当时刻围绕天理进行,不被私欲所干扰。
    周赫煊 7-18
  • 0
    濂溪先生,即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他在《太极图说》中明确提出了“主静”之论,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濂溪先生“主静”之论的详细阐述: 一、主静思想的内涵 无欲故静: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自注“主静”为“无欲故静”,这里的“欲”指的是私 欲、过分的欲望,而非正常的、合理的欲望。他认为,人如果能够去除私欲,便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动静互根: 周敦颐还阐述了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太极是动静
    周赫煊 7-17
  • 0
    明道先生,即北宋哲学家程颢,他在阐述君子之学时提出了“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的观点。这句话深刻体现了程颢对于君子学识和修养的见解,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详细解析: 一、观点概述 “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意指君子的学识中,没有比宽泛公允、顺应自然更重要的了。它包含了两层核心意思:一是“廓然而大公”,强调君子的心胸应像虚空一样广大无垠,无私无欲,能够包容万物;二是“物来而顺应”,
    周赫煊 7-17
  • 0
    “必有事焉而勿忘”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修养和践行的重要论述。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析: 一、原文出处与基本含义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提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这里的“必有事焉而勿忘”可以理解为,对于修养和践行(特别是培养浩然正气或致良知)这件事,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关注和努力,不能忘记或懈怠。 二、具体含义与解释 必有事焉:指的是我们必须有具体的事情或实践
    周赫煊 7-17
  • 1
    “拔本塞源”之论,是王阳明在其著作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它源于《左传》中的“拔本塞源”一词,原意为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着手。在王阳明的论述中,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哲学和教育意义。 一、概念解析 “拔本塞源”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主要指的是拔除人心中的私欲之根,堵塞功利 主义的源头,从而恢复人心的本然状态,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这一观点强调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教育本质的
    周赫煊 7-17
  • 5
    一、对“格物致知”与“诚意”关系的理解不同 朱熹的观点: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将“格物致知”置于“诚意”之前,认为需要通过格物(即研究事物之理)来达到致知(即获得知识),进而为诚意(即端正心意)奠定基础。他强调通过外在的格物工夫来启发内心的良知。 阳明先生的观点:阳明先生则认为,“大学”的工夫核心在于“明明德”,而“明明德”的本质就是“诚意”。他强调“诚意”是工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的修养工夫,包
    周赫煊 7-17
  • 0
    在d员修养培训中,现在好像越来越能看到心学元素,挺印证“mks主义zg化实质是种mks主义儒家化”的观点的。
  • 19
    王阳明娶了六个妻妾,和他说的去人欲、存天理相违背吗?他是不是在双标?
  • 1
  • 2
    此处阳明先生和弟子马子莘谈及修道之教时,说圣人以下对道有过、不及之处,故需要修道,接着说修道则贤人“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这就是说,贤人对道易犯的毛病是过,而愚者对道则是不及,是这样吗?
    苏复礼 7-17
  • 1
    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一些习惯悔恨终生,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性格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想一想,有多少夫妻因为自己的坏性格,最后结束了婚姻。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坏性格葬送了最珍贵的生命。 想一想,《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纵然有英雄气概,终究逃不过气量狭小性格的惩罚,被诸葛亮三气之下一命归西。 ——2019年5月10日“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摘要
  • 4
    我看的翻译薛侃录第七篇(中华书局三全本橙色) 翻译如下 薛:“究竟物本生有善恶吗?” 王:“对于心而言是如此,对于事物而言也是这样……” 文言文 薛:“毕竟物无善恶?” 王:“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当时看翻译看蒙了,薛侃问的和阳明答的根本对应不上关系,而真正的翻译应该是“物没有善恶?”这样才能对照无善无恶心之体。中华书局的翻译太烂了,大家避雷。
    fiver1982 7-16
  • 120
    前提:我已经了解了知行合一的本质并且正在实践。并且恰巧学过西哲(目前到康德),也提出了方法论来解决人生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不要和我说致良知我目前还在怀疑阶段。 我先提出几个问题: 1.知行合一的本质?它能有啥用? 2.自律和知行合一的区别? 3.要如何实践呢?具体的方法或者步骤是啥?
  • 9
    在下仰慕王圣人已久,想以圣人之言给儿子取名,恳请各位道友帮忙想想。最好是出自圣人之言的。另外,我姓郎,要求就是别太拗口。先行谢过诸位道友#起名#
  • 17
    过去很长时间了,最近有些空闲,所以回来与大家继续分享一些心学入门的东西。 理论上的东西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回事,就那么几句话,还有疑惑可以翻看以前的帖子。 戒烟其实戒掉的不是吸烟,而是想吸烟的想,也就是烟瘾的瘾。 这点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是因为我们的觉知放在了想吸烟或者烟瘾这个觉受上,所以才会有后续吸烟的结果,用因果论来说,想吸烟、烟瘾是因,吸烟的结果就是果。 我们要去除的是因,以往大家都戒不掉烟瘾,就是总
    jiguanpeng 7-14
  • 0
    一、仁作为人性之内涵 仁、义、礼、智的统一:王阳明认为,人性是人生之理,以天理为本原,是天理在人心的落实。天理的内涵是元、亨、利、贞,人性中对应为仁、义、礼、智。这四者已经内涵了万善,是万善的总括和本体,万善都是从仁、义、礼、智中发出来的。在王阳明的思想中,仁是人性之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的根源性:王阳明强调,仁、义、礼、智不仅是性之内涵,也是心之内涵。他认为人心之外并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天理存在,
    周赫煊 7-14
  • 20
    阳明先生曾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学者之事,是初学立心之始,但又说“人于生死命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如此一看,即使是学之利行的贤人,都尚且未知天命,更何况一开始就要让困知勉行的学者把生死看得分明,来成就贤人都未及的“仁”呢?
    苏复礼 7-1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7

会员: 同心

目录: 历史人物